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庾新顺 《传承》2014,(2):24-27
正南宁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广西召开的唯一一次中央工作会议,在广西党史上有着重要历史意义。这是毛泽东发动全国"大跃进"的重要会议,由此影响着人们对南宁会议的全面认识和客观评价。中共广西区委党史研究室原副巡视员、研究员庾新顺根据《毛泽东传》《毛泽东年谱》《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以及广西党史等权威资料撰写了《南宁中央工作会议始末》,对南宁会议的始末进行全面回顾,并作了客观的历史评价。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值此之际,回顾一下建党初期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历程,更具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当中国革命道路面临抉择的时候,毛泽东为何能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我们应如何看待这条革命道路的探索历程?这一探索历程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历史智慧?6月17日,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高中华教授做客大连"一校两院"大讲堂,本刊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3.
对毛泽东晚年的战略思考及其错误的探讨张亦民对毛泽东的历史评价,已由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科学的、也是权威的历史决议,是认识毛泽东的根本依据。但是决议是一回事,而人们如何理解和接受又是一回事。如多年来对毛泽东晚年错误的认识,就很值得进一步分析研究。笔者...  相似文献   

4.
1945年,毛泽东与黄炎培有一个著名的"窑洞对".黄炎培说:"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都没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中共诸君如何找出一条新路?" 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提到了"窑洞对":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1月31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六次全体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时强调,要"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批评政府,充分听取和吸收人民群众的意见"。这已是温家宝一年来第四次重申这一要求。事实上,关于"让人民监督政府",早在1945年,毛泽东主席和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就有一段颇有历史意义的谈话。黄炎培问如何打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答道:要跳出历史兴亡周期率,  相似文献   

6.
<正>现实表现:2013年正值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关于如何评价"文革"及毛泽东晚年错误,社会各界展开广泛讨论。有些人借机否定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和指导作用,有人甚至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公报断章取义,散布"取消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谣言。核心观点:历史虚无主义,从字面上解释是否定历史的意思。但是历史虚无主义者并不一般地否定历史,而是通过否定和歪曲某些历史事件或人物,来宣传他们逆时代潮流而动的政治观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与黄炎培的"延安窑洞对"脍炙人口,流传甚广,至今已逾一个"甲子"了。当年刚开过中共"七大",毛泽东很有把握,当面快速应对黄提出的中国历史上"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周期率问题:"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  相似文献   

8.
王国忠 《创造》2016,(4):73-76
正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紧要关头,中国出了一个毛泽东,这既是中华民族的大幸,也是中国人民的大幸,还是中国共产党的大幸,正如邓小平同志深情地指出的那样:"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毛主席是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我们应该永远怀念他、敬仰他、学习他。以笔者之愚见,要全面理解并始终敬仰毛泽东这座不朽的历史丰碑,必须认真把握这样"六个要点":  相似文献   

9.
如何评价共产党的领袖人物,是涉及如何看待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问题。苏共领导人在评价斯大林问题上的错误,中共领导人科学评价斯大林及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产生了不同的历史结果。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如何评价党的领袖人物,是关系着社会主义国家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关于如何检验和评价发展的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只有在实践中,使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相符合,即主观符合客观,才能得到检验。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毛泽东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邓小平则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检验一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对私人资本主义认识的历史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旭东 《湖湘论坛》2004,17(5):65-67,73
历史和逻辑是辩证统一的。纵览毛泽东 5 0年代对私人资本主义认识的演变历程 ,可以概括出以下内在逻辑 :从利用私人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和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关系这二元价值尺度来认识私人资本主义 ,毛泽东对国内主要矛盾认识的变化以及国际环境因素对他的影响 ,这三方面因素是促使毛泽东对私人资本主义认识变化的动因。正是受这些动因的影响 ,使得 5 0年代毛泽东对私人资本主义的认识呈现如下特征 :首先 ,毛泽东对私人资本主义的认识具有演变性 ;其次 ,毛泽东对私人资本主义的认识具有策略性 ;再次 ,毛泽东对私人资本主义的认识具有强烈的政治反作用于经济的倾向性。在分析动因和特征的基础上进而可以看出深受传统文化和马恩经典社会主义理论浸染的毛泽东在思想上具有不喜欢资本主义的倾向。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毛泽东与执政党建设这一问题。这三个方面是:毛泽东执政党建设的实践、毛泽东在执政党建设上的突出贡献、从毛泽东执政党建设中吸取的经验教训。通过这几个方面的论述,有助于我们了解毛泽东与执政党建设这一重大历史问题,为新时期的党建提供积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现在,理论创新已经成了一个热门话题。究竟什么是理论创新,怎样才能进行理论创新?这些问题需要很认真地加以思考。一、理论创新就是认识世界毛泽东曾说:“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171页)那么,理论创新是什么样的事呢?理论创新就是深化对世界的认识,就是将我们对客观世界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理论形态的认识成果。认识客观世界,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恩格斯说:“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  相似文献   

14.
卫继周在《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5期撰文指出:今年早些时候,在《瞭望新闻周刊》上见到一篇文章说:只是在十六大之后,“中国共产党对民主认识”才“上升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高度”。笔者以为,此论实在是低估了党早先对民主的认识水平了。更远的不说,毛泽东在60多年前的“窑洞对”中讲的只有民主,“才不会人亡政息”,就已有了这个意思。毛泽东、黄炎培1945年“窑洞对”中,对克服“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之间,毛泽东作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  相似文献   

15.
刘伟  张立 《传承》2014,(1):26-27
毛泽东国防科技思想是基于我国国情对马克思主义国防科技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它的践行不仅指导着我国取得了国防科技事业的巨大成就,也为"第三世界"国家应对国防科技难题提供了新的范式。因此,为了更好地挖掘毛泽东国防科技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毛泽东国防科技思想,客观公正地评价其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6.
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伟大转折。在这紧要关头,毛泽东做出的历史贡献是卓越的,无可比拟的。然而,在评价和研究遵义会议的功绩时,不能不特别提到周恩来。一、周恩来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曾有执行博古和李德所制定的错误军事方针的若干失误,但长征初期他就开始认识,并积极推动遵义会议的召开。周恩来在我们党内外历来享有崇高的威信,而且又是颇负盛名的军事家之一。第四  相似文献   

17.
正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毛泽东同志称之为"进京赶考",告诫全党要"考出好成绩"。半年后的10月1日,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  相似文献   

18.
正毛泽东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一生纵横天下,波澜壮阔,得益于他书剑双修,学用兼擅。孜孜不倦的阅读赋予他观察和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治国理政的智慧、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领导能力。本书按专题分为《战略卷》《哲学卷》《文学卷》《历史·附录卷》,每个条目包括"原文""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精讲"部分,多角度解析了毛泽东涉猎哲学、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9.
正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著名的"赶考论"和"两个务必"谆谆告诫,这是我们党从武装斗争即将转入执政建设紧要时期对全党提出的重要要求。与之相随,毛泽东同志着眼于加强党的建设和提高各级党委班子领导水平,重点阐述了《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这在我们党的建设历史上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教育和方法论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和管党治党的新思想新战略新布局,我们党又一次处在继往开来的新的历史节点上,虽然当今时  相似文献   

20.
"89风波"过去后,不少青年戴起毛泽东像章,捧起毛泽东的书籍,挂起毛泽东的画像:他们在寻找毛泽东.这种现象已引起不少人注意,其中的青年心态也有人透视过.但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青年"寻找毛泽东",只有联系社会的发展运动,联系具体的历史过程,才可能得到较全面的解释,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青年的现状并由此预测他们的未来.这一代青年是从"毛泽东"那里出发的.中国的革命和共和国的成立,都和毛泽东分不开.对于这位伟人,革命胜利和共和国独立的奇迹给他魁伟的身上雕下无数道光芒四射的金环,使亿万大众脱离了水深火热的困境之后,在无比的感激里仰望.整个民族,紧密地团结在他的周围.伴随中国革命而成熟起来的以毛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