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流行语作为青年群体网络交流的主要语言,对价值观塑造具有重要影响。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群体的增加,网络流行语呈现"野蛮生长"的态势。对此,必须要清楚认识当下网络流行语的时代特点,合理把握并利用网络流行语,进而引导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相似文献   

2.
流行语与当代中国青年社会心态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群体的流行语折射出了这一群体的社会心态现状及其未来的变化趋势.当代的青年群体作为中国世纪之交社会转型的"过渡人"这一角色的同时,又承担着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边缘人"这一特殊角色.面对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青年群体的民族心态、政治心态、职业心态、婚姻爱情心态、生活心态和价值观念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迁.顺向的社会心态变迁呈现主导地位,而逆向的变迁也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3.
网络流行语是语言在互联网环境中的一种变体,也是一种新兴的另类话语表达。作为网民使用的一种时尚语言符号,网络流行语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话语表达。通过揭示网络流行语的生成方式、传播动因、传播要素、传播环节,探究其传播规律,对其进行引导,有利于促进语言系统健康、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仕勇 《求索》2014,(8):4-10
作为流行文化的网络流行语,与社会事件和社会现象紧密关联,反映着网络场域的社会舆情。网络舆情始终脱离不了现实社会舆情,社会共性情绪是网络舆情发生的缘由,也是扩散传播的内在动力。网络流行语关涉公权力滥用、道德滑坡、信息不透明、民生问题、社会分配不合理、贫富分化、国家利益与民族自豪感等舆情议题。网络流行语利用比喻、比拟、谐音、叠音等多种修辞手法来建构议题,其议题建构策略为:恶搞和隐藏的文本,激发社会共性情感,制造标签效应和污名化。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以来大学校园流行语的变迁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行语是高校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文化心态和价值取向的鲜活反映.本文对我国2000-2009年的大学校园经典流行语进行了逐年梳理,指出社会环境变化、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大众传媒发展等因素导致了大学校园流行语的变迁,并对其变迁折射出的大学生心态特征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6.
青年流行语的价值观意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流行语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90年代和新世纪发展三个阶段,经历了从以宏观叙事为主到日常叙事为主的转变,从以政治领域为主向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领域的转变和从正面效应占主导向积极词语与消极词语的共生转变.这种转变体现出青年价值观从一元化的价值观到强调主导价值一致下的多元丰富性,从抽象的价值理想到强调价值理想下的务实性,从社会发展中的被动性到强调社会适应下的主体性等三个方面的特征.研究青年流行语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青年群体价值观以及变化轨迹,在青年价值观教育中融入流行元素将会有助于价值观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流行语:我说故我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仅就思想观念而言,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显著区别便是,传统社会是静止而保守的,现代社会是变动而激进的。而流行语的全面泛滥和快速更替,可谓是对现时代人们思想状况的多向折射。流行语通常是一种没有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语言形式,它常用于享有相同生活态度或人生价值观以及有可能属于同一行业、群体甚至全社会人们之间的口语交际之中,故而,人们通常认为流行语在语言中只能扮演次要角色。其实不然。因为流行语富蕴时代特色,所以它才能成为人们语言交际中的清新剂和润滑剂。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之所以成为语言,惟其可以流行矣。 流行语:存在是因为需要 流行语和常规语最大的不同就是其标新立异。标新,因为新事物的产生需要新的说法,所以流行语便往往以极富时代特色和贴紧生活的鲜活口语的形式表现出来。诸如“大款”、“卡拉OK”、“大哥大”、“炒股”、“的士”、“试婚”、“楼盘”、“联  相似文献   

8.
于强  李文良 《人民论坛》2014,(8):24-27,256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流行语通过高度浓缩的语言符号来表达所要表征的社会现象。作为人们的共同心理窗口,这些词语在一定时间内被大家接受和大量使用而成为流行语。流行语的变迁折射出社会现象和社会结构的变迁。梳理30多年来日本流行语,有助于勾画日本社会在此期间的发展和变化,分别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与中日文化互动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基于青年群体独有特征,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日渐成熟的基础上,以微博、微信等青年使用频率较高的社交媒体为代表,形成了"青年网络流行语"。青年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单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青年群体话语表达的迫切需求,也是语言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青年网络流行语是青年寻求自身身份和文化认同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青年用这一群体特有的方式表达对社会不满及进行抗争的话语表达途径,从很大程度上展现出了青年的社会境遇、社会心理和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0.
流行语指的是某个时期在某些人中广泛流行的语言形式,它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心理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是时代的一面镜子,集中地折射出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文化生活和大众心理。本文从流行语产生的背景以及与新词语的关系入手,简要地分析了流行语的来源和类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流行语所凸现的社会文化心理,试图揭示出流行语这一特殊语言现象与社会文化心理之间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1.
流行语是一种传播结果,它是对既有传播的概括总结,同时也是一种在原有传播效果基础上的信息再生产和再传播,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流行语不仅能折射社会风尚、社会价值乃至文化心态,而且具有国际政治建构功能、国家政策建构功能、社会建构功能以及语言建构功能等。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流行语:源流与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语言是一套最重要的符号体系。它既是人类社会最直接、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人类文明的最好载体。它记录着人类的历史和人类的文明,而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也必然地使语言产生相应的演进和流变,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文化变迁的特定历史时期,这种演进与流变会表现得尤为显著和突出。当前的一种语言变异现象即青少年流行语的盛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们每个人对青少年流行语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它已经出现在我们社会的各个角落。昨天流行的是“潇洒走一回”、“我想有个家”,今天流行的则是“爱你  相似文献   

13.
网络流行语是时代变化的鲜活标志,是文化心态的显著表征,也是社会传播的流行符号。从网络流行语中,可以看到当代中国网络生态的趣味性、中国青年心态的积极性、中国文化传播的创造性,更可以看到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网络热词此消彼长的背后,是技术更迭、生活变迁、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4.
黄楚新 《人民论坛》2020,(1):116-118
文明互鉴成为2019年度社会流行语,意味着其不只停留在国家外交和主流媒体话语中,而是开始受到来自普通民众的积极认可;硬核、区块链、5G作为流行语被大众所接受,代表着人们对优质事物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酸”“柠檬精”“我太难了”等年度流行语,反映出自我调侃成为一种流行减压方式;从融梗、996、霸凌主义等流行语可以看出,随着社会规范意识的普遍增强,社会规则、国际秩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话题。  相似文献   

15.
网络流行语是社会生活的显示屏。2018年中国网络空间正在走向清朗,承载网络舆情典型性、极化性的网络流行语正在理性前行。网络流行语发声者有着理性表达,网络流行语演绎者有着理性延展,网络流行语评判者有着理性倡导,我们要继续关注、大力弘扬网络流行语的理性走向,担当起引导网络流行语理性走向的责任,使之在网络舆论空间发挥正能量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16,(12)
网络流行语的流行和传播不仅满足了青少年自我个性表达的需要,而且丰富了他们的思想文化,进一步促进其与同类群体交流的便捷和通畅。但网络流行语中也掺杂很多不良的信息,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此,政府管理部门和教育机构应加大力度对网络环境进行治理,积极建设绿色、和谐的网络新环境。  相似文献   

17.
网络流行语往往与社会重大公共事件相伴相生,折射出深刻的社会背景,一定程度地反映了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心理状况,对网络舆论的走向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网络流行语具有触发性、速成性、反讽性、易煽动性和短暂性等特征,具有正负两方面的社会效应。公安机关作为代表国家行使公安职权和履行公安职责的国家机关,应积极关注网络流行语的动态,把握网络流行语的形成特点及产生发展规律,切实转变工作方式,畅通公众沟通渠道,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相似文献   

18.
刘晓丽 《求索》2010,(6):94-95,154
流行语是社会变迁在语言方面产生的影响的最快、最直接的体现。在现代社会传媒的竞争进入全媒体时代的语境下,媒体传播对流行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媒体传播的语言实践是流行语认定的语料样本,媒体传播的"蝴蝶效应"是流行语产生的重要语境,媒体传播的"共生效应"是流行语产生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9.
2008年汉英网络流行语折射出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彦杰  赵永彬 《前沿》2009,(7):195-197
流行语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写照,2008年汉荚网络流行语折射出当今网民省时便捷、求异创新、对抗权威、崇尚个性、追求娱乐的语言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20.
作为时代之镜,流行语映射出中国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时段大众对社会生活变化的心态。文章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段的流行语,探索流行语与社会大众心态之间的有机联系,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引导社会心态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