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周萍 《中国减灾》2013,(17):4-7
在2013年四川芦山"4·20"强烈地震中,多种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新的科研成果的运用成为此次灾后救援的一大亮点。发生重大灾害后,只有第一时间准确地了解受灾情况,才能进行快速有效的救援,最大限度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各种应急通信技术、信息系统成为灾后信息收集、传播、挖掘的有效保障。近日,本刊记者就通信技术及卫星通信系统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我国防灾减灾信息化建设等问题专访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讯部原副部长杨千里。杨千里长期致力于军事通信教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以无人机为代表的先进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领域,并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打开了"空中之眼"。一旦发生重特大自然灾害,在信息中断交通受阻的情况下,无人机可迅速越过高山河流阻隔,通过摄影、摄像或其他遥感手段获取灾情,及时为抢险救灾提供准确信息;同时在人力救援和查灾核灾无法直接介入的情况下,可完成  相似文献   

3.
王东明 《中国减灾》2012,(23):22-23
根据《国家防灾减灾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防灾减灾人才是指专职或兼职从事自然灾害科研和教学、防灾工程与技术以及灾害行政管理等工作,并具有一定的防灾减灾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管理能力的人员。防灾减灾人才大致可以分为科研与教学、工程与技术、行政管理、专业抢险救援(灾)等四类,虽然这四类人才之间有所交叉,但每一类人才所从事的内  相似文献   

4.
正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众多灾害的挑战,防灾减灾历来是世界各国空间信息应用与国际合作的重点领域。21世纪全球空间技术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加速融合,我国自主遥感、导航、通信卫星系统相继形成业务化运行能力。目前空间信息技术正在成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在孕灾因素研究和成灾规律探索、灾害监测预测与预报预警、灾情应急救援与实时动态监测评估、灾后恢复重建等各个减灾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提升了我国  相似文献   

5.
子荷 《中国减灾》2005,(10):38-39
随着全球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运用信息通信技术武装减灾救灾工作迫在眉睫.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放眼我国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技术应用,还有很多问题与不足.为了拓展通信技术在减灾工作应用的领域和拓宽减灾工作者的思路,2005年9月20日,由国家减灾中心主办的"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于灾害防御与救援指挥系统业务交流会"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6.
在长期的防灾减灾工作实践中,宝鸡市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深切地感悟到:只有调动和运用各种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坚持不懈地向公众普及推广和传授综合减灾与公共安全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才能切实做到灾前有效预防、灾发沉着应对、灾中正确施救、灾后科学恢复,把灾害造成的影响减轻到最低程度。宝鸡市综合减灾与公共安全科教培训中心建设项目,于2006年酝酿策划,2007年首次批准立项,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列入了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震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印发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防灾减灾专项规划》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7.
<正>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它既是自然灾害的承受者,也担负着灾后快速响应、第一时间进行救援的职责,在灾害管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近年来,广西在社区防灾减灾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此同时,工作中也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广西在社区防灾减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广西社区防灾减灾能力的建设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减灾》2012,(3):4-4
2012年2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减灾委员会主任回良玉主持召开国家减灾委员会全体会议,深入分析当前灾情形势,全面部署减灾救灾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扎实做好监测预警、抢险救援、群众生活安置和灾后恢复重建等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切实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减灾》2012,(5):4
2012年2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减灾委员会主任回良玉主持召开国家减灾委员会全体会议,深入分析当前灾情形势,全面部署减灾救灾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扎实做好监测预警、抢险救援、群众生活安置和灾后恢复重建等防灾减灾救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制";《中央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必须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要  相似文献   

11.
王琳 《中国减灾》2013,(1):10-14
在国际减灾活动中,陕西省宝鸡市认真贯彻党和国家防灾减灾大政方针,坚持走依法治灾、科学防灾、综合减灾和开放备灾之路,开创了可持续发展与综合减灾工作的新局面,相继被我国政府和联合国相关机构授予“全国发展与综合减灾示范区”和“国际减灾与灾害管理示范点”等荣誉称号。多年来的防灾减灾工作实践,使我们对依法治灾、科学防灾、综合减灾和开放备灾有了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制”;《中央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必须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要强化灾害风险防范措施,加强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健全统筹协调体制,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因此,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是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3.
王琳 《中国减灾》2013,(1):12-14
在国际减灾活动中,陕西省宝鸡市认真贯彻党和国家防灾减灾大政方针,坚持走依法治灾、科学防灾、综合减灾和开放备灾之路,开创了可持续发展与综合减灾工作的新局面,相继被我国政府和联合国相关机构授予"全国发展与综合减灾示范区"和"国际减灾与灾害管理示范点"等荣誉称号.多年来的防灾减灾工作实践,使我们对依法治灾、科学防灾、综合减灾和开放备灾有了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必须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加强灾害风险识别、评估与综合防范,已成为下一阶段综合减灾过程中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作者在系统收集国  相似文献   

15.
正湖北省减灾备灾中心密切协同湖北省民政厅救灾处履行防灾减灾救灾职能。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查灾核灾和倒房恢复重建验收、救灾物资储备库体系建设和物资保障等方面,湖北省减灾备灾中心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甘肃省省委十二届六次全委会议强调,要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目的是通过健全体制机制,增强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灾害管理由“应急救助”向“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转型。甘肃省是全国自然灾害高发易发省份之一?素有“十年九灾”、“无灾不成年”之说,特别是近年来多灾并发、重灾连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在经受一系列重特大自然灾害的考验后,甘肃省民政厅深刻体会到,建立和完善“综合政策”、“联动共享”、“综合减灾救灾责任”三大体系,是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的基本手段和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王潇烨 《中国减灾》2013,(13):23-25
江苏省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跨长江、淮河南北,辖江临海,扼淮控湖,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然而,频发的自然灾害给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较大影响。面对各类灾害的威胁,在民政部的关心指导下,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江苏各级民政部门坚持科学防灾减灾理念,紧紧依靠全省军民,坚持"以防为主、主动防范"的原则,扎实推进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减灾体系构建、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灾害预警预报、灾害救助、灾后重建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近日,本刊记者就江苏省防灾  相似文献   

18.
正,各类灾害,防灾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党中央、国务风险给我国城市安全带来。了党前的所十未八有大的以严来峻挑战灾救灾工作任重而道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防灾院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尤其在河北唐山调研考察时,事关社会和减灾救灾工作发表重要讲话、评判国强调,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检财验产政安府全执行力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国《中共中央、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动员力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20救16灾—体2制02机0制年改革的意见)》等纲领性文件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不的出台,推动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国迈务向院更的高统台一阶部。署,各地按照党中央,努力推进防灾减新形势下断加强综合防灾减,灾为救国灾家体综制合机防制灾建减设灾能力的提升,做推出动积防灾救灾事业发展极贡献。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做书好记"重十要三讲五话"精期神间防灾减灾本刊《对话》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各市的工作经验交流,救灾工作,栏目特别推出市长系列访谈。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我国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主要包括防灾减灾教育体验馆、灾害遗址纪念馆、救援培训基地和科研院所灾害实验室四类,其发展呈现出三个趋势——更新技术,注重实训,更"鲜活";基地下沉,贴近群众,更"生活";多元参与,互相合作,更"灵活"。一个"活"字,很好地概括了我国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未来的发展方向。借鉴日本建设经验,提高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的科学性、互动性、体验性,链接各类主体,可以更好地提高全社会的减灾意识和技能,从而推动减灾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资讯     
<正>湖北:开展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集中宣传教育活动5月6—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湖北省减灾委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5月10日,在武汉市青少年宫门前广场开展了省级层面的防灾减灾宣传周集中宣传教育活动。活动现场组织了房屋垮塌应急救援演练、防灾减灾主题展览、文艺演出、现场宣讲、应急救援设备展示等多项系列活动。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减灾委副主任胡道银出席并讲话。省减灾委成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