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5 毫秒
1.
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了两档节目:一档题为“温州制造面临危机”;另一档题为“珠三角打响‘福利战’”。两档节目阐述了当前我国东部企业所出现的两种现象。其一是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提高等难题让温州3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有20%左右正面临停工或倒闭,中国制造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其二是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已经打响“福利战”.  相似文献   

2.
“我在央视看见宪哥主持的节目了,不是做梦吧!”没错,吴宗宪真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秘密杀入央视,打造了一档全新的娱乐节目《情艺在线》,两女一男的主持搭配、全明星嘉宾阵容都酷似《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以下简称《猜猜猜》)。不仅如此 ,吴宗宪居然分文不收,而且在节目中大大收敛起“豪放”作风,绝对不开“黄腔”,不过搞笑功力却丝毫不减。翻版“猜猜猜”吴宗宪突然出现在央视四套的屏幕上,两女一男的搭配乍一看,还以为是央视引进了火爆的综艺节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原来是央视四套推出的一档全新娱乐节目《情艺在线》。吴宗宪首次…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书信手迹选》、《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出版《毛泽东书信选集》,收入毛泽东同志一九二○年至一九六五年的书信三百七十二封,大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书信选集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实践活动.《毛泽东书信手迹选》,收入这部书的八十四封书信,都是已经收入《毛泽东书信选集》的.这些书信手迹绝大多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表现了毛  相似文献   

4.
谭嗣同的生平事迹,最早为之纪述的是梁启超的《谭嗣同传》(以下简称“梁传”),以后出现的关于谭氏的年谱、传记(包括我所写的《谭嗣同传论》),都是以“梁传”为主要依据并参考谭氏的书信及其他资料写成的。但由于“梁传”“将真迹放大”甚至完全失实,而谭氏的书信又语焉不详,其他的资料则得诸传闻,因而  相似文献   

5.
被王戎笙等人在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的“《新潮》著作权”案,其根本冲突乃是“郭沫若致陈明远书信真伪问题”,已延续5个年头了。但迄今学术界一直没有认同王戎笙等人的所谓“铁案”。例如李辉先生明确表示:“关于郭沫若写给陈明远的信的真伪,……不断有争论,但尚无定论。所以我在这里,暂且将之视为真实的史料来引用、来参考。”可见,王戎笙所谓“陈明远伪造郭沫若书信几十封,是中国近代史上伪造名人书信最显眼的例子。”(引自《北京观察》2000年第10期第54页)不过是他自己一相情愿的武断和幻觉而已。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什么?过去我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是很模糊的,甚至是不正确的。在“四人帮”大搞唯心主义,鼓吹“穷过渡”精神的时候,我心目中的社会主义,就是大寨式的战天斗地,就是每顿两个馍馍,一碗汤,就是抛弃一切舒适的享受,勒紧裤带过日子,不然,什么叫“越穷越革命”? 打倒了“四人帮”以后,我思想上错误的认识还没有彻底澄清,觉得人们吃得好些、穿得好些,就是变“资”了,因此,我对社会上日益兴旺的个体摊档总是存有偏见,认为它们是姓“资”而不姓“社”,君不见他们不是因为开了个什么烧鹅档、牛肉档、云吞铺、小夜宵点而发起了吗?家用电冰箱、电视机、电烘炉、  相似文献   

7.
“我的亲生母亲给了我生命。而您在我最灰暗的日子里给了我重新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您是我们的‘兵妈妈’……”“我知道你早就把我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而我也早已把你当成了我的亲妈妈……”封封书信记录母子深情。  相似文献   

8.
现在.书信作为一种传统的联络交流方式离我们渐行渐远。更多的人不是选择“电话”、“E—mail”和手机短信.就是选择“QQ”和“MSN”,而仍选用书信递亲情、友情、爱情的少之又少。对某部120余名官兵进行调查显示.入伍后基本不写信的占85%.偶尔写信的占11%.经常写信的只有4%。对此我们不禁要问:难道这种传统的通信方式真的已经被时代发展“OUT”了吗?  相似文献   

9.
漫话档案     
清初插宾写《柳边纪略》,专门记述满洲的山川形胜、制度、物产、风土习俗。其中有一条说满洲人贮存档案:“凡贮年久远者日档案,档子。”他进一步解释说:“是皮条挂壁若档故也。档,横木框档。案,几属。书于纸亦称。”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用“档案”一词的出处。在我国,“档案”这个词虽然产生得比较晚,但是档案这个东西却很早就存在,并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初叫典、籍、册等。清代出现档案这个词,标志着中华民族重视档案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殷商时代的甲骨文是当时人们占卜的记录。占卜后的龟甲、牛骨分门别类地保存起来,以备日后查考验证。这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档案。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在谈及文艺的论著、书信、言语中,“味道”、“兴味”,“趣味”、“口味”、“诗味”与“有味”、“无味”、“乏味”等,不绝于口。这一“味”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本文试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来香港生活虽然还不满一年,但我已深深地爱上了它。引发我“爱”的情感的是那既古老又稀有──头上一根辫子、车身涂满花花绿绿商品广告、四个钢轮咬着笔直而又婉蜒的铁轨的有轨电车。我的寓所在港岛东北部的北角堡垒街,而办公的写字楼在港岛中部湾仔的轩尼诗道,这两处正好靠近有轨电车的线路,由此我同电车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天天乘坐这离靠站时都发出悠悠“档档”声响的有轨电车上下班、外出购物、逛街、公干……只要电车能到达的地方,我决不会乘坐的土、巴士、地铁。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车费比其它的交通工具低廉,更主要的是我刚到…  相似文献   

12.
黄禹康 《今日民族》2011,(12):36-39
“马桑树儿搭灯台,写封书信与郎带,你一年不回我一年等,你两年不来我两年挨.钥匙不到锁不开……”这是出生于湖南湘西的著名苗族歌唱家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桑植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当这首歌的美妙旋律从维也纳金色大厅飞扬到世界各地时,  相似文献   

13.
刘薇(以下简称刘):前不久,一项网上调查表明,在“你最愿意选择的私人联络方式”一项中,排名最前的分别是“电话”、“E-mail”和“手机短信”,随后是“QQ”、“MSN”,而“书信”选项连前5名都没进入。鸿雁传书成为了一个遥  相似文献   

14.
曹立田 《春秋》2013,(5):34-34
1993年秋,我冒昧寄往北京中国文联副主席尹瘦石先生的两幅自己的墨鲤画作,请他指教,没想到两个星期后,竞收到尹老的回信,信纸是“仰雪词馆”专用信笺写的(以后得知“仰雪词馆”是尹老敬仰毛主席诗词“沁囝春·雪”而将他的书房取名“仰雪词馆”的)。信中首先夸我画得很好,传神生动,很有动感,又指出鱼鳞不要刻画的太细,意到就行。并鼓励我多观察多写生……并在我另一幅鱼画上题写了近150字的庄子《秋水》一节,望着这满怀深隋的书信和题字,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相似文献   

15.
我们该怎样做理性的“粉丝”? 我思考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有好些年了,突然想到要写成一篇文章,却是来自某条“娱乐新闻”的“刺激”.大意是,某些网民掏钱看过一部国产影片后在网上大发感慨,表示对某导演和某明星的失望和不满,想不到竟招来一大帮“粉丝”围攻.吓得我老张血压升高、心律不齐,赶紧关了电脑.  相似文献   

16.
蓝薇 《台声》2006,(3):69-69
“我在央视看见宪哥主持的节目了,不是做梦吧!”没错,吴宗宪真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秘密杀人央视,打造了一档全新的娱乐节目《情艺在线》,两女一男的主持搭配、全明星嘉宾阵容都酷似《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以下简称《猜猜猜》)。不仅如此,吴宗宪居然分文不收,而且在节目中大大收敛起“豪放”作风,绝对不开“黄腔”,不过搞笑功力却丝毫不减。  相似文献   

17.
换种过法     
明天是我的生日,今天清早一起床就接到一个个朋友打来的电话,内容出奇的一致,“生日打算怎么过?”“在哪儿安排哥儿几个?”还不等我答话,对方已经抢先提议,“‘永保顺’吧!有吃有玩儿,还便宜!”既然大家都能惦记着我.想让我吃好玩儿好,而且连省钱都替我想到了,那还有什么可说的,“行!明晚六点,‘永保顺’不见不散!”电话一个接一个,一上午下来,已经  相似文献   

18.
前几日,在上海一个据说很有名的杂志社做娱乐记者的侄女突然写了一封不是EMAIL,而是这个时代已经很少看见的纸书信来。她的信很简单,却说了很多事情,我原封不动抄下来,给大家看看: 大叔:  相似文献   

19.
“信“     
李楫 《今日民族》2001,(12):46-47
汉字的“信”,在不同用法里有着不同的意思,这里想要说的是关于“书信”。“书信”的“信”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按照习惯的格式把要说的话写下来给指定的对象看的东西。作为一种书面表述,这样的解释当然是没问题的,然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信”却并不见得非得要写。生活在云南的很多少数民族群众最常用的“信”其实就是物品,所谓以物代言;不同的物品代表不同的意思。情书居住在高山峻岭中的景颇族,交通不便,人口分散,有事相商,往往不写信,而用植物或其它事物来表达。想念远方亲友,就托人捎去树根一条;若想念之情尤…  相似文献   

20.
“责任”二字伴随我走了六十多年.最早,是从妈妈那里学到的.小时候,妈妈管教我们很严,有时弟弟们犯了错,妈妈也用尺子打我.我忍不住问她,“为什么也打我?”妈妈就一边用尺子打自己的手,一边回答我,“因为你是老大,弟弟们犯错,你就有责任.我更有责任!”现在,妈妈患病,生活不能自理已经十多年了,多亏我两个弟弟昼夜照顾,有时我忍不住要对弟弟们说句感谢的话,他们就说,“这是咱们做儿子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