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协同治理:创新节能减排参与机制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全能政府"思维的影响,当前政府在节能减排中采取的是单方面主导的路线,政府虽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源,却收效甚微。文章基于协同治理的视角,在厘清多元主体参与领域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一个政府、社区、企业、环保NGO和社会公众等全面参与的节能减排协同治理模式,并指出在构建这样一种模式时,完善法规机制建设,强化信息公开、激励、监督等政策,创新节能减排体制机制建设等是今后政策制定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立法的公众参与程度与各国立法模式存在必然关联。我国虽然主要采用立法的计划模式,但也开始了地方性法规立法的公众参与探索,其中广东省地方性法规立项的公众参与走在全国前列。应当进一步加强地方性法规立项的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在公众参与的主体构成、角色定位、事项范围、参与方式、途径和程度、效果监督以及立法技术等方面加强制度完善。  相似文献   

3.
在PPP模式中,地方政府要扮演好决策者、合作者、监管者、公共利益代表等多元角色,但是有的地方政府在角色扮演中却出现了一些偏差,为纠正偏差、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地方政府应促进观念转变,理顺相关制度安排,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扩大公众的有效参与。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科技项目立项程序存在诸多问题:立项程序法律原则缺乏规定,立项信息公开制度不系统,立项回避制度不具体;对立项建议效力未作明确规定等。对此,文章从修改项目立项的法律原则,实行项目管理回避制度,明确立项建议的效力,健全公示与说明理由制度,完善陈述与申辩制度以及促进公众参与和监督等层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立法     
《人民政坛》2012,(10):4-4
甘肃:拟出台国内首部规范公众参与立法专项地方性法规 据新华社兰州9月26日电,利用电子邮件、信函等表达立法意愿,对不合乎上位法的地方性法规提出废止建议,甘肃公众未来参与地方性立法也将“有法可依”。记者从甘肃省人大常委会获悉,《甘肃省公众参与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草案)》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有别于现有法规对公众参与立法的原则性保障,该草案对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制度形式、公众意见的处理以及公众参与立法的激励和补偿制度进行了具体的规定。据了解,该草案是地方性法规制定领域国内首部引导、鼓励和规范公众参与活动的专门性立法。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政府在购买公共服务中存在购买公共服务的领域过于狭窄,政府对社会组织认识上存在偏差,公众参与度不高,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而运用PPP模式可以拓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可以有效解决公众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有利于加速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体制改革的价值。因此,构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的PPP模式,应当准确定位PPP模式、尽快制定规范PPP模式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法律法规以及完善对PPP模式的监督评价机构建设。  相似文献   

7.
牛睿 《人民论坛》2012,(5):40-41
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我国循环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循环经济法公众参与制度还存在缺位与不足。应当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法公众参与制度的程序规定、畅通公众参与的渠道、发挥社团组织的作用、建立公益诉讼制度,为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循环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共同作用下,发展中社会公众的政治参与应当是现代性的、公民的、主动的、有序的和有效的政治参与.有鉴于此,我国党和政府必须切实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积极鼓励、引导和规范公众的政治参与.一方面,帮助公众顺利地达成参政目标;另一方面,厚植自身政治合法性的根本.要将人民群众自下而上的政治参与同党和政府自上而下的政治过程紧密衔接起来,不仅在微观领域而且在宏观层面,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促成社会公众与党和政府合作双赢的政治局面.  相似文献   

9.
在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城市的进程中,城市规划面临的伦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忽视公共利益、偏离社会公平目标等方面.强化城市规划的伦理价值导向作用可从四个方面寻求解决路径,即理念层面突出公平的伦理精神、主体层面加强职业伦理建设、机制层面促进公众参与的完善以及评估层面强调伦理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0.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得养老机构建设成为社会福利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PPP模式进行养老项目的投资建设,无论在现实层面还是在理论层面都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应当保证在项目建设运营周期内,政治风险在可控范围内,其他计划风险由参与各方合理分担。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电子邮件、信函等表达立法意愿,对不合乎上位法的地方性法规提出废止建议,甘肃公众参与地方立法将有法可依。前不久,《甘肃省公众参与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草案)》提请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有别于现有法规对公众参与立法的原则性保障,该草案对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制度形式、公众意见的处理以及公众参与立法的激励和补偿制度进行了具体的规定。良法之治是法治的基础,一部良好的  相似文献   

12.
陈明义  陈真帅 《前沿》2014,(3):91-92
环境污染不仅会损害特定区域内特定人的财产权、人身权,而且还会损害一定区域内不特定多数人的环境公共利益,需要鼓励公众广泛参与环境公共利益损害的救济行动,以有效监督污染企业和政府,更好的维护环境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3.
通过筛选梳理1985—2017年间的国家层面PPP政策文件,运用内容分析法将定性的政策文本转化为半结构化的数据,建立了政策协同分析"时间和数量—政策主体—政策工具"的三维分析框架;采用政策协同分析法,从五个层面对PPP政策协同情况进行分析,并得出各维度的协同情况。分析结果显示,我国PPP政策在时间维度、主体维度、政策工具维度的协同性等方面都存在欠缺。针对PPP政策协同存在的问题,应通过提高PPP政策的环境匹配度,加强部门间协同,平衡政策工具的使用比例,加强顶层设计等加以化解。  相似文献   

14.
张伟东  吴华 《前沿》2013,(18):88-90
从国内教育领域运用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的必要性研究,义务和非义务教育领域的PPP研究、政策和项目层面的PPP研究三个角度对国内教育领域PPP研究进行了评述;提出非义务教育领域PPP的研究、规范教育领域PPP的研究、教育领域PPP项目模式的典型案例研究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论公共政策之公共利益实现的困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公共利益在实现过程中总会遭遇种种显性或隐性的屏障。其主要原因在于作为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公共利益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存在着诸多被人们忽略的困境:对少数人利益的忽略影响公共利益实现的真实与完整;公众偏好伪装影响公共利益的可信度;政府利益侵占公众利益的实现空间;利益表达渠道的不畅导致公共利益整合受阻;政府回应的不足影响公众对利益表达的参与;公共利益词语叙述中的语义偏离。  相似文献   

16.
政协传媒     
河北政协《乡音》2005年第7期河北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转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的积极倡导和扶持、产业界的积极创新和开发,更需要公众的参与和支持。从政府来讲,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规划、政策,对不符合循环经济的行为加以规范和限制。目前除了采取一些必要的行政强制措施外,应当更加注意运用经济激励手段和措施,推动循环经济的顺利发展。从产业界来讲,需要把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纳入企业总体的创新、开发和经营战略中,自觉地在生产经营和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从公众来讲,需要树立与环境…  相似文献   

17.
媒体搜索     
《人民政坛》2012,(10):4-5
立法甘肃:拟出台国内首部规范公众参与立法专项地方性法规据新华社兰州9月26日电,利用电子邮件、信函等表达立法意愿,对不合乎上位法的地方性法规提出废止建议,甘肃公众未来参与地方性立法也将"有法可依"。记者从甘肃省人大常委会获悉,《甘肃省公众参与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草案)》提请省  相似文献   

18.
协同应对: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府作为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在危机管理也有许多力所不及的地方,公众参与公众危机管理,既有助于提高社会自我救助能力,也有助于解决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失效性"问题,并确保公共危机管理的公共利益取向。当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众参与还处于较低的层面。为推进公众积极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组织,建立政府、媒体与公众合作的应急机制以及完善的危机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9.
慈善意识是现代社会人格塑造的重要元素,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提高社会公众的慈善意识是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从实践来看,我国公众慈善意识淡薄已成为制约当前慈善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影响我国公众慈善意识的要素包括传统的伦理观、扭曲的财富观、公共价值认同的缺失、法规政策的不完善、慈善组织的不透明和政府角色定位不当等。亟需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系统的应对策略,才能不断增强公众的慈善意识,以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7月1日起,《吉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正式实施,这一重要环保法规出台,为检察机关开展环境公益法律监督提供了具体的司法依据。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维护国家和公共利益的法定职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检察机关"完善对涉及公民人身、财产权益的行政强制措施实行司法监督制度。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行使职权的行为,应当督促其纠正。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