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根据理解国家自主性的不同角度,可以将国家自主性的概念概括为四类:一是从否定僵化的经济决定论、承认政治与经济领域相对分离的角度理解国家自主性,认为国家自主性是指国家作为政治领域的重要因素,相对于经济基础具有独立性,能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并非总是经济基础的消极反映;二是从阶级分析的角度理解国家自主性,认为国家自主性指国家作为一个政治统治组织,并非总是受到统治阶级的控制;三是从利益集团的角度理解国家自主性,认为国家自主性是指国家具有相对于社会各种利益集团具有相对独立的超然地位;四是从国际环境的角度理解国家自主性,认为国家自主性是指国家不受国外力量的控制。国家自主性理论的萌芽孕育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之后沿着新马克思主义国家自主性理论、回归国家学派国家自主性理论和规范研究中的国家自主性理论三条路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世界卫生组织长期面临财务困境。委托—代理理论可以解释财务资源对国际组织的影响。主权国家能力存在差异性,偏好异质性使美国等国家将世卫组织变为权力博弈场,对自主性的寻求削弱了世卫组织的权威,多治理主体的出现使世卫组织的资金状况恶化。世卫组织需要聚焦优先事项,增强与委托人的双边信任,拓宽收入渠道并保持独立性,准确定位自己在多边舞台中上地位,秉持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彭姝 《岭南学刊》2016,(4):21-26,44
风险社会理论揭示了现代国家在风险治理中的矛盾性面貌:国家一方面是公共风险的治理主体,另一方面又大量地制造风险、权势性地分配风险、有组织地逃脱风险责任。这种风险治理领域的国家失灵状态,即为"风险治理悖论"。就中国而言,风险治理的"国家依赖"明显,国家自主性选择失当、能力不足和地方自主性的机会主义、反向侵蚀等问题,成为当前国家风险治理所面临的突出困境。通过理性国家的建构寻求风险治理的转型,可期和可行的做法是:更新风险治理理念,构建自我反思型的国家自主性;明确风险治理边界,构建约束平衡型的国家自主性;区分风险治理责任,构建激励相容的地方自主性。  相似文献   

4.
如今,互联网治理已成为新形势下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为更好地以互联网治理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要大力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加快构建完善的互联网治理体系;三要积极推动互联网治理国际规则制定。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会是大学生自我管理、服务和教育的自治组织,在实践过程中面临一些官僚化问题。与行政领域官僚主义的成因不同,高校学生会的官僚化问题具有特殊的生成逻辑。学生会及其成员有意识地对官僚制场域中的惯习进行模仿,造成了形式景观;指导老师与学生会之间指导关系的异化催生了对上倾向,学生会逐渐脱离学生;在学生会“去官僚化”的行动中,行动偏差引起组织混乱,官僚化困境因之根深蒂固。突破学生会的官僚化困境,需要充分认识官僚化的表征和内涵,把握其本质矛盾,强化高校学生会的“有限自治”属性,引导其合理融入大学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6.
国家和社会的二元分离不仅是现代政治生活的基本图景,也造成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难题。现代社会自主性的实现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而在社会自主性中融合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更是这一目标实现的逻辑必然。而当前盛行的以权利获取为径路来实现社会自主性的思维逻辑容易产生以下误区,即国家权利让渡必然导致社会自主性的产生、国家应该在社会自主性的困惑中承担无限责任,这种认识方式无视社会主体的责任承担,体现为以预防国家权利侵略的消极防御性治理方式,彻底将国家和社会对立起来。而在现实性上,权利获取本位下会产生的社会意向的价值流失、社会组织的公共性阙如、集体行动的暴力倾向,造成了社会发展的无序化。以社会主体为分析视角,能揭示出以权利获取为导向的社会自主性实现的困惑,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自主性建设中不能忽视社会主体的责任承担。于此,社会、社会组织、公民三个层面的责任回归,无疑是破解社会自主性困惑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7.
国家和社会的二元分离不仅是现代政治生活的基本图景,也造成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难题。现代社会自主性的实现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而在社会自主性中融合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更是这一目标实现的逻辑必然。而当前盛行的以权利获取为径路来实现社会自主性的思维逻辑容易产生以下误区,即国家权利让渡必然导致社会自主性的产生、国家应该在社会自主性的困惑中承担无限责任,这种认识方式无视社会主体的责任承担,体现为以预防国家权利侵略的消极防御性治理方式,彻底将国家和社会对立起来。而在现实性上,权利获取本位下会产生的社会意向的价值流失、社会组织的公共性阙如、集体行动的暴力倾向,造成了社会发展的无序化。以社会主体为分析视角,能揭示出以权利获取为导向的社会自主性实现的困惑,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自主性建设中不能忽视社会主体的责任承担。于此,社会、社会组织、公民三个层面的责任回归,无疑是破解社会自主性困惑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8.
正【重要发现】超半数受访者认为全球治理的目的是调和国家之间相互冲突的利益,而利益调和应该通过国际规制和有效的国际合作来实现。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认可了国际规范、国际制度对提升全球治理效果的作用,表达了改革全球治理机制的要求。虽然各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自主性在增加,合作解决全球问题的意识在不断增强,但全球治理的效果仍面临一系列风险。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时代,随着国际行为主体数量的增多、全球性问题的频发、市场力量的扩张以及行为主体自主性的增强,国际社会对民族国家共同体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国际组织制衡国家的力量明显加强,全球意识不断提升,全球化治理中的国际伦理精神日益凸显.现代政治学中的“道德政治”传统,尤其是国际政治理论中的建构主义关于文化规范与价值观念在政治生活意义上的主张,为国际伦理规制国际社会的行为取向奠定了理论基础,从而有助于推动建立全球化政治新秩序的现实进程.  相似文献   

10.
刘伟  何頔 《学习与实践》2023,(9):20-29+2
国家自主性是影响现代国家治理效能的关键变量。当前中国的国家治理实践中,由于一些领域国家自主性的失衡,导致国家治理体系中出现了治理主体发育不成熟、治理维度间衔接机制不健全、权力运行监督机制不完善等内在问题,还伴随着国家治理能力在规制权力和保障权利、资源再分配、统筹协调及话语传播等方面的不足。展望未来,中国的国家自主性需要在以党建引领培育国家治理主体、以机构改革优化国家治理结构和以数字治理革新国家治理理念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重塑性发展,理顺国家、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现代文明已进入互联网时代;无论个体的生活方式,还是组织的运行模式,都因信息革命而发生潜移默化改变。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组织治理需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建设。一、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推进社会组织治理,必须顺应形势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比较发达的国家,比如美国,利用其大型国际互联网公司开发的基础性应用,用或明或暗的方式,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与其他互联网基础应用不发达甚至没有互联网基础应用的国家争夺国民。一旦形成对其他国家国民日常应用和日常行为的"占领",就不仅可以在经济上、甚至在政治上对这个国家形成裹挟之势,并利用这种力量对抗这个国家正常的治理活动,挑战这个国家的治理权威。  相似文献   

13.
百家论萃     
乡政自治:乡政改革的第三条道路吴理财在《开放时代》2002年第5期撰文指出,乡政是我国政权序列的最基础部分,它上接国家,下联农民,在政治输出和政治输入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在国家与乡村社会之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作者不赞成虚化甚至撤销乡政,也不主张将乡政建设为一级完全的政权组织。而认为乡政的改革在于顺应时代治理的要求,进行民主转型,根据现代治理(或善治)的理念,在乡政这一领域建立国家与乡村民间社会的民主合作机制,即在县乡政权之间进行制度化分权改革,进一步增强乡政的相对自主性或独立性,实行有限的“乡政自…  相似文献   

14.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独狼”恐怖主义治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国际反恐局势的变化,"独狼"恐怖主义成为发动恐怖袭击的重要载体和中坚力量,对非传统安全领域构成重大威胁。与传统恐怖组织相比,"独狼"的独立性、隐蔽性更强;时机的突发性、随意性更大,同时成本更小、示范性更广。"独狼"是在外因、内因共同作用之下借助互联网技术催化生成的一种新样态,对传统反恐怖工作的侦控、防范和治理提出了严峻挑战。按照新时期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我国"独狼"恐怖主义的治理,要从"去极端化"的根源出发,强调提高情报研判筛查能力,切断互联网传播媒介,推广社区反恐等做法。  相似文献   

15.
《公安教育》2014,(12):I0001-I0001
正2014年11月19日至21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举行。大会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主题,聚焦在具有全球关注度与中国代表性的八个领域,涵盖了国际互联网治理、互联网新媒体、跨境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等问题。来自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国际组织代表、著名企业高管、网络精英、专家学者等1000多人参加了"乌镇峰会"。在三天的会期内,大会共有开闭幕式、分论坛、高峰对话等17场会议活动,其中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于2014年11月20日承办了"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网络恐怖主义"分论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家自主性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国家治理中的权力配置、产权实施、资源分配、社会调控和意识形态引导五个方面进行落实,并且它们有机互动、互相协调。从"结构—过程"的视角看,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结构性"制度安排与"过程性"制度运行,塑造出国家自主性建设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确保国家自主性处在追求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有效状态",从而确保国家治理效能处于"强状态"。中国国家自主性的根本特征是从国家治理的制度安排与制度运行形成的"结构—过程"上,实现了党的领导的全面性、国家权力的人民性与国家能力的有效性的有机统一,有力推动了国家制度优势向国家治理效能的转化。  相似文献   

17.
新书推介     
伴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互联网大规模普及和日常化应用,作为创新政府管理的工具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电子政务实践日臻丰富,且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正在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载体。顺应新时代建设数字政府、数字社会的召唤,增强电子政务教学研究的贴近性、课程内容的时代性、教学模式的互动性以及学习方式的自主性,了解电子政务的理论、掌握电子政务实践技巧,是数字时代公民互联网素质的必备技能之一。  相似文献   

18.
大多数军事组织(主要指正规军队)承担着相同的任务,即管理暴力、准备和进行战争并致力于赢得战争,因此不同社会的军事组织选择了科层制作为组织制度形式。军事组织成员特别是军官团是"暴力技术专家",管理的对象是暴力,拥有一定程度的专业自主权/自主性;军事组织具有等级性与服从性和极为严格的纪律;军事组织在价值上有明显的工具性,是某一利益集团或国家政权达到某些目的的暴力工具。军事组织的上述特征使其面临着难以完全化解的矛盾或问题,主要包括:官僚化与专业化之间的矛盾、可能导致大屠杀之类的极端悲剧、高度集权与分权之间的矛盾、权力腐败问题、人格因素对科层制军事组织理性制度的侵蚀,等等。  相似文献   

19.
正互联网治理与国家安全从研究对象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International,也就是To I。从国际交往、国际协同和国际博弈的视角出发,中国互联网治理需要形成中美互利互惠,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格局;需要争取欧洲等发达国家,以及亚非拉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有力支持。中国要想在国际机构中有所作为,在国际标准中寸土必争;要想实现从虚拟世界的网络交流到线下的现实连接,通过世界互联网大会等一系列平台,形成在国际上的中国特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时代的国家治理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数据正在改变着社会政治形态,也在塑造着国家治理方式.大数据主要来自数据挖掘技术与互联网信息技术,它造成国家治理的组织结构日益多元化与平权化,也将造成国家治理决策过程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大数据赋予了国家或政府不同于传统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