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反腐倡廉建设上,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个重要精神,就是重申要"防止利益冲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对此,本文试图对其中某些问题加以思考,旨在加强党的建设,防止利益冲突。一、明确利益冲突主体利益冲突作为一个廉政概念,说的是同一个利益主体的不同身份所引发的可能的或现实的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相对立的境况与行为。这里的"公共利益"指全体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体利益所必需的社会秩序,其实现形式包括国家制度和国家权力。这里的"同一个利益主体"的"不同身份"是指公职人员的  相似文献   

2.
绘画是一种空间存在形式,无论是其呈现的空间或是自身存在的空间形态都与日常生活空间不同,是一种封闭性的异位空间。这种特殊的空间形态是各种微观权力关系下的产物,是权力运作的基础,也是权力本身,它对画者、观者、作品自身都形成了一种无形的规训力,不仅规导着“画什么”、“如何画”,还约束着观者的观看方式,塑造着主体的身份。  相似文献   

3.
权力就是一种对他人、组织或相关财富的支配、指挥、控制力量。从权力的主体看,任何权力都有一个获得、承认和行使的过程,所谓“天赋”权力是不存在的。权力主体获得权利之后,还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对他人、组织及相关财富进行控制和支配。只有树立一定的权威,权力主体所获得的权力才能被承认,也才能够顺利地行使权力。反之即使采取一些手段获得了权力,如果不被权力范围内的个人和组织所承认,这种权力就如同虚设,无法在实际生活中正常行使。权力行使的效果受权力的性质和行使方式的制约,个人专断式的独裁权力,往往会激起权力控制对象的反抗,而…  相似文献   

4.
(一)民主监督,有多种形式,从监督手段来看,有一种以民主评议为主要手段的监督形式,这种形式所形成的健全的监督制度,本文姑且称之为"评议监督制度".共青团是群众组织,它的民主监督制度不同于国家权力制约机制,不能照搬国家权力监督、控制活动中所经常采取的手段和方法.从国内民主建设的实践看,民主评议可以起到较大的监督作用,一则在于它的公开性,在披露落后,彰明正义中体现监督;二则在于它的群众性,"众人眼光是杆秤",群众的评  相似文献   

5.
韩英军 《新东方》2005,(8):24-29
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历程中有一个独特的阶段,那就是由中国国民党所主导的训政。从学理上讲,训政的本意是指,由于权力主体即有资格行使权力者因能力与经验不足难以立即行使权力,由法理上不具备权力主体资格者代行权力并培育、教导实际权力主体学会行使权力的过程。训政内含着权力的代理和限期收回的规则。“训政”一词曾在封建王朝时期使用,指皇权继承者政治上不成熟,在其有效施政前的过渡阶段由有实力的人掌权负责代理朝政的一种特殊统治形式。清末慈禧太后在光  相似文献   

6.
<正>贺海仁著《法人民说》结合中国法治进程对人民主权论进行了法哲学阐释。作者用法人民这一术语整合自由、人权、民主、公正、平等、法治等现代性概念,确立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最高地位,构建国家权力来自人民、通过人民并为了人民的法理学。一、"法人民"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价值立场人民是一个历史概念、政治概念,也是一个重要的法哲学概念。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也是政治生活的主体,是法治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主权在民是现代民主的核心和精髓,它不仅是一种政治原则,也是一种法律原则。"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国家治理理  相似文献   

7.
论人民监督     
在现代世界的各国中,政治腐败的不断滋长,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这是文明发展中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但是,人类总是能够找到解决这样的矛盾的有效手段的.反腐败斗争的实践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所谓政治腐败,实质上是一种权力腐败,所以,遏制权力腐败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就是以权力来制约权力.监督,这就是人们从总结经验中寻找到的一种权力制约机制.作为权力制约机制的有机环节,监督,即监察、督促,运用诸如弹劾、否决、罢免、处分等手段,迫使各种权力实体按各自的规范行使权力.监督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监督的实质,是一定的权力主体对某个或某些权力主体行使权力过程的一种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8.
学历误区     
我们并不排斥文凭,因为到现在为止,文凭是惟一证明某人学历的具有法律依据的文本.但我们同时认为,文凭只证明某人若干年前曾学过一些东西,它并不能证明某人的现在和将来,因此,我们在讲学历时,不应该看一个"点",而应该看一条"线".若干个"点"(也包括通过自学形成的"点"),连起来才成为"线".这条"线",才是社会应该看重的真正的学历.  相似文献   

9.
只有公开的权力运行才会更规范,应把公权力运行的实际依据、标准公开,并发挥媒体的助推器作用权力会腐蚀人,这是一个规律。这个规律已经被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所证明,相信还会被将来的事实继续证明。这种腐蚀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腐败,如受贿、贪污、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二是懈怠,如懒政、理想信念缺失、避险不作为、选择性作为等。消除和减少权力腐蚀现象,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制约和监督权力,让权力这头"野马"不至于  相似文献   

10.
关于行政权力主体的经济人假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在法律关系中 ,主体是指法律关系中的双方当事人 ,客体则指法律关系所指向的标的物。在本文中 ,行政权力主体则指凭借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行政权力拥有者 ,即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行政组织及其公务员。行政权力客体指行政权力所指向的相对人。就一般意义而言 ,行政活动的发生是法律也即公意的体现 ,是一种不含有个人利益取向及感情偏好的理性活动。因而 ,行政权力主体及其行政活动是合乎情理 ,合乎人们本意的 ;国家和政府作为最大的行政权力主体被认为是全能而至善的。这种理想化的认识在中国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即使今天也不例外。这种理解…  相似文献   

11.
论党员干部的权力道德建设陈叔红讲政治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权力道德是党员干部思想道德的主要内容。所谓权力道德,是指一定社会权力支配者行使权力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党员干部大都掌握一定的权力。权力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的...  相似文献   

12.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宪法规定它必须对同级"一府两院"行使法律监督权和工作监督权,即国家要求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以其"更大"的权来制约同级其他国家机关所已拥有的"大权"。依此理论而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知法者心目中的形象、地位和权威是很高、很大的。但是,现实一次次地告诉人们:任何时代的任何一种国家机构,其形象、地位、权威如何,法律的硬性规定和权力的明确赋予固然是一个决定方面,但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亿万人民群众在实际中是否"认帐"、"买帐"和对它的向背、信赖程度如何,关键还在于这种国家机构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实际作用,在执法、护法中的自身表现和在解决平民百姓权益利害、生死福祸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杨林 《理论月刊》2006,(6):42-45
权力意志(derWillezurMacht)是尼采思想的核心语词。它不是由于自身的缺乏而对于权力的向往和渴望,与日常的权力欲望有着根本性的区分。权力意志中权力与意志是同一的,但它区别于传统理性哲学中作为心灵能力的意志,它的历史性以一种隐藏的形式表现出来,即朝向虚无的意志。真正的权力意志将对生命的肯定作为新的价值原则而建立,于是体现出它的生殖与创造本性。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主体是人民群众。他们当家作主、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集中地反映了这一权力的本质。但是,社会主义权力运行在内容与形式上还未实现有机的统一。权力行使的具体内容、环节,还未很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权力的本质。这种本质与形式的脱节,形成了阻碍人民权力正常运转的离心力,在人民群众——权力实施的顺向运转中出现落差。那  相似文献   

15.
监督权作为一种制约权力的权力,应该独立于它所制约的权力,同时又要能够促使该权力的合法、合理运行。  相似文献   

16.
政府权力清单提出的目的是规制行政权的行使,其本质上仍然是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作为行政权的控制工具。然而政府权力清单的构建,无法协调处理好其所涉及的行政法关系及相应范畴。规制行政权行使的出路在于:对行政权行使进行"软法"上的规制,设立行政法院对行政机关是否违反"软法"进行审查;将政府权力清单定义为具有政府信息公开性、对各项公共权力进行统计的明细单,仅仅是一个"清单"。  相似文献   

17.
福柯权力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运梁 《求索》2010,(4):102-104
福柯不再将权力视作是某个组织、集体或者个人的所有物,权力没有中心点,没有主体,没有机构,它不是单向性的,它永远存在于关系之中,它是这些关系的依靠、较量、连接、分裂、争斗,权力来自四面八方,它无处不在,正是权力的结合或者纷争才构成了巨大、复杂而纷繁的形式本身。社会机制,包括监狱、刑罚,正是权力的战略形式。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在金钱和权力两只"看不见的手"的控制之下日趋疏远、冷漠、紧张.褪去单一、冰冷的算计理性,换一种热情、丰富的伦理精神去对待同样作为主体的"他者",营造一个"理想的话语环境",通过商谈、沟通,求得主体问的和谐、共生,是哈贝马斯商谈伦理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9.
无产阶级专政作为国家政权,它的表现形式不是一种,而是两种。一是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它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二是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社会构成形式。它指由哪些社会成份(阶级、阶层)的代表参加国家政权。与国家政权的实质相比,这也是一种形式问题。如果说,我们过去对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研究得不够的话,那么,我们对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社会构成形式的研究就更差了。现将一些党和国家对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社会构成形式的提法综述于下,供大家研究和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漫谈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是—个内容丰富历史久远的概念。也是一个充满歧义而又为多种学科所广泛引用的术语。在法学上它是指作为权利和义务主体的资格;在心理学上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在伦理学上是指道德上的权利和义务的主体。而我们通常的用法,则是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如称赞某人的人格高尚。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中指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