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九十年代以来,关于审美文化的研究已成为美学发展研究的热点,当代审美文化表现出与传统美学不同的新特点,这些新特点为美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启示。一、审美文化新特点审美与生活的统一,艺术与生活的统一。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传统观念中的艺术是以审美为目的的创造活动,其结果是孤立于人之外的作品。但二十世纪以来,艺术却变得五花八门,变得更具娱乐性,更趋生活化、通俗化,精英艺术更多地为流行艺术所代替,从而诱发了录相、广告、时装、选美。MTV、游戏机等形式的出现,艺术走向街头巷尾,成为全新的美学样式。在审美创造的方…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民族有着显著的民族个性特征,通过民族个性透视其音乐优良传统继承的原因内蕴,不失为一个富有创意的角度。本文试图分析俄罗斯民族个性,探讨其音乐艺术传统继承的民族个性作用,并认为俄罗斯民族的一个优秀传统,就是整个民族对于音乐艺术热烈的审美崇尚,而这种音乐艺术的传统继承和审美崇尚,都是基于俄罗斯民族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罗祖文 《前沿》2012,(3):12-15
生态美学视阈中的自然审美不是一种实体性的审美,而是一种“此在与世界”的关系审美;这种审美超越了传统艺术审美中距离与感官的限制,是一种身体感官全部介入参与的动态审美;而且,它还是一种欣赏与沉思相结合的深度审美。  相似文献   

4.
谭文旗 《求索》2013,(6):115-117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范畴。当前世界思想文化多元趋势不断强化,要重建中国思想文化、艺术审美话语,就必须明晰“道”之要义。本文试图在阐明“道”的传统哲学要义基础上,回溯中国古代哲学的思维路径.以此恰切把握中国思想文化、艺术审美的历史源流.进而克服中国思想文化、艺术审美的失语症,建立一套属于自身而非西方“拿来”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5.
刘桂荣 《求索》2008,(8):57-59
视觉文化的到来以及视觉性的在场成为人类现世生存的表征,在这种生存境域中,艺术与科技的联袂共舞营建着艺术王国的辉煌,制造着种种视觉的狂欢。但现代科技的膜拜性、传统艺术的疏离、新媒体传播的流变性与精神审美的缺失又严重威胁着和谐的建构,因此需要人文生态理念的奠定、艺术批评精神的置入、视觉素养的培育和数字艺术产业中的和谐共建来使传统艺术和现代科技得以和谐建构。  相似文献   

6.
李顺庆  秦杨 《求索》2013,(4):162-164
中国传统艺术和谐求善、借景抒情、追求内心真实,展现出天人合一、气韵生动、简洁含蓄的独特艺术意境美,构成了中国艺术美学的和谐精神、艺道精神、人格精神。辉煌的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特点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取向和意象性发展范式,其艺术表现又折射出鲜明的美学特征和精神性审度。  相似文献   

7.
黄香琴 《青年论坛》2007,8(4):85-86
京剧赏析作为美育实施的具体途径之一,赢得许多高校美育工作者的青睐。传统京剧艺术形态具备高度的综合性、鲜明的虚拟性、突出的表演性、严格的程式性和韵律的圆融性等审美特征。京剧艺术丰富的审美要素、独到的审美特征以及较高的审美价值对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陶冶大学生的情感、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态度以及促进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方艺术的审美嬗变与技术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技术理性思维滋生出西方古典艺术的和谐审美观;现代技术理性的发展造成人文与技术言说方式的对立,使得现代主义艺术将审美价值建基于艺术形式的建构中:新媒体技术的产生和成熟改变了传统的审美形态,使审美走向虚拟化.从技术的角度审视西方艺术审美的绵延与转型,能使西方艺术的审美嬗变获得更为内在、更为本真的理解,从而揭示出技术语境中西方艺术审美流变的独特意涵.  相似文献   

9.
异质艺术的交流在彼此极力彰显自我个性的同时,又不断汲取和融合对方的精神、观点和表现语言,从而促进自身变革,实现自我的超越与更新。中外艺术交流始于佛教艺术的传播,佛教艺术的传入使中国艺术形成了儒、道、释三教合流的汉文化特点,给中国民族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注入了新的成份。对佛教艺术的融合过程是一个双向交流的结果,不仅需要外来艺术为适应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结构作适当调整,同时还需要中国传统审美心理结构为适应外来艺术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而有所改变,这种双向式的互动与调整是中外艺术得以融合的根本基础。  相似文献   

10.
屈云东  曾钊新 《求索》2008,(5):189-190
环境艺术作为一门创造人类生存环境的综合性的艺术和科学,对它的审美,应建立在传统的形式美法则之上,并结合人类自身的各种需求,追求环境与人在新的更高层次上的平衡和发展。所以本文试图从人的生存观、关感心理、适度原则、内在旋律性等四个方面探讨环境艺术的形式美感表现,以及这种表现是如何同人类审美的自我实现相融合的。  相似文献   

11.
审美经验在艺术教育与批评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当代艺术教育与批评普遍存在审美经验维度缺失的情况,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艺术教育与批评强调审美感悟和体验的诗意化传达传统,推进中国特色的艺术审美经验教育与批评:在具体的批评过程中,既从特定的理论视角出发对艺术文本进行分析、阐释和评价,又要努力传达源自文本鲜活的美感体验和审美肌质,实现艺术教育与批评的体验性、审美性和思辨性、学术性的融合。  相似文献   

12.
"雅"、"俗"作为书法艺术中十分重要的一对审美形态,它的形成基于中国独有的文化背景与书法艺术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与艺术追求,本文作者从传统审美形态、逻辑推论、直觉领悟以及传统书学理论等角度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汪莎 《求索》2013,(8):101-103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美学的奠基人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建构了他的美学体系。他对审美与艺术的剖析在西方关学思想史上具有重大且深远的影响,他通过审美判断和艺术中关的密切联系分析出美的本质问题。辨别判断之美与艺术之关运用审美判断进行区分并详细说明了四个切入点,因为它是分析艺术之美的基础。艺术之美的根本点是判断之美,也就是取决于审美判断并高于判断之关。它与通过审美判断而得出的判断之美都是以无功利、无概念的形式为基础,但是并不是所有事物通过审美判断都能成为艺术,因为艺术是审美过程的提炼.是以美为根本点的最终形式。  相似文献   

14.
陈利群 《新东方》2002,(3):56-61
《廿四诗品》是一部以“诗笔写诗论”、形式特殊的文论著作。其艺术形式蕴涵着独特的美学意义;其审美形式的抉择主要源于艺术形式自身的历史承传、美学思想传统、作者的诗美观及民族思维传统;其审美方式为借助意象意境的塑造,阐发艺术感受和理论思考;其艺术哲学为“由技进道”:诗歌创作应从技艺上升到艺术规律,乃至融汇于整个宇宙规律。  相似文献   

15.
作品评价:     
《中国统一战线》2014,(8):F0003-F0003
郭爱和的“洛阳三彩”釉画技艺,突破了艺术品空间规模限制,极大地丰富了创作者的艺术语汇,充分拓展了审美空间,浸透了中华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生活的有机结合,完美体现陶瓷材料与陶瓷艺术工艺的有机融合,陶瓷装饰艺术与环境美学的有机统一。作品优美、明朗、华贵、绚烂,信手拈来、随意创造,渗透着一种无限的活力和热情,熔炼幻化出一个五彩缤纷的艳丽的陶瓷美学新世界,赋予了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创新的灵感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艺术审美中的直观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希 《求索》2011,(11):109-110,127
审美直观性是艺术审美活动中的重要特征,它表现为对艺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从古代岩画、音乐、绘画到当代影视艺术,艺术美直接作用于我们的审美器官,是审美主体美的感受,可以说直观的审美伴随着艺术活动。“现量”理论由佛教唯识宗提出,是理解直观性问题的不二法门,音乐美学家杨昭恕先生将现量与审美直观进行联照,本文借唯识现量理论探讨艺术审美中的直观性问题,并从音乐审美角度对“把握现量之情境”进行重点讨论,由此将佛教哲学进一步引入理论美学范围。  相似文献   

17.
中国篆刻     
《黄埔》2010,(6):64-64
中国篆刻艺术,是以石材为载体,以汉字为主要表现对象并由中国古代印章镌刻技艺发展而来的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已有3000多年历史。它用契刻古代文字的方式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虚实相生、阴阳合一的审美取向,具有抽象和神奇之美。  相似文献   

18.
审美这种即集中又典型的物态化表现作为人与艺术的桥梁,对推动人类对艺术的追求,以及评价艺术有着深远的含义。在浩瀚的人类文明中,人、艺术与审美之间,都不约而同的得到了相当的推进与发展,而随着时间、时空的不断流逝。我们对审美的规律性与艺术的价值都已得到了更加清晰的感受和理解。  相似文献   

19.
虚拟现实艺术以“身体—主体”图式的沉浸式感觉撒播和交互性审美形态,再次更新了数字化语境中的艺术活动方式。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自由开放、立体多元、兼容共享、延异可塑等媒介特质,身体在“超真实”虚拟时空的审美交往中不断实现本体性的价值重塑,拓展其新颖别致的知觉经验和审美能动性。虚拟现实艺术在更大程度上激活了大众化艺术创造意识及其个性化审美表达自信,进而成为展现大众化主体审美意识的主要艺术形态。随着全民文化消费结构的更新、审美文化意识的不断加强和相关基础研究的深入,虚拟现实艺术将会建构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的审美话语体系,并最终形成具有自身特征的美学价值与意义拓展。  相似文献   

20.
音乐素养的培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文杰 《前沿》2009,(3):189-191
音乐对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其他艺术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音乐作品表达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而大大开阔人们的文化视野,提高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人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国民素质和审美价值。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