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平正义是树立司法权威的前提,法律的权威性必须以公平正义为基础才能实现。检察机关履行民行检察法律监督职能,是在当前我国的司法模式下,为维护公平正义所采取的必要手段。检察机关实施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的目的,就是维护司法公正、司法权威和法制统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列举了我国当前司法不公的种种表现 ,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多视角的剖析 ,提出了深化司法改革 ,建立、健全我国司法公正保障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 )改革现行的司法行政化体制 ,确保司法的独立性。 (二 )改革现行的法官制度 ,确保法官队伍精英化。 (三 )改革司法监督机制 ,确保监督效果。 (四 )兼顾公正与效率 ,探索实现同步提高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最佳办法。  相似文献   

3.
司法公正是审判工作的灵魂和生命,是司法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司法机关和司法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目标,更是当前社会各界热切关注,又常常使司法机关和司法工作者备受指责的热门话题。文章以司法公正为理论基调,对我国司法公正的现状进行了客观的评述,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对改革与完善我国现行司法体制,提出了理论构想,以期实现我国的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4.
东方 《人大研究》2003,(12):44-45
个案监督在我国正作为一项法律制度被逐步确立。然而 ,与其他一切新生事物一样 ,个案监督作为一项制度 ,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我国正处于各项体制改革的深化期 ,没有制度约束 ,工作难以开展。但从一定意义上说 ,一项不完善的制度与没有制度一样 ,都会阻碍改革的顺利进行。笔者以为 ,地方人大在对司法案件进行个案监督时 ,必须注意几个问题。1 .保证司法公正、公平的问题个案监督的本义是维护司法公正 ,体现社会公平。而司法活动从根本意义上来讲 ,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如果说包括个案监督在内的监督体系是保证司法活动公正、公平的外…  相似文献   

5.
李晓春 《长白学刊》2004,(6):100-101
司法公正是中国21世纪司法工作的主题,是司法改革的目标.司法公正的标准,是衡量司法过程和结果所需要达到的程度,达到了所需要的程度,司法就是公正的,没有达到所需要的程度就是不公正的.科学地确定司法公正的标准是司法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司法公正标准的确立是需要认真探讨的.  相似文献   

6.
黑小兵 《人民论坛》2013,(8):152-154
当前司法缺乏公信力的原因包括司法体制现状无法满足群众期待等多方面。司法公信力主要包括维护法院生效裁判文书既判力,提高法官作出权威性判断的能力等。提升司法公信力,要规范司法行为,维护司法权威;要强化司法终局性,减少生效裁判的不稳定性;增强司法独立性,保障司法公正;提高法官司法能力,加强法官职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马志涛 《新疆人大》2010,(12):17-17
阜康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司法公正,不断研究探索司法监督工作新办法、新举措,强化监督,提升司法公信力。依法加强对被任命干部的监督。阜康市人大常委会针对当前在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任免等工作中,  相似文献   

8.
国家法治建设、司法公正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媒体监督有其正当性和必要性,通过透析当前媒体聚焦的热点案件,媒体监督对司法公信力提升积极、消极影响并存。媒体监督与司法公信力冲突本质上有正义法律观和朴素道德观的冲突等深层次原因,为协调二者关系,应从立法、司法、执法、公民参与等多途径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当前,以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以司法公正树立司法公信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庭审公开作为司法公开的核心内容,理应成为提升司法公信力的着力点。然而,当前庭审公开实在具体操作层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庭审公开的问题与其缺乏科学合理的程序控制关系重大,需要在庭审公开原则的基础上,明确案件公开审理的范围,并制定相关技术规范,将庭审公开置于程序控制之下,使其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10.
陈艳风  罗丽华 《前沿》2002,(5):57-59
健全、完备、公正的执法和司法体制是依法治国的实质条件 ,也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本文对司法不公的表现形式、影响司法公正的因素、维护和实现司法公正的基本思路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新东方》2016,(6)
信息是大数据时代提升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的重要资源,也是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依托要素。诉讼监督信息作为司法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司法效率的关键要素;既有益于推进人权司法保障,也有利于提高司法善治水平。我国在司法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应充分重视信息的价值与作用,明确"信息化"的改革路径,不断推进我国司法制度健全完善。  相似文献   

12.
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是我国政治文明、司法文明的根本目标,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对维护司法公正,实现公平正义,负有法定责任。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民行检察监督目前是检察工作的薄弱环节,现有法律制约了民行法律监督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司法公正是法律取信于民 ,是法官取信于民 ,是国家取信于民的重要方式 ,是实现社会公正 ,保障法律得以正确实施的重要关口。司法不公正表面上似乎是法官枉法裁判的结果 ,但法官之所以敢背弃职业道德 ,不能仅仅归就于其自身业务素质差、职业准则之丧失等表征 ,权力的干扰及司法活动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是导致司法不公正的根源。要改变司法不公正状况 ,就必须积极推进司法制度改革 ,理顺现行的司法机关体制 ,完善各种监督约束机制 ,这是解决司法不公正的途径之一。一、现行司法体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从现行的司法体制运行上看 ,运行体制不…  相似文献   

14.
李建波 《前沿》2004,(6):126-127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其职权通常被概括为四个方面 ,即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其中 ,监督权是其他权力得以实现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加强和完善人大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和检查是实现司法正义、保证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范愉 《人大研究》2004,(3):18-19
(一 )对我国目前监督机制的评价及问题分析首先 ,以强化外部监督机制的提高司法公正的思路已经走向困境。监督本身导致的对司法的干预实际上已经成为司法不公正的重要因素之一 ,尤其是对程序公正的破坏。“打关系”已经包括了动用法院以外的各种社会、政治因素和资源 ,形成恶性循环。法院已经无力抵制 ,从根本上造就了我国特有的司法文化———司法独立并不是腐败的根源 ,但被推定为加剧司法不公的因素 ,并以此为由抵制司法独立的实现。其次 ,基于法官素质低而否定司法独立的逻辑始终不变 ,而司法独立的前提被人为地忽视———对法官选任的…  相似文献   

16.
司法是法实现的必然途径,是法治建设的核心环节。司法通过社会矛盾纠纷的解决宣示法律,引导民众知法、懂法、守法,树立法律的权威性,培养司法公信力。选择性司法和过度司法现象源于我国的现实土壤,其背后凸显的是司法权力的滥用。它们扭曲民众对法的认知,妨害民众对法的认同,损害司法公信力建设。司法需要尊重和权威,更需要谦抑和自控,只有通过制度建设才能抑制司法权的滥用。  相似文献   

17.
立审不分和人工立案已不能适应司法改革的需要,与追求司法公正和效率的精神相悖。运用计算机网络管理,是实现立审分立,发挥审判流程管理优势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司法改革即将启动,作为改革重要内容之一,基层法院财政将纳入中央财政预算,由中央财政予以保证。司法预算的独立对于实现司法独立、司法公正、司法公平,提高审判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司法预算独立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我国司法预算制度存在的三大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地检察机关每年都会办理一批虚假诉讼案件,数量不断攀升的虚假诉讼既损害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合法权益人的利益,更损害了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已成为阻碍我国民事诉讼制度良性发展的一块不容忽视的绊脚石。检察机关作为诉讼活动的监督主体,加强虚假诉讼的检察监督有利于遏制虚假诉讼行为,构建社会诚信体系,重塑司法公正形象,其必要性不言而喻。针对现有检察监督时间滞后、方式有限、威慑不足的问题,检察机关应当联合法院、公安机关等多部门加强联动配合,并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手段,尽快提升检察监督质量,给虚假诉讼以最有力的打击。  相似文献   

20.
卢志刚 《理论月刊》2012,(2):98-102
当前刑事司法回应民意方面存在很多的缺陷与不足,其原因既有司法理念层面的问题,也有司法制度层面的问题,还有司法体制层面的问题。刑事司法回应民意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明确指导原则,加强和完善民意反馈机制、民意缓冲机制、民意协调机制、民意保障机制等四项机制,使民意与刑事司法在沟通与协调中获得互相理解和支持,减少社会的震动,降低社会成本,才能提高司法效率,保证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实现刑事司法和民意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