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公司治理结构是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述三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通过这一结构,所有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由公司董事会托管;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拥有对高级经理人员的聘用、奖惩以及解雇权;高级经理人员受雇于董事会,组成在董事会领导下的执行机构,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经营企业。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仍属于国有企业。四大国有银行还没有进行股份制改造(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去年开始试点),没有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因…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在经历了放权让利、利改税、经营承包和转机建制等阶段后,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公司制改造,已经成为国企改革的重点。一、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内涵及内在关系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层经理人员四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这种结构中,上述四者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这种制衡关系是通过明确规定和划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层经理人员各自的权利、责任和利益而形成的。从职权关系看,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  相似文献   

3.
早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经合组织国家已对法人治理结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法人治理结构或称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公司制企业中股东大会、董事会和高层经理人员之间划分权利、责任、利益,以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相互依赖的组织制度安排,并在实践上根据本国公司制度及相关法律的不同而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法人治理结构模式。依据我国公司法有关条款规定,法人治理结构是由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组成的。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有效的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用以处理股东、董事会、经理层、债权人和职工等不同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一整套制度安排。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有产权结构、资本结构、制衡机制(即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监事会的相互监督和制衡)、激励机制、信息披露制度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产权结构、制衡机制和激励机制。综合考察当前国际经济界的分析,有效的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  相似文献   

5.
正国企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程中,公司治理结构发生了一些异化,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主要问题如下:第一、股东大会有名无实。国企一股独大的情况十分普遍,股东大会基本由国有股控制,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等也一般由主管部门选派,少数股东权益无法保证,导致股东大会权力弱化。第二、董事会设置不规范。内部董事占比过高,独立董事较少,有的国企董事会成员与经理班子高度重  相似文献   

6.
祝杰 《求索》2012,(12):220-222
保险监管是保证保险市场健康运行的重要手段,纵观世界各国保险监管的法律实践,保险市场行为监管和保险偿付能力监管已成国际保险监管的两大监管模式。随着保险监管制度变迁,实践证明,以保险偿付能力为核心的监管模式更具制度优势。我们的研究认为,偿付能力监管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健全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之上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作为保险监管体系重要的制度存在,本身承担了保险监管的根本性一环,引入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监管模式将成为保险偿付能力监管的补充性制度选择。为此,需要进行以下制度安排:植入具备风险提示与风险预警的高效风险防控体系、实时引入战略投资者、引入董事会损害赔偿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7.
《决定》强调指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公司制的核心。要按照《公司法》的要求,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使之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即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形成的分权制衡关系。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代表产权的所有者对所属公司拥有最终的控制与决策权;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对股东会负责,执行股东会的决议;监事会是公司的自我监督机构,对股东会负责,依法对董事会和经理担任职务时的行为进行监督;经理层是公司决策的执行机构,对董事会负责,在公司章…  相似文献   

8.
论发挥企业党组织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作用任铁缨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之一。所谓法人治理结构,是指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监事会之间形成的一种公司制企业的组织领导制度和分权制衡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从美国的系列大公司丑闻到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薪酬风波,说明美国公司的治理模式存在着系统性的问题。美国公司治理的主要问题在于其董事会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而根本原因在于公司控制权失衡,即分散的股权结构使股东难以对董事会形成必要的控制,从而让强势的CEO制度扭曲了董事会的功能。美国公司治理的当务之急是提升和完善董事会职能,这需要从鼓励机构投资者提高持股比例、加强股东对董事会的控制力、实现董事长和CEO职务分离等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0.
张泽民 《群众》2000,(1):20-21,27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会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决定》的这一论述,充分肯定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在股份公司制改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公司制企业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提出了非常明  相似文献   

11.
魏建  褚红丽 《思想战线》2007,33(2):51-58
一般认为公司资本制度具有两个功能:一是有效落实公司业务展开所需要的基础资本,二是借助公司注册资本保护债权人利益,但是世界范围内公司资本制度的发展却体现出逐渐放弃债权人保护功能的趋势。这个趋势背后的经济逻辑表明,债权人保护只是公司资本制度的虚假功能,追求股东创业成本最小化是其惟一的核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是为了改善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制约内部控股股东利用其控制地位做出不利于公司和外部股东的行为,以保护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但由于<公司法>没有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更没有相关的详细规定,导致了实际操作的困难.从实践的结果看,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无法保证;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在监督权力上重叠与交叉造成的权力冲突,导致资源浪费或互相推诿,增加监督成本,降低公司运作效率,影响公司治理的质量.当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还没有很好的成长环境时,对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的频频发生,我们应当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寻找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13.
建立外部董事制度,是进一步完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然而,有关外部董事的任职条件、选任、权利义务等,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鉴此,本文从三个方面就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外部董事制度进行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公司的解散、清算是法人制度中重要而复杂的法律问题。本文从清算中公司的主体地位入手,区分公司自愿解散和强制解散时不同的法律地位,分析了司法实践中清算公司主体地位的操作方式,从而提出应当完善具体的清算法律制度。其中增设特别清算制度,可以完善清算责任机制,更好的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完善我国大型国有企业政府董事制度建设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大型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在于公司治理的完善,而其关键在于建设强大而有效的董事会,其中政府董事制度的建立是完善大型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的核心。本文提出了政府董事的概念,并分析了其在国有企业董事会中的职责,在此基础上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探讨了我国大型国有企业政府董事制度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如何完善我国政府董事制度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Over the last decade there have been significant economic reforms in China. Foreign investment is encouraged and there are increasing numbers of joint ventures with foreign partners. The stock exchanges of Shanghai and Shenzen have developed quite rapidly, and the expansion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foreign investment has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s in China.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institutional portfolios ensures that there is a cross‐border interest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at China's steps in develop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will be watched with interest. In this paper, we will explore the existing cultural aspects of China, the structure of share ownership in China, recent developments that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a's capital markets, including the growing foreign influence,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corporate governance developments. We compare and contrast the influences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the West with those in China. We conclude that any model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which develops in China is likely to embody the special role of the state and certain idiosyncratic cultural aspects of China, whilst taking on certai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Anglo‐Saxon corporate governance model.  相似文献   

17.
资本制度是公司制度的重中之重,它不仅涉及公司本身,更与整个经济的发展休戚相关.在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选择上,近年来一直存在着法定资本制、折衷资本制和授权资本制之争.本文拟从三大资本制度的介绍入手,通过分析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现状来探讨其发展方向:折衷资本制应是立法发展趋势,但在目前现实经济生活中尚需缓行.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2007,16(53):681-698
This paper follows well publicised arguments in December 2004 between Gu Chujun, the controversial board chairman of the large Chinese refrigerator maker, Guangdong Kelon Electrical Holding Co, and Lang Xianping, a Hong Kong economics professor, over the drain on state assets resulting from the privatis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Kelon affair triggered a nationwide public debate on further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OEs). The exchange of criticism continued after Gu Chujun was detained in the midst of a corporate scandal in August 2005. At the end of the debate, it was asserted by many observers that the Kelon case was a wake-up call to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and that more aggressive and effective supervision of listed companies was urgently needed to ensure the appreciation of state assets.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building of the institutions of corporate government, as a counterpart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property rights institutions, has been a creative process within China-in-transition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Yet the Kelon affair reveals a series of accumulated difficulties with regard to corporate governance reform of Chinese publicly listed companies and its associated institutions. Corporate governance institution-building has been moulded, particularly since 1997 onwards, by the neo-classical apotheosis of unbridled meritocracy with private property rights and shareholder-oriented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s as its two poles. Th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as a result, corporate governance restructuring of Chinese publicly listed companies has become opaque with one-sided outcomes in favour of managers and local officials, and, as such, inevitably carries the seeds of its own destruction.  相似文献   

19.
要约收购是指收购人为获得或加强对上市公司(目标公司)的控制权而采取的向该公司所有的股东公开发出买入要约的方式来购买该公司有表决权的股份(通常为普通股)的民事法律行为.它是上市公司收购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方式.除要约收购方式以外,还有协议收购方式.要约收购应当遵循股东待遇平等、要约慎重、禁止滥用反收购措施和保护少数股东即中小股东利益的原则.证券法主要通过制定强制收购要约规则来规范要约收购行为,平衡收购者、被收购者及其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以达到既鼓励公司的兼并重组,又不至于严重损害目标公司少数股东利益之目的,进而维护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稳定和安全地运行.  相似文献   

20.
公司法人格是指公司的法律地位或主体资格,具有独立性和平等性。只有具有健全人格的公司才是法律意义上的公司,如果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格,应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行为包括利用公司规避法律、合同义务和其他债务以及公司形骸化,目前中国现阶段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