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绘画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现、增添和引进了许多画种.木板烙画就是近几年刚刚发掘的一个新画种,一门新的视觉艺术.这门艺术,是由木家具烫画发展、升华而形成的.但木家具烫画又不是烙画的始祖,追溯源流,最早莫过于"烤花".而"烤花"始于何时、何人,尚不得而知.在《辞海》"烙花"  相似文献   

2.
"苏珊娜与长老"是西方裸体画中被反复表现过的一个题材,本文通过分析其中几个基本元素:沐浴、裸女与偷窥,考察这些元素背后的男权文化意识.文章强调的是,观看传统中把妇女定位于被看者、置于男性凝视的主控操纵,强化了男性权力,剥夺了女性的主体性.而女性艺术家的另类表达,可以看作是对这个传统的抗争.反思视觉艺术的传统,挑战其权威,目的是使妇女的身体和性别在艺术中拥有一个新的位置,这不仅是一个艺术问题,而且是整个社会和文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洁夫 《人民论坛》2010,(9):246-247
在人们的艺术审美中,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常常相携展现产生互动效应,赋予艺术视觉与听觉双重盛宴双重审美。音乐剧的代表性巨作《猫》,运用声、光、电等各种现代技术手段,给观众强烈的视听冲击力,体现了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互动的效应和特点,为其两者的结合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源 《求索》2007,(2):189-191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完形心理学美学和现代派绘画艺术之间的关系。完形心理学美学实际上是作为研究西方现代派艺术的理论依据而出现的。因此,如何评价完形心理学美学就同如何评价现代派绘画艺术联系在一起。本文把完形心理学美学的研究同西方现代派绘画艺术的发展史相联系,通过完形心理学美学来审视西方现代派绘画艺术的发展,以便在纷乱的艺术现象中,探讨西方现代派绘画艺术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5.
周思成  余昌 《前沿》2013,(20):175-176
插画是一种运用广泛的视觉艺术形式,它已经不再是文字的补充.本文通过插画在手绘墙艺术中应用领域,表现手法,效果应用的分析,从中反应插画对于手绘墙艺术发展的推动作用,体现插画在手绘墙艺术表现中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王坤 《思想战线》2001,27(2):82-85
西方古典美学的转折,体现为三大方向美作为"心灵之花"--心理学美学;美作为实践活动之果--马克思主义美学;艺术作为独立之物--克罗齐美学.克罗齐美学思想的基点,是针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古典美学中的艺术消亡论,从逻辑的角度,论证了艺术是可以不依赖于理智而独立存在的.古典美学的三大转折方向,从拓宽美学研究领域角度看,心理学美学思潮的影响更大;从美学史上的实质性突破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美学的意义与价值更大;从对现代美学发展的影响角度看,克罗齐艺术独立理论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7.
国外精神家园研究慨述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慧 《理论月刊》2008,13(6):40-42
精神家园是人类生存和安身立命的根与归宿.精神家园是国外诸多领域研究的重要主题,在文学、艺术、政治、哲学、宗教、人类学、心理学、地理学、教育等领域均有所涉及.关注当前精神家园国外研究状况,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着非常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付业君  蒋鹏 《前沿》2013,(2):163-164
在教学体系中引入大视觉艺术即“跨界”理念,越来越显得十分重要.这里主要谈论的是在版画艺术教育中的“跨界”.在当代,版画艺术形式若再不从源头进行创新和改革,那么这一艺术门类将越发边缘化.我们应从高校艺术教育开始,让学生先人为主地进入版画艺术的“跨界”实践,这既是教育改革,也是版画艺术自身优势的充分展现.让学生感受到版画艺术新生命的绽放,同时也彰显了版画艺术在当代艺术中所凸显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家具中能以高超的制作工艺和精美绝伦的艺术造型著称的唯有明式家具.明式家具的视觉艺术大大增添了中国传统家具的艺术魅力,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科学创造精神.它素以完美造型,独特的结构,精彩的装饰,天然的木纹肌理.以及深厚的人文内涵的气质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相似文献   

10.
听觉艺术与一次真正的逆向二度创作 无障碍电影主要是作为视听艺术的电影,其拥有的视频和音频两大艺术手段,在电影的艺术造型、艺术渲染力、艺术形象魅力上,严格地说,它们起的作用是难分伯仲的,应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但从艺术的直观性、形象性上讲,视觉艺术更易为人接受,为人理解.所以,听觉障碍人士观看影视剧,其对剧情的理解显然比视障人士更胜一筹.视听艺术本身就是以镜头语言(画面)叙述故事的.况且,现在屏幕上人物对话都打有字幕,这就基本上排除了听障人士观看电影的主要困难.  相似文献   

11.
蒋世雄 《前沿》2012,(16):167-168
《沈湘声乐教学艺术》可谓是一本博大精深的声乐理论巨著.其内容涵盖了音乐心理学、艺术嗓音医学、哲学、教育学、空气动力学、音响学、语言学、音乐史学等,它凝聚了沈湘、李晋玮教授多年来的心血和汗水.二老之所以能在短短的数十年间教出那么多杰出的声乐学生蜚声世界歌坛,除了二老本身具有的良好音乐天赋、较高的艺术修养、对中外音乐史学有深入研究和对中外声乐作品独到精湛的艺术处理之外,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们把声乐技术训练与艺术嗓音医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2.
作为视觉艺术符号的绘画,其形式就是以一定秩序组合在二维平面中的点、线、面、光色等要素。与古典具象绘画相比,现代抽象绘画形式从具象摹拟转向抽象构形,抽象绘画创始人兼理论阐释者康定斯基曾把这种转向看作是绘画艺术从死亡走向生命的分水岭。①康氏的观点不无偏颇...  相似文献   

13.
本文解读了图像的发展以及当今图像化时代的形成原因.认为在图像化的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面临着艰难的境遇——图像化的视觉霸权导致大学生艺术感受力下降、大学生的想象力下降、大学生审美娱乐化和通俗化.基于这样的境遇,艺术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权威角色,拓宽艺术视野,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教学形式,注重艺术教育的可行性和参与性,从流行图像中挖掘优秀艺术.  相似文献   

14.
张胜冰  魏云 《思想战线》2001,27(6):67-71
由于少数民族社会的现代转型造成文化传统的失落与神话思维的崩解,其审美文化的原创性面临着破坏与消解的危险.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在现代化背景下所面临的"保存与发展"的困境,应首先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应以民族文化活动为基点,以集中体现民族审美意识的民族艺术为中介,在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广泛运用民族心理学、民族伦理学、民族语言学、文化人类学以及民族社会学等相邻学科的方法,建立艺术哲学的比较视野,以取得该学科领域的新突破,拓展美学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15.
傩面具是民间工艺美术之一,是人类文明早期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内涵和造型特征。在此,从德江傩堂戏面具的造型原型进行考察,通过挖掘傩面具的视觉艺术信息,进而归纳总结傩面具造型的艺术特征以及其艺术造型所体现的人民审美情趣,从而揭示傩堂戏面具造型艺术中蕴含的人类初始审美力量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艺术作为人类的精神财富和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与科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之间存在诸多内在联系.在当代大学教育中,艺术教育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们对于诗词的审美心理,与普通审美心理一样,具有感知,理解,情感调动,发挥想象等要素.它们交错融合,自由活动,完成审美的心理过程.读者在进行诗词鉴赏时,必须要建立一个整体意义上的格式塔意象,以达到对作品中艺术形象的整体美的把握.格式塔心理学提出的"整体性","同构性"和"闭合性"原则,运用到诗词鉴赏中可以帮助建构格式塔意象,诠释中国古代诗词中丰富的艺术意境.  相似文献   

18.
赵玲 《创造》2004,(7):10-12
演艺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演艺业以其深厚的传统和现代文化内涵、独特的艺术表演方式、形象真实的艺术感染力、视听兼备和现场互动交流等特点,始终稳坐艺术行业之首.演艺市场的培育由三个相互关联的环节来构成:一是打造产品的品牌,二是联络营销的中介,三是开放市场的理念.在这三个相互关联的环节中,舞台表演艺术最急迫的是开放市场的理念.在既往的成功实践中,开放市场的理念首先是抓住各级政府"发展经济"的要务,以"文艺搭台"让"经济唱戏",而"经济"在文艺所搭舞台上"唱戏"之时,"文艺"也获得了相应的经济效益.现代艺术,尤其是通俗流行艺术,往往是高风险、高利润的产业,有可能获得高回报.也就是说,要把艺术作为一种投资载体.这不仅是有效提升云南演艺业的途径,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褚金勇  姜伟 《前沿》2013,(21):183-185
当代社会,视觉文化的兴起是时代的症候。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视觉艺术产业便是在文化的视觉转向语境下兴起的,它将视觉艺术与其他技术手段融合,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视觉信息与视觉消费,造就了人类历史上一个从未有过的视觉资源丰富乃至过剩的时期,在促进文化繁荣的同时,也造成了文化艺术的扁平化与同质化。  相似文献   

20.
高燕  苏玉君 《思想战线》2003,29(2):98-101
移情说的核心、同时也构成其突出贡献的是从心理学角度揭示了审美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移情说理论深化了把审美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的认识,注意到"同情"中深层的心理活动,避免了把审美移情看成单纯的表层直觉活动而流于肤浅,推进了心理学美学的纵深发展,探索并强调了人在审美移情中所获得的彻底解脱和完全自由。虽然存在不足之处,但移情说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审美经验及其中的主客体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表现论和形式论这种二元对立的局限,把美学研究向着精确化、科学化方向推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