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上访,不断上访,作为全省信访大市,上虞市的领导着实为没完没了的上访头疼——1998年该市信访量居全省第二位。“上访大市”的农民因何上访?原因几乎都与村财务问题有关,东关镇镇长许世根上任第一天就接待了6批上访者,上访的原因全是反映村财务问题。可是,当记者6月下旬到上虞采访时,无论是市领导、机关和乡镇干部还是普通农民,谈起农民上访却都表示已是“过去的事”,今天,农民上访已经很少了。即使有,反映的也是历史遗留问题。“2000年我们市的信访量已排到全省第四十九位了呢。”上虞市农经委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从第二位到第四十九位,2年时间,反差如此巨大,原因何在?原因在于该市推行的一项改革:村级财务变“暗箱操作”为“阳光作业”的会计代理制。  相似文献   

2.
本刊两位作者读罢第6期《古巴无人上访》(作者张心阳)一文,对“上访”作出独到的延伸性解读,兹摘于此,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张军  马跃明 《今日浙江》2011,(23):52-53
通常,上访,是一件很费时费力的事。然而,记者在宁波市江北区采访时发现,在每个乡镇(街道)网上党政接访咨询点里,上访群众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安静有序地在电脑中输入上访诉求,或者查询上访情况的办理情况。这是江北区开通“党政网上接访平台”以后发生的新变化。“以前上访,现在‘上网’。”江北区开通“党政网上接访平台”后,一些干部...  相似文献   

4.
几年前的一天,一位不速之客大大咧咧地闯进我的办公室,身边跟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怯生生地瞪着大眼睛。访客面色铁青,乍看不禁令人胆怯。“我是来上访的,我要吃饭!”这是我第一次遇到小张的场景。小张不同于一般的信访户,他早已是区里远近闻名的“缠访老户”。曾因不当经营遭致企业损失而被开除,自身残疾,家里有位外来媳妇,小孩又是过敏性体质,时常闹病,他丢了工作后,从此走上了无休无止的上访之路,并且对生活采取了自暴自弃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一些群众在当地逐级反映问题,常因干部敷衍了事被置之不理。为讨个“说法”。不得不越级上访。而这样的越级上访常被基层干部视为“影响稳定”。于是,有的地方把“接访”变为“截访”,追堵越级上访的人。有的地方甚至用“越级上访就是违法”的标语来“震慑”上访者,使群众积怨越来越深。有的地方派出干部跟随越级上访者.一次耗时半个多月。为“稳住”上访户还花去不少钱。  相似文献   

6.
2008年以前,年上访量16万人次,连续多年居全省第一,超全省上访总数40%,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居第一位;2008年以来,全市进京访同比下降68%,到省访同比下降35%,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实现进京访“七个为零”,取得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7.
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和喈,什么事也干不成!如果你天天被上访的群众包围着,应付都来不及,哪还有心思谋划发展大计呢!”青浦区一位村干部如是说。  相似文献   

8.
《上海支部生活》2007,(4):12-12
法制日报报道:南方一市政府拖欠70多万元工程款,新邵县法院依法裁定该市政府为案件破执行人,限二日内清偿45.6万元到期债务。但该市政府拒不履行。法院到信用社要求划转市财政局的资金,副市长带人到现场阻挠,并带警察称要拘留执行法官。当时新邵县所在市正在开人大会议,法官想直接到会议现场向市委市府递材料,寻求帮助,结果被大会工作人员当成“上访户”带到了信访局。眼看问题解决不了,无奈之下,法官们只好到该省人大常委会“上访”。当时,碰到一位上访妇女,她惊奇地问:“怎么你们法官也来上访啊?”  相似文献   

9.
桃花流水鲻鱼肥,又是一年春风至,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度过新一年,如何让度过的每一年都是新的,这是大家都在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郭文正  王禹 《人大论坛》2009,(11):38-38
群众集体上访已成为影响一些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在这些上访群体中不乏这样一类人,他们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运用“集体上访”这种方式实现个人的某种企图,甚至还代理信访案件,把信访作为一种职业。我们姑且把这类人称为“信访寄生虫”。  相似文献   

11.
报载,被列为“全国文明城市示范点”的辽宁省某市商业区,多家音像商店和专卖店噪声污染,扰民问题十分严重。然而,当记者就此事找到区环保局一位副局长时,得到的答复是:“这一问题目前尚无群众上访,一时还不会采取什么措施。”类似事件并不鲜见。我们常常看到,不少...  相似文献   

12.
“上访第一镇”的巨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供东 《半月谈》2004,(21):26-29
地处海滨的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2002年前曾是山东“上访第一镇”,两年后的今天,这个镇成为无集体上访,无越级上访,无重复上访的信访三无镇,记者近日在调研中发现,他们的许多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老百姓遇到矛盾纠纷不愿打官司,直接去上访,甚至“告御状”。中国特色的上访问题,多年来始终牵扯着地方各级政府的神经。2010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正式启动。两万多名干部抛却机关作风,变接待“上访”为放下架子“下访”,主动出现在了农村牧区、田间地头,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以全新的方式全力化解社会矛盾,密切干群关系的同时,探索出了一套干部下基层化解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维稳长效机制的建立,使昔日热闹的信访接待大厅变得门可罗雀,更多的社会矛盾在进入信访通道之前得以化解。社会稳定已经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些年,许多地方都蕾经进行过通过信访制度本身的改革来解决“上访”问题的尝试,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在现实的语境下,内蒙古自治区通过“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在化解上访“矛盾”方面的探索,或许更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瑞娟  丁彩霞 《前沿》2013,(3):127-130
当前无序上访问题大量涌现。以政治生活系统分析理论为基础理论分析信访系统运行机制,结合内蒙古无序上访问题探寻问题根源,提出“领导统一一各机构协调一社会参与”的无序上访问题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因国土资源的问题而产生的信访工作量有所增加,妥善处理好此项问题,成为保证稳定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我认为,要处理好国土资源信访问题,应注意采取三条措施:一是采取“分级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本辖区和本单位管理范围内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摸底排查。对可能上访的“上访老户”和到省、京上访的相关对象进行调查了解,做到情况清楚,措施有力,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当地。二是妥善处理好群众反映的国土资源信访问题。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信访问题,按照有关法规政策给予认真及时解决,对…  相似文献   

16.
宗合 《今日浙江》2010,(6):58-58
在2010年3月14日的全国“两会”新闻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讲了一个故事:“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浙江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相似文献   

17.
信访工作作为国家机关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不仅是发扬民主、化解矛盾的“减压阀”和“调节器”,而且是体察民情、改进作风的“寒暑表”和“新视窗”。近年,涉法上访在上访事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笔者试就涉法上访的特点、原因、对策作些分析,以期抛砖引玉,推动涉法信访工作尽快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微人微言     
官员应多“下访”□樊作礼“下访”与“上访”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下访”多了而“上访”必然少,这是辩证的统一。笔者认为,作为人民公仆的“官员”,理应多下访。“下访”,实际上就是迈开两只脚走到群众中去,就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走群众路线,遇事多同群众商量...  相似文献   

19.
这几天来,公安部推出的“一把手”大接访活动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广为传播,期待已久的上访者有了一个相对固定的传递渠道,效果也很明显。据《人民公安报》5月31日头版头条消息报道:自5月18日至29日晚8时,全国公安机关累计接待群众上访47711起,当场办结、上访人表示停访息诉的7695起。这仅仅是12天的统计数字,虽然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起码可以说,基层公安机关积存的上访问题比我们想像的还要复杂,其复杂性并不单单体现在数字上,更多的是体现在时间上。可以肯定一点,这些上访者中至少有一半是“老主顾”了,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上访,要求解决问…  相似文献   

20.
目前,信访形势呈现出“走访量大、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甚至非正常上访”的不利局面。为此武汉市信访系统就“信转访”问题展开调研,基本摸清了新时期办信工作的现状、产生“信转访”的主要原因,从而制定出应对“信转访”问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