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加快转型升级是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区域经济来说,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快发展必然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如何推动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加快打造台州"首善之区",椒江区将从今年开始实施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经济要素保障、项目全面攻坚、城乡一体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民生改善等"六大行动",努力形成有利于经济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 坚持优化结构,实施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行动 始终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统筹并举",通过"四个推动",努力建成现代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2.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园区开发与城市建设"双轮驱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业并举",按照"双核、三带、四团、三圈"的空间构架和功能布局,推动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今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坚持以全产业链的发展思路,提高制造业比重,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为广西制造的"优"与"进"提供了重要遵循。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面前,强链延链补链是全区工业崛起的关键步骤。"十四五"时期要实现"加快发展、转型升级、全面提质",工业必须挑大梁、扛大旗、唱主角。而核心就是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强链延链补链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  相似文献   

4.
顾丽敏 《群众》2020,(1):35-36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强调,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核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2018年,江苏明确提出重点培育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2019年底,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进一步提出聚焦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的新要求,特别指出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发挥企业和企业家主体作用,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可见,推动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强化政策协同,结合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的运用,加快实现质量、效率、动力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不仅要谋一地一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更要站在全省乃至全国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的高度,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河南省十三届人大代表、河南晋开集团董事长刘海山说,"工业发展都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新时代要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局。2019年  相似文献   

6.
推进萧山经济转型升级,有3层含义: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特别是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二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确立产业高端  相似文献   

7.
<正>从事企业技术创新的魏岚,非常关注制造业技术创新发展的问题,提出许多促进技术创新方面的建议。2013年她提出《关于大力发展自主技术制造业,走"制造强国"新战略建议》,建议政府要推动"再工业化",支持制造业创新,把产能过剩、低端项目遏止在源头。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魏岚提出了《进一步合理征收制造业税费,大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建议。建议得到了积极回应,推动国家先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实体经济是经济体系的基石。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就必须将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等高端生产要素引入到实体经济中,形成有效的合力,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完成江苏本地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目标。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强化产业间的正反馈  相似文献   

9.
目前,制造业国际竞争已经进入到白热化阶段,但我国制造业发展依然"大而不强",产业规模与产业附加值不匹配,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面临较大挑战。未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必须立足国际形势与国内环境,做好制度供给,改善发展环境,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争取早日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0.
张伟明 《今日浙江》2014,(17):40-40
正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经验证明,制造业是浙江经济的根本。"本立而道生",做不好制造业的"本",就不能演化出形态各异的服务业的"道"。科学把握世界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势而为做好服务业发展这篇大文章,将是浙江极力破除转型升级困局的当务之急。在发展领域上,要注重信息经济。生产性服务业是一个大类,需要各级政府在制定出台鼓励支持政策时,重点突出,体现精准性原则。现阶段,信息经济拉动投资、消费、出口"三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9,(17)
<正>制造如根,根深叶茂。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指出:"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南京市溧水区,坚持把制造业作为县域发展的立身之本、战胜风险的压舱之石,以极大的定力推动制造业向高端攀升。目前,已形成以金龙、创维、喜之郎等为代表的"龙头系",以布雷博、西门子等为代表的"外资系",以长安、我乐家居等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12.
正出发赴京前几天,又拿起案头的十九大报告。当再一次读到"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时,一种共鸣共振的情感又涌上心头。这正是我这两年来,一直在寻求的产业经济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指导准则。3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到了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一刻,我心潮澎湃、倍受鼓舞,更坚定了  相似文献   

13.
制造业的数字化革命与政府职能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正在引发全球制造业的深刻变革。制造业正在由标准化走向个性化,从国际化走向本地化,与服务业之间的界限将变得更加模糊。在此过程中,社会生产方式、产业组织结构、管理和消费模式都将发生变化;全球竞争由国家层面转向企业和个人。社会环境变迁使得政府原有管理方式不再适用;管理水平受到挑战。为适应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国际环境,政府职能需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从经济过程的调控者转变为市场环境的维护者、公共知识和社会创新的培育者和产权制度的保护者。  相似文献   

14.
十七大提出了产业协同发展理论,报告明确指出促进经济增长要"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重庆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在于产业互动,根据产业结构阶段性变化的新特点和产业重组与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新态势的背景视野,抓住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这个带全局性、战略性和关键性问题,以发挥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倍增、辐射的规模化效应为切入点,理顺提档升级产业发展战略思路是亟须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正>进入新时代以来,无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指出的"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出要靠智能制造走向未来的实践之路。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中,无锡雪浪、鸿山、慧海湾等特色小镇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步伐里诞生,成为无锡市委、市政府树立全球视野,进入世界格局,引领国际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提升物联网产业水平,奋力抢占新一轮区域竞争制高点的又一个积极探索和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16.
粤港合作已经从过去简单的“前店后厂”制造业合作转变为制造业与服务业全面合作;从过去单纯的经济合作转变为经济与社会全方位合作;从过去民间自发的合作与联系,转变为政府指导、民间推动的高层次合作。  相似文献   

17.
正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摘自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工业兴则经济兴,工业强则经济强。前不久召开的全区推进工业振兴大会,组织实施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吹响了我区"十四五"期间加快工业振兴的号角。全国两会提出做强实体经济的思路,更加坚定我区走好发展壮大工业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大连干部学刊》2001,17(5):29-31
青岛以"强化产业优势,增强经济实力"的发展理念,坚持从青岛实际出发,依托自身产业优势,不断推进品牌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实现富强做大优势企业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良性互动,推动青岛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影 《江苏政协》2013,(3):18-19
<正>阅读提示:杨占勇: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程朝晖:加快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梁洁:构建苏南现代产业体系吴晓蓓:加快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施振旦: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隋旺华:推进协同创新创新是科学发展之魂、经济增长之源、企业生存之本。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推动更多的"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提升。惟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余姚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奖励自主创新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走上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自"道路. 在前不久召开的第十三次党代会上,余姚市提出的五大战略重点中,第一个战略重点就是"着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跨越",具体地说,就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把创新作为继改革开放之后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