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卷首语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步入深化应用阶段。如何通过制度建设保证电子政务建设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以保证公民的知情权为出发点来促进政府的信息公开?如何  相似文献   

2.
政府信息公开对于电子政务的发展、信息资源共享、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以及保障公民的知情权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具体分析了山西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对政府管理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带来的积极变化,为进一步发展政府信息公开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钟冬生 《前沿》2011,(2):32-37
电子政务引发了全球性的公共管理变革,提供了透明政府发展的历史机遇,使得政府管理系统内部无墙化、公共服务无墙化、民间和政府互动沟通无墙化成为可能。运用电子政务发展我国的透明政府主要困惑在于官本位意识、公民知情权意识缺乏、公民参与渠道缺乏和滥用保密条款;可以采取的应对路径是:整合官方门户网站,消除政府和公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完善政府信息保密,限制任意的政府信息不公开自由裁量权,官民互动制度化,完善公民网络参与渠道,建立网络信息公开官员问责制。  相似文献   

4.
任岩 《中国人大》2009,(8):51-53
加拿大是较早建立信息公开制度的国家之一。保障信息资源的公众获取和公民的知情权,已经成为加拿大人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内容。他们认为,知情权是主权在民的必然要求。所有的公共信息都属于全加拿大人民,权力和信息应当得到广泛的共享,国家必须建立起一套便捷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以保障人民充分享有和使用信息资源,同时客观地评价和监督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淑英 《前沿》2004,(1):154-156
中国人民抗击“非典”的决定性胜利再一次证明了中国政府的坚强和有力。但与此同时 ,也暴露出了一些值得我们深思并需要今后尽快解决和改进的问题与制度缺陷。笔者仅就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谈几点认识。一、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所谓信息公开 ,是指公民———政府的关系中 ,除法定特殊情形外 ,公民在法律上有权获得政府档案和文件 ,一般地称为政务公开。需要指出的是 ,公开在这里不能简单地指向一种好的政府工作方式 ,更不是把公开作为一种恩惠 ,而是指政府行为的原则和公民的权利 ,即政府公开信息的行为和公民的知情权。政府为什么要公开信…  相似文献   

6.
论政府信息公开的宪政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炜 《理论月刊》2005,(2):93-96
政府信息公开是服务型政府的应有机制。政府信息公开的宪政基础奠定了该制度的价值取向,具有拘束、指引政府信息公开原则及具体制度设置的功能。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来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应以促进信息流通共享、保障公民知情权、落实民主政治为目标,并且三者之间存在内在的有机联系,对政府信息公开法制的建立起到了相应的价值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刚 《新东方》2005,(5):20-24
“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这是信息公开的基本要义。政务公开反映了信息公开原则的核心思想,即政府部门应当采取有别于组织内部的沟通形式,依法向社会公众及时、准确地提供政府信息服务,其形式包括政府新闻发布会、依申请公开制度、社会公示、听证、专家咨询、决策评估以及邀请公众旁听政府有关会议等多种形式, 以保障公民对国家事务、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相似文献   

8.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电子政务在提高行政效率、促进信息公开、深化政府治理流程、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社会信息福利水平以及提升政府形象方面的积极意义;重点指出了我国电子政务取得的3方面的显著成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完善,顶层规划与网站群建设提高政府网站建设水平,公民对电子政务的认知度、利用率和满意度逐步提高;归纳分析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存的5个方面问题,指出我国电子政务下一步将朝着加快电子政务立法、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加强信息资源共享、重视电子文件管理及发展移动政务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时下,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热门话题,它包括了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共享和政府信息资源再利用三个部分,也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大势所趋。根据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2006》,“信息共享”成为2006年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2009年6月28日中国北京论坛主题电子政务的深化应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步入了深化应用阶段。制度建设、绩效评估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等将成为电子政务深化应用的显著特征。如何通过制度建设保证电子政务建设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以保证公民的知情权为出发点来促进政府的信息公开?如何利用绩效评估促进电子政务的深化应用,实现电子政务的战略目标:建立服务型政府?如何在  相似文献   

11.
时下,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热门话题,它包括了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共享和政府信息资源再利用三个部分,也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大势所趋。根据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2006》,“信息共享”成为2006年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陈滢 《前沿》2008,(8):65-66
国务院办公厅已确定将于2008年5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鉴于政府信息的特性,如何协调政府信息资源公开性与保密性之问的矛盾至关重要,既要保证国家机密的安全,又要维护公民的隐私权、知情权,这就需要通过电子政务的实施、严格的信息分级制度、完善的法律、监督体系等措施来保障政府信息公开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3.
传统电子政务轻服务和用户需求,信息孤岛效应突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质量不高,无法满足移动政务服务需求。作为一种新型电子政务发展模式,"互联网+政务"应以公民需求为导向,优化在线服务模式;以数据共享和权力公开为核心,驱动政务公开;以政务APP和第三方平台为枢纽,提供移动政务服务;以政务云为基础,建立政务服务信息网。  相似文献   

14.
张宝泉 《青年论坛》2008,(3):98-102
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而信息公开是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制度基础。建立和发展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切实保障公民知情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预防腐败的有效途径,是保护公民自身权益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法律虽然没有有关知情权的明文规定,但该项权利的确立有其宪法依据,同时也是履行有关国际条约义务的必要步骤。公民知情权的保障应当随着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深化而不断得到加强。因此,借鉴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建立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体系,使公民的知情权依法得到切实保护和得以正确行使,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序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是一部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和利用行为、保障公民知情权的重要行政法规。《条例》的公布实施,将更加有效地规范和推进行政机关的政务公开工作,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  相似文献   

16.
温毅斌 《人权》2003,(5):56-56
对知情权可以有狭义、广义两种理解。从狭义上说,就是指政府有对重大的突发性公共安全事故向社会公众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公布的义务;公民有及时获得这些信息的权利。从广义上说,就是指行政(政务)公开和透明制度,将政府行政行为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公民有知悉政府行政行为的权利,包括行政作为的行为和不作为的行为。从理论上说,知情权具有可诉性,  相似文献   

17.
胡晓明 《电子政务》2011,(10):83-85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关于开展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办函[2011]99号)。根据这一意见.中国将进一步提高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水平,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8.
建立和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在推行依法行政,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等背景下,各地和各部门倡导行政公开原则,都制定了一些政府信息公开的规定,引入了诸如公开招标、公开招考、政务公开、公开办事制度和结果等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这些措施推动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保证了公民知情权的实现,并使政府信息公开迅速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但是,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面临许多困难,与世贸组织各项原则所给与的规定还相距甚远,与世贸组织的其他成员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差距尤甚。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视野中的政府信息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荣华 《前沿》2004,(3):16-19
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落实公民知情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政府信息公开重在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应当加快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 ,使政府信息公开“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20.
“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党和政府提出重大事情让人民知道,让人民讨论,正是我国保障公众“知情权”的昭示。打造“阳光政府”。无疑应当实施政府信息公开,给公民以更多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