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近年来网络游戏价值生态失衡,促使青少年心理认知的改变,淡化的亲情、友情,诱发了青少年的犯罪活动,从而引发现实社会的不和谐.导致网络游戏价值生态失衡的主要原因,一是家庭、学校、社会负有重要的教育责任;二是网络游戏市场管理混乱.为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六项对策.  相似文献   

2.
《人民政坛》2012,(10):44-45
刘亚娜、战涛在2012年9月9日《光明日报》撰文《规范网络游戏与青少年法制教育》认为,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而网络游戏成瘾与青少年犯罪之间更是紧密相连。要严格规范网络游戏,以趋利避害为根本方针,积极培育法律意识,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网络游戏。以网络游戏现有的普及程度,急需立法、执法等各个环节上的全方位控制与规范;在一系列的规范活动中,  相似文献   

3.
从微观看,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就是青少年个体在网络游戏的虚拟空间中的社会互动行为具有异乎寻常的可持续性.本文拟结合网络游戏《反恐精英》,从社会学互动论的角度探讨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可持续性进行的原因.本文认为网络游戏互动是青少年释放情感和心理压力的舞台,可以让青少年实现成功扮演社会角色的内在诉求,网络游戏中的工具性符号为青少年实现虚拟世界的持续性互动提供了条件,互动规范影响青少年网络游戏可持续性行为.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网络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网络游戏也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迅猛崛起.作为网络游戏主体的青少年,在获得了网络游戏乐趣的同时,也导致了部分青少年的网络游戏成瘾.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青少年自身的原因,又与青少年所在的家庭、同辈群体、学校以及社会的不良影响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5.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影响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游戏逐渐成为人们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调查显示,青少年是网络游戏的主体。他们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正处于关键阶段,因而客观看待网络游戏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主要就网络游戏对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阐述了网络游戏与现实游戏的区别和联系,并进一步分析了网络游戏对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网络游戏与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游戏被一些学者冠以“电子海洛因”的称号,由网络游戏引发的青少年犯罪不断增加,网络游戏已经成为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诱因。通过对网络游戏特点及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不良网络游戏使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对此应有新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一方面是因为网络游戏本身就具有着低门槛、环节设置多样、奖励诱惑、互动性强的特点,其所营造出的虚拟世界吸引着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大批游戏玩家;另一方面是青少年处于"青春期",不稳定、叛逆、心理变化快,渴望获得群体认同,一旦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心理需求的满足,他们便寻求于虚拟世界,特别是网络游戏。  相似文献   

8.
网络游戏作为一种新兴的娱乐方式,吸引了众多的青少年,也使许多青少年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甚至备受讨伐。如何帮助青少年摆脱网络游戏的控制,人们已经进行了各种尝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开展专业的干预和辅导,丰富青少年的娱乐环境和业余生活,引导和培养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爱好等,这些对避免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都是有帮助的。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是为以后走上社会打好知识和技能基础的时期。考虑到青少年的自制力相对较弱,对青少年参与网络游戏进行适度的限…  相似文献   

9.
网络游戏以其魅力吸引了众多的参与者,特别是青少年。本文通过对网络游戏与传统游戏的比较发现了网络游为青少年所钟爱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根植于它的三个特点。而这三个特点刚好在不同层面上满足了当代青少年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网络游戏中的角色类型与现实人格的关系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游戏正进入人们的生活。本文尝试回答:网络游戏中的角色类型和现实人格的关系及影响。着重指出不能轻率地对网络游戏作彻底的否定,应当意识到在某种程度上它可以对现实人格起到积极、促进的一面。  相似文献   

11.
当今信息时代,随着大众媒介的发达,其对暴力文化的错误宣扬和过分渲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暴力犯罪的发生,对青少年的危害更是不容忽视。表现暴力、犯罪行为的影视片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网络游戏成为暴力文化的另类鸦片。对此,我们必须净化文化环境,采取有力措施破革暴力文化,防范青少年犯罪,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孙召路 《青年探索》2005,(3):47-49,54
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有着怎样的吸引力?它对青少年的社会化究竟会带来哪些影响?它的背后又能告诉我们什么?等等。带着种种疑问,利用寒假,花了数十个昼夜,笔者来到了全市大大小小的几十家网吧,并以垫付上网费用、赠送小礼品和请客宵夜等交换条件,与一些青少年网络游戏痴迷者掏心、交流,结交了数十位网友,请他们填写调查问卷,并在对其中具有典型性的113名青少年网络游戏痴迷者的实际情况分析后,发现他们的心灵世界和行为表现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孤独、冷漠、固执、非人性化和暴力倾向增加的现象,常人难以理解和把握,犹如信息高速公路上的独行客…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网络色情犯罪缺陷人格表现为青少年不正确的需求结构、缺乏正确的社会规范意识以及缺乏自我调控能力.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时青少年网络色情缺陷人格生成都起到了一定作用,造成了青少年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两方面的缺失,从而造成社会化的障碍,没有将社会抵制网络色情主流价值观内化为指导自己行为选择的个体意识,对网络色情不能采取否定的态度.为此,我们应根据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培养青少年健康的网络人格.  相似文献   

14.
《公安研究》2013,(6):94-95
刘建银、周轶在《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撰文认为,旨在保护青少年的网络游戏监管政策大致经历了从笼统监管到专项监管两个阶段。监管的领域和手段主要体现在:对网络游戏内容的行政审批、对网络游戏出版与经营单位资质的行政审批、对网络游戏经营活动的行政与技术监管以及对网络游戏经营场所的行政监管等。目前,网络游戏监管政策仍存在多头监管和监管职能重复设定、针对青少年消费者尤其是未成年网络游戏行为的监管及保护有效性不足、监管政策技术和手段过于滞后等问题,亟待通过进一步研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网络时代出现了大量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问题,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直接诱因是网络游戏.目前,文化部出台了<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首次将网络玩家实名注册提上相关法案.然而,青少年网络成瘾背后更多的是社会、经济环境因素作祟,保护青少年远离"网瘾"之害,是一个需要各方力量介入的系统工程.强化政府、网络行业协会、网络企业责任,净化外部环境,提供健康有益、生动活泼、有吸引力的网络文化产品是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16.
目前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心理不健康、不和谐是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就青少年由于亚健康心理导致的行为危机及违法犯罪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促进青少年心理和谐的操作层面,谈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教育部下发紧急通知,号召全社会快速行动起来,共同关注青少年因沉迷网络游戏、邪恶动漫、不良小说、互联网赌博等内容而导致的价值观混乱和行为失范问题。从这个通知的"紧急"程度可以看出,青少年用好网的问题非常重要。青少年是互联网上最为活跃的用户群体,据统计,未满19岁的网  相似文献   

18.
吴煜 《观察与思考》2007,(10):40-41
<正>绿色网游袭来2006年,铜须门、诱奸门、脱衣门事件连续爆发,让人对网络游戏引发的道德和社会问题目瞪口呆。网络游戏成为卖淫嫖娼、一夜情、情妇包养以及聚众淫乱等等新的媒介。而一直以来,电子游戏被称为洪水猛兽,冠以电子海洛因的大名,网络游戏兴起与流行以后,见诸报端的,是母亲长跪网吧前求老板放过自己的儿子,是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不思饭香,是玩家连续奋战后“壮烈牺牲”的悲剧。  相似文献   

19.
和谐人格不仅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追求。然而,社会的影响和教育的缺位造成了一定程度上大学生人格失落现象。本文坚持以人为本的研究基调,深入剖析了当前大学生人格失落的表现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重塑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20.
周志辉 《人民论坛》2014,(11):138-140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现代公民社会的重要时期,公民社会的构建呼唤无数具有公民人格的现代公民,青少年自我认同危机与公民人格的培养直接相关,从帮助青少年构建主体自我、个体自我、社会自我、文化自我入手,健全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个人同一性、社会同一性和文化同一性,培养青少年主体人格、主体间人格、社会公共性人格和文化性人格,是青少年公民人格培养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