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前,对经济公益诉讼的研究还不完善,有必要从更深层次上对经济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进行思考,为相关制度的建构提供理论支持。从诉讼的理论基础———诉权的角度,对经济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问题进行探讨。基于诉权结构分析的角度,经济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理论基础在于当事人适格理论的支持;基于诉权保障的角度,我国经济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应包括特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这三类主体;基于防止滥用诉权的角度,应对公民的经济公益诉讼原告资格进行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杨萍  姚维红 《青年论坛》2008,(1):110-11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公共利益相关的公益诉讼日渐增多。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经济公益诉讼制度,建立公益诉讼具有必要性。公益的界定是公益诉讼的起点,明确起诉主体和限定受案范围等是建立我国公益诉讼制度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是法制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近年来陆续涌现的公益诉讼个案正好反映了这种需求。为解决公益诉讼制度面临的本土化问题,本文从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现状及法制传统出发论述了构建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并就诉讼主体选择等具体制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法律体系的健全,行政公益诉讼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热议领域。然而.我国现行法律还没有确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但在一些发达国家,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已经相当完备。因此.我国应在现行的行政公益诉讼理论的基础上,在拓宽起诉人资格、扩大受案范围、诉讼费用承担等方面.借鉴国外法治国家的经验,加快确立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层出不穷。环境侵权诉讼不断增加,司法机关面临着日益增多的环境公益诉讼。但由于我国环境权救济机制和公益诉讼相关立法的不完善和不协调,导致实践中大量牵涉环境民事公益的案件被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立法与现实的冲突,使得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迫在眉睫。本文旨在从必要性、可行性、制度设计等方面论述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在我国的具体建构,以期能对我国环境保护的法治进程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韩宁 《前沿》2012,(19):115-116
我国环境法在环境公益诉讼方面的缺失使环境公益的司法保护呈现出很大的不足,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立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得现实意义.本文从环境法的属性出发,分析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立的必要性,提出了完善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张靖 《求索》2008,(4):147-148
公益诉讼作为一种诉讼制度,与普通的民事、行政诉讼在目的、原告主体资格及其处分权、诉讼的裁判效力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同。我国尚未构建这一诉讼制度,本文通过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的制度设计,从诉讼主体资格、前置程序以及激励制度几个方面来探讨构建我国的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历经了十三年检察公益诉讼之路,期间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非议之声亦伴随左右。纵观世界各国,无论从实证研究还是理论论证,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几乎是大势所趋,对此,应当借检察制度改革之际,认真反思检察机关介入公益诉讼所面临的理论、实践问题,构建合理的检察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9.
马平 《前沿》2009,(8):44-48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能够在排除环境侵害、保护环境公共利益的同时。更好地维护公民的生命、健康、财产以及良好的生活环境等合法权益,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新型环境诉讼形式。本文从环境公益诉讼的历史沿革出发,借鉴国外环境公益诉讼的经验,分析了我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并提出了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初步设想,旨在探索一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环境保护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刘清泉 《传承》2010,(12):142-143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规模的侵害时有发生。然而,往往因为当事人不适格而导致公共利益得不到救济,因此,在我国构建公益诉讼制度就尤为必要。为此,从公益诉讼的概念、我国建立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和如何构建公益诉讼制度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做一浅显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而且还通过市场经济机制、政府管制机制和文化渗透机制 ,直接、全面、深刻和持久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生活的稳定发展。我们必须根据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和我国社会的实际情况 ,通过观念更新、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 ,建立和完善新型的社会主义体制和民主法治国家 ,保持我国社会政治稳定 ,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环境污染行为与环境破坏行为导致的损害都属于环境侵害,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系统加以法律规制,从预防、惩戒、修复三大环节入手,给生态环境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预防体系着重环境风险的行政监管,为环境保护构筑第一道防线;惩戒体系强调刑罚与行政处罚在适用层面的可操作性,对环境侵害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修复体系则事关环境能否可持续发展,通过环境公益诉讼的渠道,让民事赔偿能在环境修复上产生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非诉行政执行的案件远远高于行政诉讼的案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非诉行政执行中当事人对于行政决定是持认可态度。行政诉讼法出于充分保障公民救济权利的需要,将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延长至6个月,于此同时,如果单行法没有对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另作规定,行政机关若要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将要等待法定期限届满,这无疑是对行政效率的延误。我国非诉行政执行应改变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规定、完善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前的催告程序、扩展间接强制执行的种类和实施主体。  相似文献   

14.
经过五十多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践 ,中国共产党逐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法制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制”这个问题 ,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有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必须把民主建设与法制建设结合起来 ;必须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必须把法制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必须立足国情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  相似文献   

15.
迄今为止,我国已累计出现10余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这些案例既是"能动司法"理念对民事诉讼当事人制度的突破,也提供了公益诉讼的若干原告模式。比较不同模式的司法成本,不难发现,以检察机关为主,以政府职能部门和环保组织为辅的联合原告模式,最易于降低司法成本和分散诉讼风险,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可持续发展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16.
公诉权、法律监督权作为我国检察制度的两项基本职能,是历史形成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为维护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在公诉环节强化完善法律监督权,通过诉讼监督的手段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是检察改革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7.
论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创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给我国的政治生活带来了巨大冲击。只有建立起一个既适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又适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 ,才能解决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问题。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既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 ,也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成功选择。  相似文献   

18.
非法经营食盐入罪,是一个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它经历了从无章可循到有法可依,从重罪轻刑到刑罚相当再到以轻刑为主的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盐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法律制度的日趋完善,带有计划经济"痕迹"的非法经营食盐入罪问题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9.
傅德汛 《桂海论丛》2003,19(3):20-22
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进步的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 ,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