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文化     
《台声》2017,(24)
<正>1"阅读·悦读·越读"——走进台湾阅读节在台湾图书馆前草坪的舞台上,矗立着一本约两米高、三米宽的展开的"书"。这本"书"由台湾100多家出版社2017年的推荐之作组成,涵盖了诗集、小说、散文集、地图集、食谱等各种图书。这本名为"台湾百阅"的"巨书"是2017年台湾阅读节的作品。台湾图书馆与财团法人温世仁文教基金会、九昱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台湾民意有三个层次:一,"台湾民意"有"一般意见"与"政治态度"之分,是可以改变的、多元的;二,"台湾主流民意"有具体问题与总体发展之分,当前涉及台湾前途与两岸关系的主流民意有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维持现状以及"台湾认同"等;三,"台湾认同"的形成有其国际因素、内部因素以及大陆因素,它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等同于政治态度,"认同台湾"与"认同中国"并不一定互相对立。研究台湾民意的重点在于研究"台湾认同",需要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王晓波 《台声》2010,(11):46-48
<正>中国是台湾人民的血脉渊源、中国是台湾人民不可侮辱的尊严、中国是台湾人民不可剥夺的权利、中国是台湾人民用生命捍卫的祖国,只有中国的再统一,才是台湾的真光复。中国民族自救运动"原点"1840年鸦片战争战败,中国遂沦为列强刀俎之鱼肉,有识之士莫不认为非变革无以图强,然清廷因循苟且,欲振乏力。中国如何变革则有两条路线,一日革命,一日变法。至1894年甲午战争战败,是年11  相似文献   

4.
<正>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黄志贤通过"台胞之家"网站和公众号向各位台湾乡亲拜年!亲爱的台湾乡亲、同胞们:昨夕犬年欢歌迎大地、今朝猪岁新景满神州。在2019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谨代表全国台联,通过"台胞之家"网站和公众号向台湾各界朋友、各位乡亲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大家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两岸走近、同胞团圆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全国台联在新的一年里将一如既  相似文献   

5.
清乾隆二年(1737年),侍郎吴金提出台湾建省之议,在朝中并未引起太大反响并很快被否决。然而,这是史籍对台湾建省最早的记载,也是当时有识之士对台湾的思考。此后,这一议题被不断提出并以不同方式实践。嘉庆十一年(1806年),将军、总督、巡抚及水陆两提督巡查台湾;光绪元年(1875年),闽抚"冬春驻台,夏秋驻省"制确立,台湾建省再次提出及正式设省。这是清政府对台湾的认识过程,体现了台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是台湾政局发生深刻变化的一年。岛内不满民进党当局执政的民怨持续累积,"重经济民生、反蓝绿恶斗"的主流民意形成一股"反蔡反民进党"的社会风潮,最终使民进党在"九合一"选举中遭遇惨败,国民党乘势大胜,岛内政治格局呈现"地方包围中央"之势。2019年,岛内外各方势力将围绕2020年"大选"展开激烈博弈,台湾政局将更趋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   

7.
《两岸关系》2014,(10):23-23
<正>台湾《旺报》与凤凰网合作,自9月15日至10月15日期间,在两岸同步举办主题征稿:"两岸为什么应该统一?"希望引发两岸民众对"统一"的思考。统一是两岸中国人共同的期望,也是浩浩荡荡的中国历史潮流,令人遗憾的是,60年的隔离却让"统一"一词在两岸,尤其在台湾,已成为"敏感话题"。特别是台湾蓝营的政治人物,追求两岸和平,却对统一一词避之唯恐不及,能闪躲就闪躲,不能闪躲就模糊以对,决不面对表态;  相似文献   

8.
波澜·不惊     
陈斌华 《台声》2014,(12):56-56
<正>2014年即将过去,这是自2008年5月步入和平发展轨道以来,两岸关系面临新问题、新情况最多的一年,由此也被学界称为"盘整年"。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11月14日在接见台湾参加北京APEC年会人士时也承认,最近大半年来,两岸关系出现了一些"小波澜"。"风起于青萍之末"。今年两岸关系的波澜肇始于3月台湾爆发的反服贸学运,此次学运确实对两岸关系发展形  相似文献   

9.
台湾岛是一个关公岛台湾岛是一个典型开放的"宗教岛",一个佛、道双修的特殊宝岛。在台湾,关公的庙宇非常之多,台北的行天宫算是全台香火最鼎盛的一座,也是我工作之暇常去"请益"的好地方。  相似文献   

10.
铁虹  洪滨  马金 《两岸关系》2010,(11):28-29
<正>远望台湾名品城,最吸引眼球的是"七彩"建筑群;扫描台湾名品城,最体现节能环保的是内部设计;品味台湾名品城,最原汁原味的是台湾特色商品。被称为"永不落幕的台湾名品交易会"的南京台湾名品城,于2010年9月16日盛大开业。往事的回忆有一位女士在参观南京台湾名品交易会后说过这样一段话:"30年前,看到‘台湾产品'仿佛是飞来之物;20年前,家里如果有一件台湾物件,亲朋邻里会羡慕不已;10年前,台湾商品往  相似文献   

11.
<正>简介李东宪,1986年生于台湾台南,是台湾台南竹头崎玉山村抗日领头人之一李清吉之玄孙。现就读台湾首府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班,世界跆拳道国际五段,国际三级考官,国际三级师范。在大学期间,李东宪就积极要求进步,在台湾和同仁志士一起主动接触进步书籍。他现任中华跆拳道运动竞技协会两岸交流委员会副主委,台湾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体育委员会主委既台南办事处主任等。他不遗余力地在台湾"三中一青"群体中开展两岸融合发展,高  相似文献   

12.
台湾并入清帝国版图不久,便有建省之议。至光绪十一年左宗棠奏请台湾建省之前,已有蓝鼎元"易台湾总兵而设提督"、沈起元"台湾道行巡抚职权"、袁保恒"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以及吴金首倡台湾建省之议。早期建省主张之不果,折射出时人对台湾的认识程度及不同的治台理念。  相似文献   

13.
魂断台北     
台湾原"财政部次长"之子杜九森新著《魂断台北》,向读者捧出一颗带血的心。那呼天抢地之声令人震撼不已。现将首发于《华西都市报》的长篇连载摘登如下:为父奔丧1983年9月28日,台湾桃园国际机场。一架波音747客机,满载着中外旅客在慢慢降落。这是一架由香港起飞途经台湾到韩国终点站的610次国际航班,我坐在这架飞机上。"各位先生,女士,台湾中正国际机场已经到达。"我猛然一  相似文献   

14.
迈博 《台声》2018,(10)
正近来"台独"恶行连连,令台湾岛内社会深感忧虑,岛内各界纷纷揭露"台独之谎"与"台独之害"。最近,"台湾民主基金会"跑到美国公布民调称,39岁以下的台湾年轻人中,有70.3%表示愿意为台湾而战,有26.5%表示不愿意。消息传回台湾,舆论一片哗然。这项民调不无蹊跷。民调已完成一个多月,在台湾并未发表却拿去"向美国人报告",难道这数字是"出口专用"?台湾年轻世代追求的是个人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7,(2)
<正>1月14日至3月5日,由台湾历史博物馆主办、台湾师范大学与台湾美术院协办的"历史·人文·美学——江明贤的墨彩世界"个展在台湾历史博物馆举行,展出享誉两岸画坛水墨画家江明贤教授近年创作之墨彩作品100多幅。本次大展展出多年来两岸暨世界各地,甚具历史与人文特色之自然美景、古迹建筑、风土民俗等百余幅作品。这两年游历东欧所创作甚具"歌德式"与"巴洛克"风格,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布拉格、布达佩  相似文献   

16.
通过民意调查结果的分析,能够解读民众对于公共事务的偏好、态度、评价或选择,可以作为政策规划制定、执行及评估时的参考。台湾民意调查最早源自《台湾新生报》在1952年2月进行的对日合约民意调查。此后,《联合报》、《中国时报》、TVBS等媒体也相继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成立民意调查部门,适时针对重要的公共议题进行调查。1987年"解严"后,言论更加自由开放,民意调查不仅更加频繁,范围也持续扩大。除大众媒体外,学术机构如"中央研究院"、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台北大学民意调查中心、金门大学民意调查中心等,"政府单位"如"研考会"、"国科会",以及各县市政府,每年都执行各种议题的民意调查。本文从民意调查之方法讨论起,对台湾民意调查发展及民调机构进行概述与介绍;讨论台湾近几年较重要之公共议题民意测验结果;最后,以2012年大选各种民意调查结果与选举结果进行比对,以分析台湾民意调查的发展趋势及对公共事务之影响。  相似文献   

17.
台湾新闻     
《台声》2016,(5)
正热点台湾元宵节习俗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在台湾,这一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吃汤圆、闹花灯、猜灯谜。孩子们则提着花灯到处游玩。台湾灯会在台湾,最受欢迎的欢庆元宵佳节的活动非"灯会"莫属。台湾灯会创办于1990年,如今已走过27个年头。每年的台湾灯会主灯造型皆以该年生肖为主题,辅以副灯、祈福灯区、欢乐灯区等多元花灯艺术,开闭幕当  相似文献   

18.
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在接受"德国之声"的采访时,公然将两岸关系定位为"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李登辉的这一"两国论",是彻头彻尾的背叛祖国、背叛中华民族的"叛国论"。我们说李登辉的"两国论"就是"叛国论",是因为它从根本上背叛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众所周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13世纪中叶,台湾正式纳入中国版图。1885年,台湾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省。1895年4月清政府因甲午战争失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7,(22)
正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伴随旧时代落幕的,是成千上万名国民党官兵背井离乡,一去就是30年、40年,甚至永远。这些在台湾人被称为"荣民"、在大陆被称为"台湾老兵"的群体,除忍受思乡思亲的痛苦外,其中的很多人还要忍受生活之苦,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找不到自己的爱情。李旭华是其中的一员。直到1992年,时隔43年,李旭华才重新踏上家乡的土地。如果他不是在回乡探亲的过程中遇到张泽进,那么他人生可能  相似文献   

20.
若兰 《两岸关系》2015,(3):59-61
<正>台湾诗人余光中著作的《乡愁》的最后一段是"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40年后海峡两岸通航,余光中先生又续文一段:"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你来这头,我也去那头。"而今,我应了余老先生《乡愁》的续文,我真的通过武汉开放赴台湾个人游这条长长的桥梁,去了海峡那头。2014年3月16日,我与先生舫兄登上飞往台湾班机,我庆幸,梦想多年、筹备多日的台湾之旅终于成行了。自1949年在昆明与已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的父亲一别,他去了台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