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中国民政》2012,(7):49-49
陕西省延安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鲁保国认为,民政是为民之政,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在社会建设中责任重大,不可替代。做一个合格的民政局长应该做到:(一)立德行善。德才兼备。立德行善是为政之首。孔子说:“为政以德,譬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德,就是品德;普,就是彗举。立德行善,就是要树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竭诚拳献的“孺子牛”品质,践行民政为民的职责。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力行“三菩”。  相似文献   

2.
祁彪 《现代领导》2014,(9):29-29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是对干部作风建设要求的丰富和发展。是查找作风问题的“镜子”、衡量工作成效的“尺子”、敦促改进提升的“鞭子”。只有坚持严字当头,实处发力。才能锤炼成好干部。组工干部践行“三严三实”,关键要铭记总书记教诲,做到一心为民、不图虚名、清正廉明。一、践行“三严三实”根在思想,必须坚持群众至上,做到一心为民。“三严三实”要求的出发点落脚点在于“为民”。“严”是作风之根,严于修身、律己,才能一心为民。“实”是事业之魂。谋事、创业、做人实在。才能真正惠民。  相似文献   

3.
“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原则。无数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德与才,德居首位,德为才之帅;有才无德,“才”亦可能误入歧途,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出在“德”上。如何考察评价干部的“德”,是一个重要而又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信用工程就是好,不抵押来不担保。调查评定不停闲,为民办事真不少。风里来呀雨里去,帮民解了燃眉急。讲道德来讲信用,共创信用大环境。既排忧来又解难,信用工程显辉煌”。这是一首农民自编的唱词,它表达了农民对隰县信合人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感激之情。无数个日日夜夜,隰县信合人默默地做铺路石,让贫穷的村落山民走上康庄大道;无数个日日夜夜,隰县信合人情为民所系。把自己的光和热洒遍了果园农田,让丰硕的果实见证为民、利民的奉献情怀。  相似文献   

5.
高全明 《政策》2004,(2):36-36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能够坚持以民为本,做到“心为民想、权为民用、利为民谋、身为民行”,把具有深厚的爱民之情、扎实的为民之行、科学的富民之策、有效的安民之道作为党员干部实践“三个代表”的基本要求,千方百计实践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6.
为民与做官     
辛其马 《创造》2009,(6):45-46
我们这里说的“为民”当然是指“执政为民”中的那个“为民”,中国共产党的“三个代表”理论早已阐述得很清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官”呢,一般理解就是跻身国家公务员队伍,担债一方或一地或一域的公职,且官无论大小,职责也是“为人民”。说起来“为民与做官”并不矛盾,某种程度就是一回事。然而,现实里有些事情原委往往和理念上还是有千差万别的,不然党中央就不会反夏告诫为官者要“代表人民的利益”了。这其实从另一方面说明我们干部队伍尤其“有权者”存在违背人民利益的事情,有的还很严重。从这个意义说,公职的“为官”之道就大有解析之处。  相似文献   

7.
“为官必须为民,立身首先立德”。作为乡镇人大代表要时刻谨记“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时时以最真的心、最深的情、最大的力,解民之忧、排民之难、谋民之利,努力做到“万事民为先,一心为民谋”,代表是人大组织的形象,是基层群众中的直接体现者,是农村群众的带头人,代表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农村群众中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树立良好的代表形象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重要和必要的内容,我们只有树立起一个群众信得过、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把大学生基本道德素质教育扩展到国际范围。大学生参与国际竞争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主要是: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以“责任心”为核心的“为事之德”;以“爱国”为核心的“为民之德”;以“热爱生命,追求平等”为核心的“立身之德”。本文对“四德”实践的主要途径考评也作了论证。  相似文献   

9.
张莹 《民主与法制》2007,(7X):16-19
古语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要为民解难;谪乡野,要替君分忧。随着“民告官”案件的增多,作为行政诉讼中的两个重要主体,如何保障实现诉讼过程中的平等,推动依法行政。在当下,亟需一种“非权力”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三个为民”即“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丰富和深化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要求。认真做到“三个为民”具体要求 ,对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决策。再次把人才这一古老而重大的理论问题推向了社会热点地位。打“人才”这张牌,已成为许多有志在西部大开发中显身手展宏图领导者的胸中大事。要构建成一支富有奋进精神,精明干练的人才队伍,并非一件易事,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人才观,要有爱才之心,识才之眼,求才之诚,举才之德,容才之量,护才之胆,育才之情。要不唯上、不唯亲、不唯顺、不唯贤、不唯全,开创一代用人新风。其中更为重要的是抓好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张学忠 《中国人大》2012,(14):25-26
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不仅是个法律问题,同时也有道德因素,要坚持“法;台”与“德治”相结合,因为“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关于权利义务相统一的精神是一致的。道德规范是法律规范的基础,而法律规范又反过来强化和维护道德规范,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德为法之魂,法为德之体”。  相似文献   

13.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德”与“才”之于一个大写的“人”的重要性,尤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因此,从家庭影响、学校教育到社会氛围,我们一贯重视教化的作用,提倡“德才兼备”,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同时,由于社会急功近利的“成功学”影响下的不重视、机械地说教灌输习惯影响下的不得法,德育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也层出不穷,促人警醒。特别是一段时间以来发生在校园内的几起恶性事件,引发人们对学校德育教育的更多关注和忧虑:该如何承担德育之重?  相似文献   

14.
张伟 《求索》2023,(4):178-186
王夫之针对清初颓靡的士风与诗风,以理学为基础,继承湖湘文化中经世致用的传统,结合心学的时代思潮,对传统诗学“诗言志”“诗缘情”的抒情传统和明清诗学中的尚情传统进行了重新梳理。他主张情志合一,认为只有“贞志”“大欲”“公意”可入诗,并细致区分了四种不同层次的“意”,提出了“俱不在意”和“不得以名言之理相求”的原创性命题。王夫之融合“志”“欲”“意”“理”“势”,构建了废虚返实的诗学精神和以主情崇正为主要特征的审美情感论。船山诗学中的“情”范畴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的人民性具有理论的契合点,其诗学范式、方法、格局和境界对当代文学理论的建构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孔子是儒家君子之学的主要开创者。其中,《论语》学而篇首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理解孔子论学的主要文献依据。然而,由于语录体的言简意赅,缺失语境,很不容易确切解释。学界对“学而时习之”的不同解读,造成对儒家君子之学的具体工夫进路产生分歧。近年来,潘德荣教授基于其对中国哲学传统中孔子诠释思想的理解所提出的“德行诠释学”,为理解孔子本人的思想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工具。根据德行诠释学中立德弘道的价值导向与以“行”成“德”的实践路径,《论语》“学而时习之”章不仅具有学以成人(君子)的中心思想,也契合从德到行再由行到德的德行诠释学理念。而分析“学而时习之”章的句际逻辑关系,可以为从德行诠释学视角理解“学而时习之”章提供合理性证成。  相似文献   

16.
古人曰:“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德是指人们的人格、品行、道德修养.胡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党在考察任用干部时,强调“德、勤、能、绩、体”五个方面,“德”始终排在首位: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切人类价值的基础是道德。“这说明在当今社会“德”对我们每个人、每名官、每个群众乃至整个社会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潘春华 《群众》2014,(12):88-88
古人云:“百行德为首,德为官之魂”。领导干部的“德”看似无形,却力量无穷。综观焦裕禄、沈浩、杨善洲等有形的正能量,他们所坚守的精神家园、诠释的道德内涵,对社会文明风尚和道德建设起着示范和引领作用。领导干部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常修为政之德。  相似文献   

18.
李德金 《福建通讯》2000,(11):39-40
今年来,仙游县委以“三讲”教育为契机,认真组织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坚持群众路线,增强群众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主线,千方百计为民办实事、好事,扎实推进“民心工程”,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不断增强,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专门对此作了报道。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昌平区百善镇以地名为依托,自2008年以来,连续数年在“孝”字上做文章,以“弘扬善德文化,构建和谐百善”为目标,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弘扬“孝道”的文化活动,使广大群众对“孝”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加深,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孝老爱老之风已蔚然形成。  相似文献   

20.
倪春元 《群众》2011,(12):85-85
有关清廉的警训古已有之。宋代吕本中说:“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日清、日慎、日勤。”他指的是为官之要。清代张们行说:“一丝一料,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膏脂。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墩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他算的是为民之德。而曾了说的“吾日三省吾身”,我则视之为洁身之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