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西方治理话语的兴起与发展,有着特定的制度前提、社会环境与政治文化,对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都有相应的要求。民主治理、多中心治理、数字化治理等日益成为西方治理话语发展的主流趋势,其兴起与发展有着相应的政治哲学基础,体现为无政府主义与"利维坦"之间的张力与平衡、从人民主权向公民权利的转换、统治话语向治理话语的转换。构建中国特色国家治理话语体系要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尤其是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实践,重点聚焦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话语体系中的核心地位,阐释好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国家治理能力之间的关系,突出国家治理话语体系的社会主义制度属性。  相似文献   

2.
软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条件,主要是指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具有物质形态的健康的非经济因素,它包括先进的思想与观念、政治与文化、法律与政策、体制与机制、管理与服务等内容。在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和基础条件因素作用下,软环境决定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是—个地区思想解放程度、市场发育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建设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既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地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加强软环境  相似文献   

3.
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为代理人,既是制度体系的安排者,也是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者,更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行动者。因此,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与治理能力的提升有赖于政府职能转变与能力提升。在传统国家治理中,政府经历了从统治走向管理的转变,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政府职能转变应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善治作为价值取向;政府的目标模式是构建公民、市场与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型政府,强调多元治理主体间的协作共治。从改革实践来看,唯有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社会间的关系,优化和精简政府组织结构,构建治理型、灵巧型、服务型与法治型政府,方能有效提升政府能力,推进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正>肖滨,哲学博士,现任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政治理论、中国政治与政府、地方政治发展与地方治理。教育部政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第六届学  相似文献   

5.
邱实  赵晖 《人民论坛》2015,(5):11-15
政商关系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不可越过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一环。中国政商关系的演变主要集中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政府和官员与商人等几方面的关系。探讨中国政商关系的演变和发展必须将其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环境下,从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政"与"商"的宏观与微观的两个方面来探讨,寻求一个政商关系最清廉、最有效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的治理改革与制度创新,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地方政府,被地方经济和政治利益刺激,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角色。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改革与制度创新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和重新定位,地方政府的重组和机构改革,决策能力和管理工具的创新,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构建新型的政府与公民关系等。浙江省的治理创新,走在全国的前列。经济、社会与政府管理的内在协调性和相互促动,构成了浙江政府管理改革的动力和演进机制,其成功还取决于政府的自觉意识和合理的改革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7.
传统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的弊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渐凸显出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大大加快,使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受到冲击,构建创新型治理模式成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三螺旋"模式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构建中具有较强的示范和借鉴作用,因为在政府、公民个人以及社会之间存在着一种类似于"三螺旋"的结构,所以,通过与"三螺旋"模型比较的方式进行论证,可以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创新模式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政治学首先介入的研究对象就是城市。在当代中国,城市已经成为人们居住的主要场所,而环境、交通、住房等城市问题的出现也成为当代政治学必须持续关注的命题;同时在城市蔓延过程中,城市空间扩张与社会阶层分离带来的治理困境在一段时间内仍然将困扰城市发展与政府发展。城市治理必须同时解决城市中的政府治理问题与政府治理中的城市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城市发展与政府转型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9.
发展主义曾长期主导地方政府的发展思路。在发展主义范式下,经济发展成为地方政府行为的主要目标。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官员的行为逻辑相结合催生出地方治理中的代理型发展主义形态与增长型公共政策工具,即通过投资和土地两种政策驱动地方经济发展。增长型公共政策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需要从价值和结构等层面对其进行调整和完善。对增长型公共政策的调整实际上也引发了有关地方治理转型的改革议程。  相似文献   

10.
《传承》2016,(6)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已经成为当前一些地方政府的重要政治问题,是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化、常态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以承担地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为天职的各级地方政府,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稳定更主要的取决于地方政府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将地方政府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主体,即对地方政府进行专门的基础性研究,无疑是宪法学基础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今天,注重对地方政治制度进行专门的理论研究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由湖北省社科院政法研究所胡盛仪研究员等撰著的《地方政府原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正是一部系统研究地方政府的…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的政治惯例作为成文宪法与法律之外的政治实践,具有政治规则的属性和效力,既是对成文宪法和法律的补充,也受制于成文宪法和法律的精神。政治惯例实践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调整、规范和形塑,对中国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的保障作用不容小觑,其在某些方面的效果是成文法无法达致的。当代中国的政治惯例或显现、或隐藏于宪法、国家根本制度、国家机构的产生机制、执政党的实践、政府的治理过程及国家对外交往之中。  相似文献   

13.
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发端和定位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党、国家和社会发展层面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不竭动力源泉和发展保障。从历史性、现实性与前瞻性上精准定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现代国家治理中的位置,将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把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环节。完善现代国家治理框架下的协商民主就是要站在整体性、系统性的高度,从强基固本、构建体系、提升能力、做实效果四方面寻找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14.
郭蕊  范斌 《长白学刊》2016,(6):62-68
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发端和定位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党、国家和社会发展层面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不竭动力源泉和发展保障。从历史性、现实性与前瞻性上精准定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现代国家治理中的位置,将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把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环节。完善现代国家治理框架下的协商民主就是要站在整体性、系统性的高度,从强基固本、构建体系、提升能力、做实效果四方面寻找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公安研究》2009,(1):92-92
李晓安在《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7期撰文认为,由于地方政府自身信用问题存在的普遍性、因历史积累所形成的规模性、综合治理的艰巨性及其在信用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政府信用治理已经成为国家信用综合治理的重心与核心。通过考察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成因、构成、表现,可以看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实际上已经超过金融风险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头号杀手。通过分析我国法律的约束不足,强调了地方政府信用治理的乘数效应,可以得出我国法律规制的定位及地方政府信用危机化解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昌瑞教授的新作《政府间网络治理: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研究》以"在中国政府管理体制中,垂直管理部门、地方政府、企业和地方民众是多个权力主体和行动者,在其所编织的政府网络结构中,其间的关系如何协调、合作?"为核心问题,为中国政府的未来治理提供可行思路。受制于特定知识和学科,也存在缺乏政治高度的问题。由此有必要在国家治理大背景下来思考府际关系,突出国家治理结构本身及其与府际关系研究的内在勾连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海华 《楚天主人》2012,(10):27-29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加强,地方人大在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这种新形势下,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紧紧围绕发展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使人大工作成为贯彻党委决策、推进政府工作、实现公平正义、维护群众利益的具体实践,是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一、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在指导思想上做到"三合",履行职责上用好"三权",全局工作中当好表率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受人民委托,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相似文献   

18.
完善"文旅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就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属于结构性问题,国家治理能力则是功能性问题.文章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法,着重分析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等三个主要关系的结构及其功能,助力国家顶层制度设计,提高地方政府行为效能,不断地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持续优化,使得文化和旅游两者都齐头并进获得可持续发展.由此,我国各民族不但可以增强文化自信,而且可以一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文化影响力,而且可以跟世界人民一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全面、持续、有效的治理创新,是对全面改革深化阶段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的能动回应。七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包括政治类创新、行政类创新、公共服务类创新和社会管理类创新等内容,以历届地方政府创新奖为数据分析源,通过量化分析与内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归纳出现阶段地方政府在推进治理创新中的适应性差异及长效创新路径的主要因素,有助于推进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长效发展。分析显示,虽然我国地方政府所推进的治理创新在创新内容、区域分布和主体层级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民本政府"的价值驱动、"民主化、技术化"的决策取向、"多元合作"的主体定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客体定位、"动态治理"的过程导向是历届地方政府获奖项目的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煤矿资源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煤矿产权制度不科学会形成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政府与煤企之间、煤企之间等多元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造成官商一体的政治生态和煤矿开采的不当行为。煤矿开采的不当行为又会产生危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地质灾害、贫富分化、社会冲突等资源诅咒,导致资源型地区陷入难以自拔的治理困境,需要通过产权改革为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提供动力。本文运用博弈论分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煤企之间的相互博弈及其策略选择空间,探索有利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策略选择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