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媛 《今日民族》2016,(10):2-6
正在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老山下的小村庄里,一位老人指着一栋漂亮的房屋自豪地说:"你看,我家的两层‘小洋房’,不错吧。"这位向记者"炫耀"的老人是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铜塔村委会下戈主村村民陶应书。"以前的老土木屋子低矮阴暗潮湿,破旧不稳,住起来不安心。现在盖起的新房子比以前的老房子漂亮多了。"陶应书带着记者"逛起"他的新房子,"这都要感谢国家的好政策。"  相似文献   

2.
正记者手记采访时间:2016年7月20日采访地点: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记者手记:采访前,已经92岁的潘渊静老人特地将讲述提纲工整地罗列到一张纸上,毕竟年事已高,口齿有些含糊,他担心面对我们这些小辈讲述时可能会言不达意。讲述过程中,我们一有疑问,他便拿出那张纸给我们解疑答惑,潘渊静老先生的老伴儿在一旁时不时充当"翻译"的角色。在老人的讲述中,那动荡漂泊、危机四伏的岁月时不时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这些采访者亦揪心不已。  相似文献   

3.
正从北到南,从温带到热带,飞过大半个中国,越过北回归线,跨过20多个纬度。他和老伴都是"候鸟老人"。在海南,你会发现公园里到处可以看到载歌载舞、锻炼身体的老年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每年秋冬季节南迁到海南岛过冬,天气转暖后回到原居住地生活,这些异地过冬的老人被形象地称作"候鸟"老人。年关临近,带着"今年过年去哪儿"的问题,《小康》记者  相似文献   

4.
新年刚过,布赫在他家里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独家采访。人们都说蒙古族人能歌善舞,待人豪爽,这些在这位已经80高龄的老人身上依稀可辨。岁月和不同凡响的经历使老人身上更增加了睿智和诗人特有的激情。老人舒适地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将他鲜为人知的往事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5.
赵静 《两岸关系》2012,(11):64-65
今年重阳节,一则大陆记者在台北街头采访一位百岁台湾老兵的新闻,在两岸间刮起了一阵不小的"超级寻人潮"。老人一句"最遗憾的是没有回大陆",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落寞?他还能回到大陆故乡吗?台湾还有多少这样的故事?它们为何会如此深  相似文献   

6.
《时代潮》2001,(15)
"知道你们要来采访,我和老伴大半夜都没合眼,翻箱倒柜找出了几样珍贵的纪念品。"杜宏本老人神采飞扬地站在楼梯口,见到记者兴奋不已。望着满头霜染银丝、满面沧桑纹理的杜老,我们揣摸起45年前,他该是何等的英姿。杜老朗朗笑起:1956年呀,我才32岁!是蚌埠市人民委员会选举出来的第一  相似文献   

7.
郑兰荪是全国政协三届的"老委员"了。去年全国"两会"期间,记者在北京专访过他。时逢他荣获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采访就从他获奖项目:"碳原子团簇的形成研究"说起。尽管当时记者试图将"碳原子团簇"作了通俗化的诠释,但是依然  相似文献   

8.
大学课堂上,一名白发老人正在认真讲课,听众却只有3名学生。下课时,年过七旬的老师说道:"谢谢你们3个来捧我的场……"近日,这样一组逃课的图片在网上热传,让网友很受触动。数万网友传播这条消息,并在微博及网上相互转告:同学,下周记得一定要去上课啊!当记者将这事情告知这位方老师时,他说道: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不能怪学生,他自  相似文献   

9.
在加强舆论监督的背景下,听来一个“监督舆论“的故事:老人年的老人节前,一官员带着记者走访敬老院慰问老人,他要求记者要宣传好这一活动。不料事出意外,在敬老院大放鞭炮一表庆祝二表欢迎时,竟误伤了敬老院老人,以致慰问变作抢救,喜剧变成悲剧。那官员当即向随行记者宣布:此事件不准公开报道,违者将作为政治事件严肃查处。慰问伤人事件,虽由“小道儿“迅即传开,“大道上“却守口如瓶。那位官员事后于背后说:“要讲舆论监督,也要监督舆论“!其实,“监督舆论“也并非新闻。有那么一些官员,别看不欢迎舆论监督,却热衷于“监督舆论“。别看平时大小事情都要记者相随,且要媒体让他们“报纸上有名,广播里有声,电视上有形“,一旦出了点并不光彩的差儿,诸如失火、塌  相似文献   

10.
老人就是家     
王建生 《世纪行》2014,(4):48-48
<正>前些时,一位刚刚送走老母的朋友向我倾诉:"没了老人就失去了家。"他讲了许多生活小事,作了老人生死前后的对比,我被朋友说服了,也理解了朋友的悲痛与失落。老人是儿女的牵挂。儿女的心头永远装着老人,无论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涯。天凉了,老人身上穿的暖不  相似文献   

11.
<正>朝阳初升,曙光在走廊边闲聊的老人身上洒上了一层光晕,收音机里传出了咿咿呀呀的戏曲声,院子里陆续出现了晨练老人的身影,养老院普通的一天开始了,记者跟随市政协委员查建英来到常熟阳光护理院走访调研。查建英告诉记者:"我们通过调研发现,现在的养老机构大都以养老为主,缺少医疗服务,老年人一旦患病就不得不往返医  相似文献   

12.
正导读:照顾自家老人还有钱拿,这是怎么回事?每个有老人的家庭,都能申领补贴吗?补贴的钱从哪儿来,掏得起吗?记者进行了探访。赡养老人是子女的本分。但前不久,南京却开启了"照顾老人可领工资"的养老新模式。照顾经济困难等五类老人,每月可申领300或400元补贴11月10日下午,南京某院校家属院的一户人家里,103岁的陆盘珍戴着老花眼镜,佝偻着背,正剪着一块小碎布;104岁的丈夫汤楚璞坐在一旁的躺椅上,脚边放着取暖器。  相似文献   

13.
赵新元  陆水发 《人权》2007,(6):27-28
77岁老人李树清2006年去世前的弥留之际,拉着老伴的手说:"我们住在丽湖(社区)很幸运,我走后把我最后一个月的工资捐给社区‘邻里情俱乐部’,资助院里的贫困学生。"老伴柳庭源照办了。今年柳庭源老人也离世了,他走前交待子女:"给‘邻  相似文献   

14.
一位爱好摄影的老人只身去山区采风,汽车在崎岖的小道上颠簸很长时间,才把他送到一个洞口边,那洞里是一条暗河。由于水汽浓,什么也看不清。终于等来一位船工,他漫不经心的样子,一点热情都没有,再加上暮色苍茫、水汽蒙眬,老人很怀疑他的可靠性,心里嘀咕着怎么办。这时船工跳上岸,将木船的头使劲拖上岸,说:"上吧。"老人就上去了。只见船工又使劲将船推进水里,而他自己却没上船。老人吓坏了",哎!哎!"地叫了几声。  相似文献   

15.
<正>天下有没有免费的午餐?被誉为"陕西第一孝道村"——周至县骆峪镇向阳村退伍军人田根全用行动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三年自掏腰包30万,不但对本村和临近十里八村的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困难老人免费供应午餐、早餐,而且还为累了的老人免费提供房间休息。他的这一善举赢得了人们的众口称赞。当地媒体赞誉他办了一所"没有围墙的敬老院"。阳春三月,笔者慕名来到了位于秦岭脚下田根全的家。走进田根全家的大门,迎面是一幅题写着"没  相似文献   

16.
电话谈判     
白水  魏存武 《人民公安》2010,(14):38-41
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把门打开了一条缝:何全意又说道:"这回是真的吧,我来了,你要说话算数。"付晓霖根本想不到有这样的公安局长,他的思维已经被何全意牢牢控制,顺从地将老人送出。  相似文献   

17.
陈立夫先生接待记者釆访有他独特的风格:全然不问记者有什么问题,而是先把自己想说的话讲完;只要他没讲完,不容记者提问,也不允许你把话题叉开。看似有点“霸气”,可面前分明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语调平缓,有时甚至细语柔声,说话时始终面带笑容。有什么办法呢?毕竟是93岁的老人了。我索兴不讲话,不发问,手举录音机,两眼注视看他,细心地听他一直讲下去。大陆记者采访团于1992年9月5日抵达台北,在为期一周的行程中,只有两个半天可进行自由采访,其中9月8日下午3点,是陈立夫先生开始接受我们5名大陆记者采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在五家渠市青湖路街道龙河湾社区,活跃着这样一位老人:他身材高瘦、相貌可亲,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我们的贴心人"。他就是五家渠市水泵厂技术科退休工  相似文献   

19.
情系夕阳红     
<正>每到云阳县高阳镇柏杨村养老院,向元珍老人总是激动提起:"要是没有小杨的照顾,我们娘俩早没了。"向元珍今年94岁高龄,70岁的儿子身患残疾,母子两人生活贫苦。老人口中的"小杨"是重庆市四届人大代表、云阳县十六届人大代表杨正贵。"我的理解,人大代表这个称号有两个内涵:一要依法履职,积极建言献策;二要做行业楷模,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崇高的事业杨正贵最初并没有从事养老行业,对老人的情怀源于他的创业经历。十余年前,杨正贵生意失败,在一蹶不振的时候,他遇到了恩施的一位生意  相似文献   

20.
走进位于庆元县竹口镇的一幢企业办公大楼,只见一位老人正伏案办公,见有人来访,他抱歉地笑笑说:"不好意思,稍等会儿,我得先把这些文件处理掉。"这位忙碌的老人正是沈世正,当地人都称他"老爷子"。今年62岁的他,连任庆元县第十四、十五届人大代表,曾先后荣获庆元县首届人才突出贡献奖、庆元县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2006年底的一天,"老爷子"迎来了令他终生难忘的日子——正式当选庆元县第十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