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我所研究生对恩格斯提出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科学”的著名命题展开了讨论。现将讨论中的若干问题综述如下:一、剩余价值理论形成的时间比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时间晚,是否与“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科学”的命题相矛盾有三种看法:1.有矛盾。因为剩余价值理论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时尚未产生。论据:(1)一八四八年问世的《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但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把劳动和劳动力分开,而把工人向资本家出卖的“劳动力”写成“劳动”,把“劳动力商品的价格”写成“劳动价格”。因而就不能区分雇佣工人的劳动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得不出必要劳动维持劳动力再生产,剩余劳动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科学结论;(2)剩余价值理论相对成熟于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的标志是一八六七年问世的《资本论》。这样,就形成两个难题:如果坚持“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科学的话,就得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归于《资本论》;如果坚持《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的话,就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可以不要剩余价值理论这块基石。  相似文献   

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原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命题。但,这在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史上,对判别人们认识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的标准是什么,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唯心主义哲学在主观认识中寻找标准。有的主张以圣人之言作标准,如中国封建社会奉行“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外国有以《圣经》之是非为是非的观点;有的主张以自己的观念作标准,如中国的王阳明提出把“良知”作为自家标准;有的主张以多数人的感觉、意见作为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招魂》的作者问题《招魂》的作者是谁?各说不一,基本上可分两大派:一派从司马迁说,主张屈原作,主要依据《史记·屈原列传》:“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一派从王逸说,主张宋玉作,主要根据《楚辞章句》:“《招魂》者,宋玉之所作也。……宋玉怜哀屈原忠而斥弃,愁懑山泽,魂魄散佚,厥命将落,故作《招魂》。”这两种说法中,以司马迁说更为可信,王逸的说法大可商榷。先就《楚辞章句》本身来看,王逸对《招魂》的作者问题,前后就有矛盾之处,例如《楚辞章句》的目录,除《离骚》标明作者是屈原外,其它的作品,凡是未标明作者姓名的篇目有:《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等。之所以略而不列作者姓名,显然是把它们算在屈原名下。《离骚》列在第一篇,标明了作者屈原;第二篇至第七篇未标明作者;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史上,许多思想家都讨论过“俭”与“奢”的问题。大体有两种看法:一是主张“黜奢崇俭”,一是主张“反俭尚奢”。《尚书·大禹谟》曰:“克勤于民,克俭于家”。《左传》中也有“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的说法。孔子欣赏“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信条,主张“礼与其奢也,宁俭”(《论语·八佾》)孟子说:“贤王必恭俭”,(《孟子滕文公》)老子  相似文献   

5.
韩非入秦辨     
韩非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借其生平事迹传世甚少,出使秦国几乎是他唯一的重大政治活动。令人遗憾的是,仅此也被曲解了。 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称:“韩非的政治理论,深受秦始皇的赞许。经李斯介绍,秦始皇出兵把他从韩国要了过去。这也正中韩非的下怀。但他的法术之学早已为李斯所蹈袭,结果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李斯、姚贾等所暗害。”(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 范文澜著《中国通史》则谓:“秦攻韩求韩非,前二三三年,韩非入秦。李斯伯韩非得信任,进谗言杀害韩非。”(人民出版社,一九七八年版)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对此介绍稍有不同:“秦王政看到他(韩非)的著作,喜爱他的才能,把他招到秦国,不久,遭到季斯和姚贾的陷害,于公元前二三三年(秦  相似文献   

6.
《韩非子·五蠢》中“鲧禹决渎”一句,自古至今,未得确解。今不揣愚陋,试作索解如下。谬误不当处,尚祈海内外方家不吝赐教。 现今各种《韩非子》注本与选本,有的对此未作解说,有的将“鲧禹决渎”理解为“鲧和禹疏通河道”。他们还特别强调:“韩非把鲧列入‘圣人’之列,说他是治水有功的人”。“韩非认为鲧也疏通过河道,所以说鲧、禹决渎”。 我认为,这是一种不懂古文辞例、望文生义而作的误解。因为韩非在这里虽说“鲧禹决渎”,其实际意义却只相当于“禹决渎”,这“鲧”字只是行文时的连及之词,我们决不能把它理解为实有其  相似文献   

7.
正义的两面     
作者在该书的《引言》中说 :“正义有两个相反相成的侧面 :一方面 ,作为利益交换的规则 ,正义是有条件的 ;另一方面 ,作为道德命令 ,正义又是无条件的。”“有条件性和无条件性同为正义的基本属性 ,舍其一正义则不复为正义。但是 ,正义的这两个方面看起来又是相互矛盾 ,无法并存的 :既然正义是有条件的利益交换规则 ,每个人能否遵守这些规则就取决于其他人是否也遵守这些规则 ;同时 ,既然正义是无条件的道德命令 ,每个人都必须把正义作为义务而绝对遵守 ,不论其他人是否也能做到。鉴于这一矛盾 ,本书旨在说明 ,正义的两个侧面何以并存 ,以什…  相似文献   

8.
黄钊 《学习与实践》2010,(7):126-133
齐法家是战国时期活跃于齐地的一些继承和发展管仲思想而又奉行法治主张的那部分学者的总称。通过《管子》一书,可以看出,在政治方面,齐法家提出了“制国以为二十一乡”的社会编制思想等治国主张;在道德教育方面,齐法家吸取了春秋时期管仲的思想,既重视道德建设的经济基础问题,也主张把“礼”、“义”、“廉”、“耻”四大德目作为“国之四维”来看待。平心而论,齐法家的思想观念在今天仍有值得重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新修改通过并已实施的《工会法》中有“侵犯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权益的要依法追究其责任”的表述。其中“未成年工”的提法与《劳动法》第2章第15条“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规定是否矛盾呢?其实并不矛盾,因为“未成年工”和“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是两个概念,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关于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问题,哲学界存在着各种异议。有人认为,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是同一个概念,都是指的对立统一规律;有人认为“核心”和“实质”是有区别的;有人认为恩格斯主张否定之否定规律为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而列宁主张对立统一规律为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从这种正确观点上后退了”,等等,各种看法莫衷一是。笔者通过学习《反杜林论》和《哲学笔记》对这个问题的有关论述,也谈点个人浅见。“辩证法的核心”和“辩证法的实质”,这两个概念是列宁在《哲学笔记》中首先提出来  相似文献   

11.
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法治”思想是我国法律思想史上的宝贵财富。借鉴吸收韩非“法治”思想中的合理成分,对于实现依法治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试就《韩非子》中所述实行“法治”的原因、立法的指导原则、执法的指导原则这几个方面,浅要地分析韩非的“法治”思想。  相似文献   

12.
<正>一、教材内容分析“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统编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第三框的内容,本框内容包括“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问题的精髓”“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三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内容要求是“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和处理问题”。基于此,本框重在学会运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掌握矛盾分析法,增强在复杂事务发展过程中分析和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历史上 ,“权”与“法”的矛盾 ,一直是治国为政者头疼的问题。毫无疑问 ,产生法治思想的久远 ,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骄傲。“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这作为法家学派的政治主张 ,在战国时代就提出了。韩非集先秦法家学说之大成 ,明确提出了“以法治国”的主张 ,建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完整的法治理论。他主张法令一经公布于众 ,就具有不可违背的威力。“境内之民 ,其言谈者必轨于法。”既重视立法 ,又重视法律的效力。这些思想作为法家学派的理论 ,无疑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追溯历史 ,它对中国封建统治确实产生过积极影响 ,并断断续…  相似文献   

14.
前一时期,我国理论界有一些人对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提出的“趋同论”甚感兴趣。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则大加宣扬,其实质和目的是要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对立的社会制度是否已出现了“趋同”?能否“趋同”?认识这一问题,读一读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写的《1999年:不战而胜》一书,是十分有益的。作为一个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尼克松在《1999年:不战而胜》一书中,用  相似文献   

15.
《光明日报》和《新华文摘》在1981年先后转载了王凤琴同志《简论矛盾调和》一文,提出:调和“是矛盾同一性的一种形态”。但在论证这一命题时却对“调和”这一概念附加了许多含混不清的涵义,特别是在论证有些矛盾可以通过“调和”来解决时,实际上是把“调和”赋予了“斗争性”的涵义。如说:“有大量的矛盾……能够互相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彼此适应,共同发展”。试问,矛盾双方“互相取长补短”是调和吗?“取长”即取对方之长;  相似文献   

16.
在矛盾同一性问题上,一直存在着许多分歧,我认为产生分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未能把同一性的内容与形式相区分。矛盾的同一性有内容与形式之别,其内容就是对立面内部的“共同之处”。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的错误观点时问道:“这两种对立的力量怎样调和呢?怎样使它们取得一致呢?能不能在它们中间找出哪怕是一点共同之处呢?”(《哲学的贫困》第29页)在这里马克思清楚地把对立面的“共同之处”看成对立面“取得一致”、表现出“调和”的内部根据和要素,显然,这就是矛盾同一性的内容与实质;而对立面由于存在这种“共同之处”在相互关系中表现的“一致”与“调和”则是矛盾同一性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多体制国家”(multisystem nation)是台湾学者魏镛在一九八○年十月出席南朝鲜一项学术会议时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据一九八一年七月二十二日《台湾日报》刊载彭怀恩的一篇题为《多体制国家的承认问题——兼论中华民国的国际地位》的专论文章解释,所谓“多体制国家”并不是一个国家分裂成几个国家,而是一个国家内同时出现了两个政治体系,它们虽然具备了独立国家必要的一切因素(人口、领土、政府),然而主权的主张却扩及  相似文献   

18.
<正>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明确地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看作是共性和个性,并指出:“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59页)。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它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矛盾存  相似文献   

19.
《韩非子》与国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非子》与国民性特约撰稿人周启志法家最后一位理论大师是韩非,他的大著《韩非子》人称是集法家之大成者。然而,这部帝王经典所讲的,不过是法、术、势而已。什么是法?韩非说过“君之立法”(《饰邪》),说过“赏罚之为道,利器也,君固握之,不可以示人”(《内储...  相似文献   

20.
贵刊1992年第6期发表李同盛同志的文章《伽利略的反驳不合逻辑》(下面简称“李文”),很有意义。因为对伽利略的反驳是否合逻辑,颇有争议。资料表明,国外一些学者至今仍对伽利略的反驳看法不一;笔者也曾围绕于这一问题,并以“问题求解”形式写了《伽利略的反驳成立吗?》登在《逻辑与语言学习》1992年第2期上,该刊1992年第5期发表了卢洪良同志的答问文章《伽利略的反驳是成立的》;笔者还接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