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几年,我国南海争端逐步加剧,其复杂程度也逐步增强,究其原因,不外乎:南海巨大的油气资源、重要的地理位置、领土所有权归属、美国的"抑制围堵中国的政策"和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的实施。南海周边的国家已频频向中国出牌,隐藏在他们背后的几个大国更是虎视眈眈,南海资源不断被侵吞,南沙群岛岌岌可危。因此,我们要正确分析南海争端加剧的原因,抓住时机,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果断解决南海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两岸在南海争端中的战略合作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南海问题是一个具有战略价值的议题.两岸是否需要和能否在当前激烈的南海争端中进行战略合作,需要进行全面的考察.马英九执政以来,台湾当局的南海政策重新回到了1994年的政策轨道,重申"中华民国"拥有南海主权,并有意推动两岸合作开发南海资源.但是,两岸的"南海合作"不得不面对内外因素的制约.两岸之间能否搁置争议、构筑互信和建立必要的沟通平台是必须考虑的内部制约因素,而制约两岸合作的外部因素则主要是美国的阻挠和南海周边国家的分化.总体看来,两岸在南海问题上谋求合作,符合两岸的根本利益,既有利于维持中国的海洋权益,也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3.
邹立刚 《新东方》2013,(4):23-27
南海非传统安全问题突出。冷战后演变中的南海安全保障机制是美日等国遏制中国的战略与南海周边国家"大国平衡"战略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应对南海非传统安全问题已采取诸多措施,但仍须有综合性的南海战略和适宜的举措,以维护南海的稳定及中国在南海的权益。  相似文献   

4.
两岸合作开发南海渔业资源法律机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自古以来便是中国渔民的重要作业渔场。两岸合作开发南海渔业资源,是解决南海争端的重要着手点和突破口。两岸南海渔业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但这一合作必定面临诸多内外因素阻碍。内部因素是两岸主权共识缺失、互信基础薄弱、沟通渠道有限;外部因素是南海周边国家的分化和美国的阻扰。然而,南海渔业资源北衰南兴的现状与外来侵渔的紧迫形势决定了两岸加紧合作共同维护南海渔业资源主权权利是必要的。目前两岸在政策、法律和技术层面的一致性、默契性和互补性也决定了双方南海渔业合作是可行的。两岸可基于《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已搭建的制度化平台,由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成立南海渔业工作小组,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构建南海渔业资源合作开发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不断融入全球体系,海洋经济与海洋安全已关乎中国当前及未来的经济命脉和安全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在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时认为,近年来美国的南海政策发生重大转变,积极深度介入南海争端,由后台已经站到了前台,对我国南海安全构成严峻挑战和威胁。美国插手南海争端的战略目的是利用南海问题在政治上防范和制约中国,在军事上打造针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在经济上攫取南海丰富的石油资源。美国插手南海争端的主要举措,一是强化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存在,二是大幅提高在亚太地区军演的频率和规模,三是强化军事同盟和伙伴关系。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未雨绸缪,应对有力,突出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新东方》2016,(5)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外交部部长王毅强调指出,菲方对于南海仲裁案的做法不合法、不守信、不讲理。同时,驳斥了部分大国提出"中方企图南海军事化"的言论,提出"军事化的帽子扣不到中国头上"的著名论断。由于南海特殊的战略位置,使得南海海域成为诸多大国竞相争夺的战略资源。台湾地区从马英九上台后便强调其南海主权,且有意推动与大陆的南海开发合作。这给两岸解决争端提供了一种新的契机,虽然两岸合作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阻碍,但在南海问题上,两岸的合作既有利于维持中国的海洋权益,也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7.
许超 《长江论坛》2016,(3):75-80
制衡主要包括两种方式,积极制衡和消极制衡,积极制衡包括积极军事制衡和积极非军事制衡。消极制衡包括消极军事制衡和消极非军事制衡。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是一项综合性制衡战略,其中包括积极制衡和消极制衡两种方式。在中日钓鱼岛争端、南海争端、TPP问题上,美国采取这两种方式制衡中国的意图是明显的。中国对于美国的制衡应该采取有力的应对措施,增强反制衡能力,着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和平发展的海洋战略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历荣  陈湘舸 《求索》2007,(7):33-36
中国选择和坚持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而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面对严峻的海上形势,中国要真正实现和平发展,其海洋战略就必须明确提出自己的海权观、海洋权益;积极推进中国与海洋大国及周边国家的海上合作;重视发展海洋经济,融入国际市场;力求和平解决海洋争端,追求合作安全;建立强大的海上力量,以应对来自海洋方向上的挑战;积极强化同主要大国的战略关系,深化战略合作。  相似文献   

9.
<正>新日美同盟的实质是以日美为核心、包括美国盟友和准盟友在内的遏华势力的集结,它以军事、外交、政治、价值观对抗为中心(将来还可能强化经贸等领域的竞争),以谋求和巩固日美在亚洲领导地位,保护美国在全球领导地位,是指向未来的全面而持久的对华战略遏制思维与实践新日美同盟近期,中日钓鱼岛争端、中菲和中越南海争端等一系列事件打破了东海和南海表面的平静,导致地区紧张局势不断升级。这些争端背后是日本的新右翼化倾向和不断  相似文献   

10.
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南海周边国家分别声称对南沙群岛的全部或部分岛礁、海域拥有主权,并不断加快勘探、开发那里的石油资源,使南沙群岛的主权争端不断激化。因此,必须正视南海开发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研究南海争议区域油气资源共同开发的模式选择,有序推进南海争议区域油气资源的共同开发,维护国家主权、经济利益和区域战略。  相似文献   

11.
自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与中国的力量对比此消彼长,亚洲经济崛起导致世界地缘重心“东移”,中国加速崛起在周边国家引发不同反响,美国着力推进“重返亚太”,全球与地区因素相互叠加,致使中国的周边环境经历着深刻而复杂的演变。中国亟需客观冷静与全面地研判周边环境新变化,主动谋划“周边战略”,为“十二五规划”与“重要战略机遇期”营造更加有利的周边环境,为自身和平发展构筑更加坚实的地缘战略依托,为周边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南海问题是制约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关系健康发展的不稳定因素。近年来,南海周边多国凭借国内法、国际法强行侵占我国南海合法权益,且引入仲裁机制,提升矛盾性质,不断加深南海问题的复杂与困难程度。南海海洋权益的争议一定程度上是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有关海洋划界的论述所引起的,单一的国际法视角已无法透彻剖析南海问题,只有引入权力、安全、利益等国际政治概念,寻找国家间政治协商、对话与合作机制建设、文化思想互信,才能更好地理解争端、认识争端,实现海洋权益争议的和平解决。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7,(1)
<正>中美在南海地区的冲突与博弈是地缘政治的竞争,关乎海权和地区秩序主导权,这种博弈是结构性的、战略性的、长期性的。1月20日,随着特朗普当选美国第45任总统——南海问题专家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海诸岛及附近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然而,到了上世纪末南海却成了争议的焦点,南海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引起了周边国家的觊南  相似文献   

14.
亚洲太平洋地区是世界多极化格局下大国角力的主竞技场之一,美国二战后十分重视在亚太地区的主导权,通过均衡战略防止苏联和日本等大国对于美国主导下的亚太格局的挑战。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有意利用中国周边国家与中国的矛盾,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已达到延缓中国发展和防止中国崛起对美国亚太地区主导权造成根本性冲击之目的,中国和平发展的外交环境面临严峻的外部挑战。本文拟在回顾美国战后亚太战略的历史变迁的基础上,就中国如何应对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郭渊 《新东方》2012,(1):16-21
为了攫取地缘利益,2011年日本积极展开对越外交,双方高层互访不断,在战略合作、能源开采方面日本获取了巨大利益。日本在积极发展对越关系的过程中,意欲介入南海、牵制中国的用意愈加明显,其目的是使南海问题久拖不决,在限制中国的同时扩大日本在南亚的影响力。但是受中日、中越关系的影响,日本在介入南海争端之时也不会轻易开罪中国。  相似文献   

16.
<正>前美国总统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曾在《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一书中提出了"大国"的四个标志,即:经济发达,军事强大,科技雄厚,文化富有吸引力。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大国崛起"不仅是经济现象,而且是文化现象;不仅是经济增长,而且是文化繁荣。进入21世纪以来,关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以保护自由通航为由逐步介入南海的争端,并将此作为实现其亚太战略的一种手段。美国的介入对中国南海主权权益的维护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危及中国战略安全利益,增加中国收回南海主权的难度,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中国政府坚定地表达了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决心和意志,并采取了切实措施维护中国的领海主权;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政策,加强与东盟的战略沟通和战略互信:有针对性地应对美国在南海地区的利益需求。  相似文献   

18.
地缘战略因素的影响是促使美乌两国军事合作重新恢复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与乌合作有利于美国的欧亚地缘战略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乌兹别克斯坦从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等地缘战略目标考虑也有与美国进行军事合作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9.
自朝核危机出现以来,朝鲜半岛日益成为世界大国关注的焦点,中、美、俄、日及半岛上的朝鲜、韩国展开了自朝鲜战争以来新一轮的博弈。朝鲜半岛既非资源中心,又非地缘中心,却成为各大国的竞技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朝鲜半岛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各大国在朝鲜半岛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20.
地缘政治中的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台湾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东亚-西太平洋地区的地缘政治与地缘战略中具有 特殊重要的意义。中美冷战时期,台湾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地缘战略工具。随着中美关系的缓和, 台湾在该地区地缘政治中的重要性大幅下降。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中美关系被美国的战略决策者 定位成战略上的竞争关系,台湾对美国而言的地缘战略价值再次上升。这正是台湾问题具有长期 性、复杂性的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