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政治秩序的实现何以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秩序的实现是政治理念、政治制度和政治控制综合作用的结果.政治理念以其决定政治主体的心理价值取向进而规范政治行为、决定政治制度的内容与性质进而规定秩序生长的方向、决定政治控制的方式进而制约秩序实现的方向等功能,构成了政治秩序实现的基因.政治制度以其反映基本社会共识、确认利益结构、调解社会矛盾和规范政治行为等功能,构成了政治秩序实现的生长载体.政治控制是政治秩序实现保障机制的基础,具有以政治权威为依托的政治过程、与政治权力紧密联系的政治过程、一系列控制机制展开和应用的政治过程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我国转型期社会矛盾的日益复杂化,政治秩序不稳定已经成为影响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加强秩序稳定机制的完善,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一、政治秩序不稳定内涵及行为表现 政治秩序稳定,主要指社会政治生活的有序化,其本质是指社会中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和谐或相对均衡状态。政治秩序不稳定则是这种均衡状态被打破,利益双方的关系处于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3.
秩序是人类政治生活的首要目标,良好的秩序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基本前提,一定的秩序需要政治权力来建构和维持,但政治权力解决的是政治秩序何以可能的问题,政治秩序要持久存在,还必须具备相应的合法性基础,即建立政治权威。政治权威的合法性基础主要存在于三个层面:意识形态的训导性、政治过程的守法性和政治产品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一个社会的信任状况,与其秩序类型有直接关联,政治秩序与社会信任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政治秩序维持者总是力图建构和维持与其政治架构相一致的信任模式。根据社会自主性的高低,社会秩序可分为外控型秩序和自主型秩序。在自主型社会秩序中,政治因素有利于社会信任的建立;高度集权的外控型秩序则不利于现代社会中信任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罗豪才 《人权》2013,(4):2-3
人权不是孤立的,而是置身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网络之中,是社会中的人权,人权保障离不开一定的内外环境和制度安排。早在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即指出,"人人有权要求一种社会的和国际的秩序,在这种秩序中,本宣言所载的权利和自由能获得充分实现。"人权的实现不只包含了对权利本身的主张,也包含了对一种有利于人权发展的环境的要求。创造一种有利于人权充分实现的秩序,建设可持续的人权发展环境,是我们人权保障工作的重心。各国政府和人民都有义务和责任在《世  相似文献   

6.
洪岩 《前沿》2008,3(2):132-135
面对当前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完善的宪政秩序无疑是客观的现实选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样一种社会状态的形成和完善必然需要一种强大的社会政治秩序予以支撑,而以民主政治为核心的、以法治为基础的、以建立有限政府和保障公民权利为最终目的的宪政秩序恰好可以满足和谐社会对于政治秩序的需求。基于此,文章将对建立宪政秩序对于实现社会和谐的作用进行分析,希望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政治秩序是实现政治发展的有力支撑。民主政治发展背景下所要求的现代型政治秩序体现在形成更加合理的权力结构、确立民主型政治权威、推进政治有效发展等三个方面。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通过以下路径采构建现代型政治秩序: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和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政治秩序的运转机制:加强公民社会建设.实现政治体系全面有效运行: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权力与权利的有效运转。  相似文献   

8.
《公安研究》2012,(9):91-92
丁香桃在《学习与实践》2012年第2期撰文认为,一个社会的信任状况,与其秩序类型有直接关联,政治秩序与社会信任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政治秩序维持者总是力图建构和维持与其政治架构相一致的信任模式。根据社会自主性的高低,社会秩序可分为外控型秩序和自主型秩序。在自主型社会秩序中,  相似文献   

9.
冯宏良 《理论月刊》2012,(7):121-124
社会政治稳定具有一种动态的内在逻辑,它可以从权力、利益、自由三个逻辑支点出发进行解读,从而形成社会政治稳定完整的逻辑结构。公共权力是政治运行的核心要素,它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政治运行的稳定状态,利益是政治关系形成的逻辑起点,是推动政治运行的基本原因,自由是衡量政治运行秩序的基本价值尺度。社会政治稳定的逻辑结构体现为三个基本的逻辑向度:国家与社会的互动生长构成了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规定性;利益冲突的生成与消解构成了社会政治稳定的本质规定性;自由与秩序的互动共存构成了社会政治稳定的价值规定性。  相似文献   

10.
农村社会治理的目的是实现农村社会的现代化变迁。在当前的农村社会中,农村传统秩序的整合作用削弱,现代性整合处于萌芽状态,政府层面的政治整合作用有限。在此背景下应探寻构建传统秩序、现代性整合与政治整合相结合的综合社会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1.
机关保卫工作的职责是维护国家机关的正常办公秩序、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是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关保卫部门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卫力量。面对错综复杂的不稳定因素,在维护社会稳定、解决实际问题、处置突发事件、正确引导群众上访的过程中,找准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维权的结合点,是做好机关保卫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维护安宁的治安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是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神圣使命。文章从当前社会治安的新态势、社会转型的新挑战、信息时代的新要求三个维度认真分析了当下社会治安防控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各种社会矛盾凸现,影响安全稳定的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因此,需要从信息调控、组织协同、沟通交流、物质保障等四大机制建设出发,构建首都大周边社会维稳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这不仅有利于为首都经济建设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对维护首都乃至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加速人口流动的同时,也加剧了社会治安环境的恶化。为了维护良好的社区治安环境,应对社会转型压力,公安机关在警务实践中积极探索社会治安管理模式,并形成了一套适用于社区治安的网格化管理体系。该文在界定社区治安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对实行社区治安网格化管理的价值作了详细分析,并从加强社会协同、互联网技术应用和强化网格化领导三方面对社区治安网格化管理的构建和完善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自然、经济和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缺陷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森林资源锐减,水土流失加剧,石漠化扩大,影响了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生存发展安全,也对长江、珠江等河流的中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工程实施的补偿政策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应开征生态税,实行生态转移支付,以改善西南喀斯特地区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调查情况表明,在可能引起各类突发事件的资源与环境安全、社会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价值观念和涉外安全6大类问题中,生态环境、社会差距、少数民族文化与宗教民族主义诉求、国有资产流失、行政执法混乱与行政行为不规范、恐怖主义、腐败、金融风险、通讯与网络安全和"三农"等问题,是中国未来10年内可能引起各类突发事件不确定性的重大因素,可能对经济社会的持续、和谐、全面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当前社会治安虽“整体平稳”,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从治安问题的产生和治理角度看,社会治安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治安现象背后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存在种种消极因素。根治社会治安存在问题的途径是:加快发展经济;积极完善社会政策;调和社会关系;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反腐方式研究,遏止蔓延势头;加强传统人文教育,构筑文化防御体系等。  相似文献   

18.
影响国企稳定的因素较多,既有企业改革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社会矛盾,也有人为造成的因素。要消除各种不安定的因素,维护企业的稳定,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转变观念,增强维护稳定的紧迫感;强化教育,提高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开展整治,净化国企周边治安环境;完善预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保驾护航,促进国有企业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武汉市建国以来社会治安状况的分析,说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到社会治安状况,社会治安状况是社会各种综合关系的外在反映;犯罪是与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条件相联系的。因此,用发展的眼光分析社会治安状况,可有效地消除人们对社会治安状况的恐慌感和失望症并找出综合治理治安状况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公安机关必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 ,努力创造优良的服务环境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 ,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坚持服务市场经济的思路 ,创造一流的信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