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劳动用工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劳动者维权意识的增强,企业在劳动用工领域的法律风险也日益凸显,如何防范企业劳动用工法律风险,已成为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一、企业常见的劳动用工法律风险1、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引起的法律风险《劳动合同法》第8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  相似文献   

2.
建筑企业是劳动密集型的单位,用工特点是机械化使用程度低,多数工种对工人的操作技术要求不高,以致出现农民工直接到工地找工作,直接上岗,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用工不签订劳动合同,出现用工混乱,劳动纠纷不断。本文在分析建筑企业产生劳动纠纷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解决建筑企业产生劳动纠纷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通讯企业用工形式多样,劳务用工是其当前主要的用工形式之一。这种用工形式一方面为企业减少了人工成本的支出,提高了人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法律风险。如何完善劳务用工机制,避免不必要的劳动纠纷,使劳务派遣人员的既得利益不受到损害,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是通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施行,企业用工更为谨慎。而劳务派遣作为一种规避劳动法律风险、降低人力成本的法定用工形式越来越多地受到企业的青睐。如今在金融危机影响的持续蔓延下,企业纷纷采取了降低成本、压缩编制的战略,劳务派遣则更是成为很多企业关注的焦点。本刊以前对劳务派遣做过多次探讨,但在新的形势下,劳务派遣的存在价值有什么变化?劳务派遣公司面临的挑战有哪些?对于不合格的被派遣员工如何界定和处理?对于因公负伤或患病的被派遣员工如何对待?本期“甲方乙方”栏目专家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条分缕析,帮助用人单位合法规范地使用劳务派遣这种灵活的用工形式。  相似文献   

5.
洪芳 《前沿》2013,(1):79-82
尽管非全日制劳动用工作为非标准用工形式在劳动用工中处于补充作用,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劳动用工灵活性的要求也相应增多,非全日制劳动者所占的比例也有日益扩大之势,因此,在保持劳动用工灵活性的同时,不能忽略劳动关系的稳定性,特别是立法应对非全日制劳动者的职业稳定性进行规范。对非全日制用工进行规制,必须坚持两项原则:一是有利于稳定劳动关系,促进就业;二是有利于满足企业用工弹性化、灵活化的要求。应实现劳动合同的书面化,禁止歧视非全日制劳动者,加强解雇保护,稳定劳动关系,建立非全日制与全El制的相互转换制度,加强工会对非全El制劳动者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随着铁路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铁路多经企业内部劳动用工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是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个别岗位的实际需要,使外雇技术性较强的专业化队伍和专门人才逐步增多;另一方面是职工队伍老龄化和补员不足,导致一线岗位缺员严重,出现外雇非全日制用工和劳务派遣工及返聘持有特殊上岗证的退休人员的现象日趋增多;加之本身原有固定工和集体所有制用工混岗情况较为普遍,使得一些单位的劳动用工形式和劳动关系日益复杂化。  相似文献   

7.
劳动用工形式多样化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选择。外聘员工在高校改革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客观分析多种用工形式并存的缘由,深入了解外聘员工队伍结构的变化状况,科学预见外聘用工管理的某些发展趋势,对高校当前依法治校,规范管理,构建和谐的校园劳动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依法依规用工是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的基本前提,也是规范管理行为的主要途径。外聘员工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历史遗留问题是当前高校外聘用工的焦点。打破职工身份界限,实行岗位管理,多种用工形式和多种分配办法并存已是大势所趋。适时提高外聘员工收入水平,扩大外聘员工社会保障覆盖面,规范高校外聘用工管理行为,成为高校调整劳动关系,降低用工风险的必由之路。高校外聘用工成本逐年平稳上涨态势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8.
《就业与保障》2012,(3):58-F0004
2月6日,沙县在府前广场隆重举办“2012年‘海西招聘行动’——沙县诚信用工企业授牌仪式暨企业用工现场招聘会”,沙县县委副书记余荣生,县委常委、金沙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罗奕星和副县长施剑峰参加了大会开幕式,为福建三明金耀玻璃有限公司等15家市级诚信用工企业授牌,倡议全县用工企业开展诚信用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2008年是《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年头,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新法实施一年来,劳动者维权意识不断提高,一些企业存在的用工不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劳动关系不清晰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为此,我们必须面对现实,认真分析和查找企业原有用工制度中不完善的地方,加以改进和完善,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笔者结合中国移动衢州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际现状,在企业用工方面做了探索和改进,本文就招聘工作的一点体会与人力资源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10.
《山西政报》2010,(16):10-11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直有关部门,各煤炭企业:为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切实加强煤炭行业企业劳动用工监督管理,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以及相关部门“三定”规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我省煤炭行业企业劳动用工监督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09年以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平稳渐好,厦门市不少企业的订单回升较快,用工需求迅速增长,企业用工紧缺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在厦门市劳动保障部门开展的全市用工500人以上的企业调研中发现,2009年4月以来厦门市用工缺口明显扩大,6月份后这种情况更加突出,人力资源市场上出现招工难、留人难的现象,不少企业因员工不足不敢接订单,影响了企业和本地经济的发展。企业“招工难”的现象已引起厦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要求各级相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保障企业用工需求。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社会劳动关系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来规范,而事业单位在用工管理上则主要由人事行政法规来规范,二者虽然在重大政策上一致,但在一些具体规范上有所不同。《劳动合同法》的正式实施改变了这种现状,对事业单位的用工管理产生深刻影响,尤其在规范劳动用工和队伍建设方面,事业单位都面临着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社会用工逐步规范.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意识不断增强,一些劳动争议短时间内显现出来。民政系统内也出现了因用工不规范而引发的劳动纠纷.特别是福利院.精神病医院、养老院等民政直属单位在执行8小时工作制问题上与外聘员工产生了分歧与矛盾.有些甚至进入了劳动仲裁程序。  相似文献   

14.
《就业与保障》2009,(3):56-56
为进一步推进城乡劳动就业和返乡务工人员转移就业,满足漳平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需要,漳平市劳动保障局于1月30~31日举办2009年全市返乡务工人员专场招聘会,通过发放调查表、印制宣传单、张贴海报、悬挂布条、手机短信、三轮车车体广告、电视新闻、用工信息发布等宣传广告,营造了良好的招用工氛园,构筑了企业和务工人员双向选择平台,拉开了“春风行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漳州市芗城区劳动保障局采取积极措施做好下岗失业人员转移就业工作:一是深入企业,收集用工信息,对企业用工情况进行了摸底,为企业和求职人搭建就业对接平台。二是继续做好失业保险的核定工作,强化失业保险的征缴于管理,掌握企业参保人员基本情况,为扩大覆盖面打好基础。三是加强《就业失业登记证》管理和发放工作,做到应发尽发。  相似文献   

16.
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省企业用工需求明显减少,部分用人单位因经营困难关停歇业,还有部分用人单位因资金紧张无法给职工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和支付足额工资等,使我省在劳动关系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劳资双方的矛盾纠纷呈持续上升态势。据统计,2008年全省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比2007年增长了79%。案件形态体现出以下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从《劳动合同法》看我国非全日制用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合同法》第五章以“特别规定“的形式对非全日制用工做出了界定,并对因非全日制用工而发生的劳动合同的形式、内容等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但相对于目前飞速发展的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法》短短五条的规定显然过于简单,对于一些非全日制用工合同订立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现状: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各地农民工与用工单位的纠纷大量增加,劳动仲裁部门和法院相关工作任务繁重,公安机关出警率大幅增加,许多案子不能及时办结。农民工在维权不利的情况下,往往采用极端手段寻求问题的解决,由此引发多起刑事案件。  相似文献   

19.
日前,费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和市、县人大代表对企业用工情况和缴纳"五金一险"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代表们分成五个调研组,利用两天的时间全面走访调研了12个乡镇的84家规模以上企业。通过采取听取情况汇报、座谈交流、征求意见、问卷调查等形式,对84家企业用工数量、工人劳动时间、安全生产情况、工资收入情况和五险一金缴纳等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全面掌握了近年来费县规模以上企业用工情况和缴纳"五金一险"情况。  相似文献   

20.
就用工形式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确立了三种合法形式,即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和劳务派遣用工。其中的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