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茂丰 《公安研究》2014,(4):31-36,83
近年来,因社会不公、分配不均、贫富差距等社会转型期问题的存在,我国群体性事件一直处于高发态势,并对政治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影响。同时,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自然而然地与群体性事件结合在一起,并对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发展和扩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健全和发展的今天,如何依法、科学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维护稳定部门不得不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但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迅猛发展和巨大影响相比,无论是在法律、政策层面,还是认识层面,公安机关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和处置工作均缺乏充分的准备。针对当前公安机关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依法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措施,加强处置工作的依法性和科学性,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群体性事件借助网络进行信息传播、组织和动员,网络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的突出社会问题。公安机关应当对此予以高度重视,正确认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尽快建立健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策略,切实提高政府预防和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同时要重视网络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关注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网络群体性事件信息难控,传播难管,信息真伪难辨,信息交流群体极化性倾向严重的现状,呈现出网络舆情热点往往直接演变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非理性化、情绪化倾向加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恶性循环及网络舆情的广泛传播,增加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处置难度,网络舆情易被敌对势力利用致使网络群体性事件性质改变。公安机关应采取增强网络群体性事件防范能力,增强网络群体性事件舆情驾驭能力,提高网络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水平,提升网络群体性事件矛盾化解水平等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群体性事件防范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群体性事件是指高校学生出于表达情感或维护权益的目的,采取临时聚众的方式向有关机构施加压力,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影响的行为.当前部分高校未能重视群体性事件的防范,导致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不仅影响高校稳定,也容易引发社会问题.本文通过考察高校群体性事件多发的原因,从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干预、处置和追究各阶段着眼,探讨构建群体性事件防范体系,以期有效控制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薛松 《公安研究》2011,(4):20-22,51
政治参与是社会成员对于共同利益的合法主张行为,网络群体性事件则是信息社会中社会成员对于共同利益的制度外主张行为.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规模以及对抗程度都在逐年上升,其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但政治参与制度的相对缺失必然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进行防范和处置,要拓展公众政治参与途径,提高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健全...  相似文献   

6.
处置由非正常死亡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是当前公安机关面临的重要工作,其处置的成功与否事关社会稳定,坚持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强化信息的掌控、把握用警时机、依法公正处理、主动化解疏导、注重舆情引导等是防范、处置由非正常死亡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周菲菲 《传承》2012,(20):90-91
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新的社会问题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出现,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讨论。本文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实际出发,结合法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提出我们在预防与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时,必须坚持法治的视野、法治的原则、法治的方式,将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纳入到法治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8.
论群体性治安事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社会问题——群体性治安事件,进行了扩展性的研究,对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定义进行了辨析,总结了当前群体性治安事件的特点、社会成因,提出了预防和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突发型群体性事件快速反应机制由社会稳定状态的预测系统、社会矛盾监控与预警信息系统、社会矛盾的教育调解系统和群体性事件的处置系统构成.群体性事件突发后,对其处置主要包括了解事件真相、判断事件性质、分析事件责任、表明政府态度、采取相应处置措施等环节.群体性事件的处置要坚持争取大多数、防止扩大化、谨慎出警、公正执法、掌握重点人员、及时取证等一些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用全面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全面认识和评估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意义是我们做好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必须具备的认识基础.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关键在于统筹兼顾,立足当前,协调好各方面力量,围绕防范、疏导、处置各环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扎实推进稳定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多种需求和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可以有效预防、化解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公安教育》2003,(12):18-18
针对近年来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处置难度不断加大的新的治安形势,我厅党委审时度势,认为群体性事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影响稳定的重要因素,于2001年至2002年上半年,省公安厅先后组织举办了10期处置群体性事件领导干部研讨班,培训市、县两级领导骨干600余人,各市公安局也集中组织了科所队长等业务骨干处置群体性事件专题培训和实战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群体性事件的数量持续增多,表现形式日趋激烈,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参与成员涉及社会多层面,处置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已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我省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在此影响下,我国群体性事件近几年来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如何科学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各级公安机关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公安机关从宣传和舆论引导、情报信息收集、指挥员现场处置的原则等多个方面,认真总结群体性事件处置中的经验和教训,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时,能准确把握处置事件的关键点和失误点,为公安机关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提供一些思路,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降低危害。  相似文献   

13.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趋增多和复杂。其中,随着社会利益格局和群众利益关系的调整而产生的经济利益矛盾,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因素。此类群体性事件无论其数量、规模、危害程度和处置难度,都不亚于其他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众性事件。防范和处置此类群  相似文献   

14.
群体性事件主体心理分析及处置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持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完成改革和发展任务的基础。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必须积极面对,妥善处置。本文对群体性事件主体心理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处置对策。  相似文献   

15.
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表征、内涵进行了阐述和界定,详述了政府参与网络群体性事件过程中出现的失范效应,进而论述了非政府组织介入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价值效用:引导网络舆情走向,缓解矛盾冲突;发挥专业优势,辅助政府治理;监督政府行为,维护公众权益。在分析非政府组织参与网络群体性事件处置所受到的现实约束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非政府组织参与网络群体性事件处置能力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期,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进入了高发期,日益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我们在观察、分析、判断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时,必须坚持法治的视野、法治的立场、法治的原则、法治的方式和法治的程序,将群体性事件的处置纳入到法治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7.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稳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形成的原因以及心理特征,认为妥善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重在预防,建立健全网络群体事件防范措施,主动介入,澄清事实真相,化解矛盾,将网络群体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解决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8.
徐玉 《人民论坛》2011,(9):174-175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稳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形成的原因以及心理特征,认为妥善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重在预防,建立健全网络群体事件防范措施,主动介入,澄清事实真相,化解矛盾,将网络群体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解决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9.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防范群体性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成学 《人民论坛》2013,(14):34-35
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因素大量存在。作为社会管理者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这是防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根本;同时,仔细分析可能引发群众不满情绪的因素,掌握做好群众工作的技巧,有利于防范群体性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20.
群体性事件的形成与发展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防范群体性事件要从根本上、源头上消除事件发生的土壤和条件.作为公安机关,要通过完善处置预案;大力加强情报信息工作;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加大宣传,正确引导;分清是非,秉公处理,进一步提高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