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08,(7):93-93
李宝春是京剧大师李少春先生之子,在海峡两岸极受老中青戏迷喜爱。他以发扬父亲李少春先生“继承传统,勇于开创”的精神给两岸戏迷带来了别开生面的“新老戏”。而我们的对话则从他倡导的“新老戏”开始。  相似文献   

2.
做一个君子     
这是一个令人回味、感慨的新闻镜头。 8月6日,在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95岁生日之际,温总理赶到医院看望了他.并送了一盆枝繁叶茂的君子兰。君子兰的花语除了“高贵”、“宝贵”外,尚有“丰盛、有君子之风”的寓意。总理送君子兰,可谓意蕴深含,既透出对羡老“君子风范”的景仰.又是对世道君子之风的呼唤。总理希望,每一个人都像羡老一样做一个真正的君子。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的钟声正响在耳际,新世纪的曙光已映入眼帘。 能够聆听这千年交替之钟声、眼观这世纪跨越之曙光的人们,该是多么幸运!想到这一点,就让人兴奋难抑,豪气顿生。 真是千载难逢!值此新世纪到来之际,本刊编辑部向新老读者,也向思想政治工作战线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并衷心祝愿各位同仁:新世纪取得新业绩! 新世纪真是让人振奋,新世纪也真是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4.
北京大学今年纪念建校100周年.总是让人想到老校长蔡元培先生、蔡元培1940年在香港病逝一蔡墓就在香港仔的“华人永远攻场”。填场依山而建,墨绿色的云石碑上,闪着金字“蔡子民先生之墓”,为叶遐庵所书。前些年就有人在人民日报副刊上发表文章,建议以萧红墓由浅水谱迁回广州之例,将蔡墓迁回现北大校园,然无人作出回应。近年在香港的文化人尤其是北大校友中,也有这样的主张,他们总觉得一代宗师的老校长,遗骨“沦落于香江一隅”,使学生和后死者于心不安,希望能归葬北京大学,与曾执教燕水大学后来病逝瑞士的美国记者斯诺之墓在未…  相似文献   

5.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这是一句颇值得深味的古话。“政声”,为官者的政绩、声誉也。一个官员的“政声”如何,在位时是很难听到真实的声音的,除非这个官员是一个虚心纳谏而又清正廉洁的清官。这道理很了然。在长达数干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朕即国家”的皇帝自不必说,就是一般握有权柄的官员,哪一个不是口含天宪,稍有逆拂,便可置人于死地?在专权的官威之下,倘有人敢言“政声”之非,这无异于老虎头上搔痒,自找死耳。所以,有“众立之诺诺”,而难得有“一士之还愕”.该星人治的结果.“政声”的好坏,自然也只有在“人去…  相似文献   

6.
阎崑 《台声》2013,(3):33-34
全国台联是一个在大陆的台湾同胞的社团组织,既非文学团体、教育单位,也不是鲁迅研究机构,更不是浙江同乡会,而身为浙江绍兴人氏的许寿裳先生的头衔却是“近现代民族民主革命先驱,著名的教育家、文字学家、传记文学作家,鲁迅思想的传播者”,由全国台联来举办这样的追思纪念活动似乎有些“不搭界”。其实,任何看似偶发的事情部有其必然性,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正所谓其来有自。本文就是向读者解答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268年清朝统治、结束2000多年封建专制,同时创立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进而谋划并力争民主共和制下的“中国统一”。中山先生关于“中国统一”的思想深刻而厚实,其形成,与当时被日本割占的台湾密切相关;其影响,在始终与日本殖民统治者进行顽强抗争的台湾民众中得到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8.
佐人 《现代领导》2009,(5):37-37
(一) 我国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在第二十二回中借薛宝钗之口讲叙了这么一件事:韶州老法师禅宗五祖宏忍“欲求法嗣”,令诸僧各出一偈,上座神秀说:  相似文献   

9.
大概二、三个月前,友人惠赠我台湾出版的高阳先生名著:《清朝的皇帝》,书分上中下三册,洋洋大观。教务繁冗,又不忍拂其美意,多借夜间将眠未眠之际,随便翻阅小半个时辰。不想翻到一半,竟心弦拨动,妄生感慨。高阳先生说:“清朝的皇帝,平均要比明朝的皇帝好得多”。我平日授课所发类似议论因遇知己,殊为荣幸。原来,尊重事实,不固执成见,即使海天相隔,也仍能灵犀相通。读完高阳书,欲罢不能,索性翻出相关藏书,继续夜读下去,积久而得感想若干。 (一)攻读史学30余载,前后崇拜名家多矣,直至晚近忽有顿悟:论洞鉴历史之睿智卓识,当代似无人可与陈寅恪先生伦比。先生有言:“中国之文明造极于宋”。即此  相似文献   

10.
首届平遥国际摄影节已落下了帷幕,热闹的古城平遥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忙碌了几天的我,静静地坐在“老平遥酒吧”。古旧的椽梁、原木的桌椅、垂吊的纸灯、老座钟、老收音机、老蜡烛台,在这座屋檐下曾聚集了多少位国内外的摄影大师们?马克·吕布、科林·雅各布森、马丁·弗兰克、朱宪民、陈长芬、林添福……等等,就象一场刚刚散场的精彩影片,在我眼前萦绕,久久难以离去……“老平遥”———张国田“老平遥酒吧”的创意来源于山西本土摄影家张国田先生。国田先生设立此地原本是想给远道而来的影友们在参展、拍摄之余提供一个歇脚儿喝茶…  相似文献   

11.
学子·诤友·耕牛文/马莎有人说,人生最重要的是机遇。当下海经商、出国留学的热潮滚滚涌来时,多少人为之心动。而他,却把自己苦苦埋身于科研、教学当中,为此拼搏奉献。这就是被国家教委选入1994年度《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的吉林工业大学年仅32岁的教授──吕...  相似文献   

12.
张我军 《台声》2013,(2):95-99
2012年,为纪念台湾文学家张我军先生110周年诞辰,北京台海出版社增订出版《张我军全集》。在增订编辑过程中,张我军先生长子张光正先生(何标)收到台湾文学研究学者秦贤次先生,发来的两篇张我军佚文。一篇是1949年7月刊登在台湾《台旅月刊》的散文《关西镇上看采茶》;另一篇是1928年9月发表在北京《新晨报》文艺副刊的小说《老北京》。遗憾的是,这两篇佚文发来时,新版《张我军全集》己付印,而未能收入。现将这两篇佚文分别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德育在中国教育历史中源远流长,“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大学》中的名言一直被我国大学教育界奉为圭臬。《礼记》中“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也成为师者操守的准则。从古至今,德育始终都处在教育的优先位置,被视为教育的核心和根本。  相似文献   

14.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刻——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8.0级大地震。相当于数百颗原子弹的能量顷刻释放,霎时间,山崩地倾于西南,世界为之惊悚!这一刻,即成国殇。6万多人遇难,3000多万人受灾,上千万间房屋损毁垮塌。  相似文献   

15.
吴国祯 《台声》2002,(4):13-14
黄顺兴先生于2002年3月5日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去世,噩耗传来,令人惊愕。就在几日前,在京参加九届五次会议的全国人大、政协的同乡们还正在商议如何给黄先生过80大寿。没料到仅隔数日,竟遭此变,令人唏嘘!真叹世事之不可逆料,而今人神两世界!悲夫!黄老是台湾知名人士,曾任台东县长与台湾之“立委”。七八十年代台湾的“党外运动”中,黄老是要角。当时,我们70年代台湾留美学生参加“保钓”、“统运”的一群,在地理上和黄老所在的家乡远隔太平洋,而在年龄上也是相隔一代人。但是大家和黄老却是“故旧相知”,因为大家都…  相似文献   

16.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板桥老先生这一以诗明志的名句,正是对以“心肠热、作风硬”而著称的青龙县委统战部对台综合办公室主任王玉淑同志扎根统战、奉献统战20年工作历程的真实写照。别看她才40出头,却已投身统战工作20年,在青龙算得上是一位“老统战”了。20年来,她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青龙县的统战事业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相似文献   

17.
《诗经》风·雅·颂新论●庄严一一个“老课题”的“新诠释”正如《诗经直解》的作者陈子展所说:“两千多年来,治《诗经》者不乏大家、名家,其数量之多,又远不止千家注杜、五百家注韩。”①但对风、雅、颂的诠释,基本上未超出“二重性”的理论框架。也就是一方面从内...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第一年岁尾,我度过了一段很难忘的日子,与一“老”一“小”两位艺术家联手做了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成功举办了海峡两岸《水墨三代人———刘国松、董萍实、王长百现代水墨艺术巡回展》。北京首展盛况感人2001年底,由中国画研究院主办的海峡两岸《水墨三代人———刘国松、董萍实、王长百现代水墨艺术巡回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首展。一时间,冠盖云集,群贤毕至。中央美院邵大箴教授和北派山水一代宗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孙天牧老师(年已90)及著名艺评家高岭先生等人,饶有兴致地接受了央视《美术星空》的采访,…  相似文献   

19.
白雉山 《世纪行》2010,(6):19-21
<正>"诗书敬重吴荀芷,共赏苍松倔性情。"这是全国政协副主席、澳门著名老诗人马万祺先生题赠吴丈蜀先生的诗句。"倔"者,怪也。老诗人不仅对吴的"诗书"才华表示敬重,而且对其  相似文献   

20.
荐书     
《创造》2011,(9):69-69
《历史的暗室》:后鲁迅时代的私家回忆 今年是鲁迅诞辰130周年,4月,先生之子周海婴作古,周海婴之子周令飞推出这本《历史的“暗室”——周海婴早期摄影集(1946-1956)》,数万张由周老于不同时间拍摄的珍贵摄影作品将与读者见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