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美国知名后殖民批评家斯皮瓦克一直以来专注于用普世主义来揭示属民视域,不满于文化与全球化视域下形成的观点。其力作《别样的亚洲》从批判性区域主义的角度来想象亚洲以及亚洲内部各区域和各民族文化身份的断裂,进而再现它们真正的身份并吁求亚洲内部的差异与多样性,从而对全球化带来的危害进行批判。  相似文献   

2.
唐晓忠 《前沿》2012,(5):68-69
全球化是造成区域国家与迁移民族错综复杂关系的内在动因。斯皮瓦克的"批判性区域主义"从后殖民理论的角度出发,从地域多样性与族裔多样性两个方面分析了全球化进程中各区域、各民族由于历史、殖民和迁徙等而出现的文化身份的断裂的事实。她希望再现他们真正的身份,进而保持内部的差异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公民身份历史发展的梳理,进而对自由主义视野下的公民身份认同、共和主义视野下的公民身份认同、社群主义视域下的公民身份认同、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公民身份认同、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公民身份认同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揭示认同问题是民族国家稳定与发展的重要议题,指认在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发展过程中,加强公民身份认同教育对民族国家产生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维护社会繁荣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处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世界大变局中,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支持全球化和多边主义,并不像言语表达得那么容易.过去的一年,人类见证了再简单不过的医学健康实践和再浅显不过的科学常识,是如何难以被一些国家甚至是发达经济体接受,从而铸成大错,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与之相对,尊重科学和常识、不偏执地追求某些价值理念、维护公共利益和秩序,促使亚洲成为最先实现经济复苏、重振发展活力的地区.不久前,2600余位各界嘉宾与会、1200多名记者参与报道的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更成为向全世界展现亚洲勃勃生机与繁荣之景的最佳诠释之一.  相似文献   

5.
祝菲 《理论月刊》2008,(8):79-81
数字身份的出现是信息时代的一大特点,它因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而无比活跃。文化身份的淡化与困惑,不仅仅源于全球化的影响,而且源于信息时代数字身份的冲击。事实上,文化身份与数字身份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信息时代建构文化身份的关键,正在于通过"创者"的文化立场和文化创新力来把握待定性文化身份,为文化身份增添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机构设置及其改革方面经验的分析和总结 ,为做好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工作 ,推动行政改革 ,提供借鉴和参考。一、亚洲行政改革的背景要准确透视亚洲国家公共行政改革的驱动力量及其作用方式是困难的 ,但从总体上透过 2 0年来全球公共行政改革的表面态势 ,我们仍能捕捉到其背后隐含的动力主线———全球化、信息化、政府规模过大和传统公共行政模式失灵。   1.全球化。全球化是各国公共行政改革的外在压力之一 ,通常以非直接的方式影响各国的政治家 ,再依靠政治力量推动着公共行政改革的进行。全球化涉及政治、…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与弱势民族的文化困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德胜 《思想战线》2001,27(1):104-108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程的加快,我们正面临着严峻的文化问题."入世"并非单纯的经济全球化,经济上的全球一体化同时伴随着西方以经济为后盾的强势文化对发展中国家弱势文化的深刘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文化正以其经济实力为基础形成一种文化帝国主义,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上的外部扩张和内部改造,发展中国家在追求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同时谋求保持本民族文化特征及与发达国家的平等文化权利,殊为不易.普遍主义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已,需要强调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能真正实现国际各民族间的文化民主.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女权主义的历史着手,关注全球及全球化在当代理论和政治反思中的重要性。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用以分析全球化和国际主义的现行框架提出质疑,第二部分则从近来的"亚洲崛起"的角度重构该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背景下,保守主义、逆全球化倾向在一些西方大国沉渣泛起,"文明冲突论""文明优劣论"甚嚣尘上。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主旨演讲,把亚洲文明、中华文明置于世界文明进程之中加以考察,并从中华文明对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贡献等多维视角,全面阐述了新时代人类文明观、亚洲  相似文献   

10.
韩大元 《人权》2009,(2):21-25
当今世界,亚洲是既充满活力又冲突多发的地区,也是“一个以其丰富的文化、宗教和多样性感到自豪的地区”,越来越多的政治家和学者关注正在变化中的亚洲社会的人权状况,亚洲已不再仅仅是经济、文化和地理意义上的概念,它已成为对世界人权事业发展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区域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李优坤  徐承英 《前沿》2011,(23):22-26
亚洲精神是亚洲人民历史形成的各种优良传统的总称,符合和谐亚洲的内在要求。亚洲精神与当前世界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及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大趋势相适应,并有利于推动当前全球深层次问题地顺利解决,从而使得和谐世界和和谐亚洲的建构更加现实。同时,通过亚洲精神的倡导来构建和谐社会,也符合亚洲在"现代文明后来者"和多样性基础上,追求合作和共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需求,更使得和谐亚洲的构建具有可能性。亚洲精神能够让和谐亚洲建构更具可能性和现实性,充分凸显出了其在和谐亚洲层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邓厚玲 《求索》2005,(8):126-127
全球化是人类交往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展开,而人是一种文化性存在,故全球化本质上是文化的全球化。回顾几百年的全球化历史,我们可以大致看出文化哲学观从文化进化论到文化相对主义的演化轨迹。如果单就学理而言,还存在试图调和两者矛盾的第三种文化哲学观:文化进步主义。但三种文化哲学观都各有其缺陷,如果用新文化进化论则可克服其不足。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各种文明、不同文化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是全球化时代关于文化的科学态度.那种由经济全球化而引申出文化全球化的观点,以民族文化的差异来解释全球化时代一切冲突的根源的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4.
由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妇女发展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妇女/性别研究培训基地主办,韩国梨花女子大学韩国妇女研究院、日本东海性别研究所、日本国际基督教大学性别研究中心、日本高龄者生活研究所协办的"全球化与亚洲妇女、亚洲妇女学国际研讨会"于2007年11月23-24日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15.
九十年代对亚洲青年的发展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困难。怎样面对挑战做好亚洲青年的教育辅导工作?本文对此谈一点浅见,就教于广大亚洲学者。九十年代的亚洲社会对人类的挑战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与自然的种种。这里仅就经济、文化与自然的挑战作简要分析。九十年代的亚洲经济对青年的挑战主要来自就业与消费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民族文化身份和民族认同是个体确定自己民族归属感的内在心理尺度。在全球化带来时空浓缩的当下,空间扁平化造成了人的身份破碎化、认同危机化,寻求强化中华民族身份和民族认同的历史答案已成当务之急。通过纵向可梳理出自晚清时期到全球化时期中华民族文化身份和民族认同的变化逻辑,横向可厘清位于最高序位的中华民族国家认同对各民族认同的整合逻辑。探讨如何塑造中华民族的历史集体记忆、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符号、民族价值观等民族认同形成的要素,并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公民身份认同教育和民族文化历史教育,可进一步整合和提升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7.
人类正在经历由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向全球化的文化模式的转型过程中。全球化实质上是人类为了克服工业文化模式的危机所创建的一种新文化模式,其主导文化精神是全球主义。全球化是本土化产生的前提,本土化则是全球化的反映。全球化与本土化矛盾的解决方式是二者的融合,也就是全球化的本土化和本土化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18.
博鳌亚洲论坛是一个非官方、非盈利、定期、定址、开放型的会议组织。论坛成立大会于2001年2月26日至27日在海南博鳌举行。 “亚洲论坛”是由亚洲一些国家前政要倡议成立的。其基本考虑是:金融危机以后,亚洲国家需要加强区域经济协调与合作,以保障本地区的经济安全,维护和增进本地区的利益,亚洲地区整体上相对缺乏组织性,也缺乏一个真正由亚洲人主导、从亚洲利益和观念出发、旨在增进亚洲各国之间交流与合作的论坛组织。亚洲论坛发起人建议论坛应设在中国,主要理由是,中国不仅是一个有影响的大国,是近年来亚洲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文明"超越"主义"成为时代主题,这本身不是问题,也是时代变化之必然。但是,由于西方文明的固有问题,与当年的意识形态和主义之争一样,在各大文明开始重新建立文明身份认同的同时,又再次引发了"文明歧视"问题,并挑起了广泛的"文明冲突",这就让各种非西方文明不得不起而应对。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技术社会中,泛娱乐主义有其"存在即合理"的一面,表现为娱乐在生活各方面的普及,并催生了斜杠身份,为当代青年政治参与提供行动基础和文化基础。泛娱乐主义也带来了一定的政治隐患,其中后真相主义情绪化表达、忽略事实和理性是最值得担忧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