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正>在2013年底召开的全国法院司法公开工作推进会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启动了中国裁判文书网和各高级人民法院裁判文书平台联通按钮,标志着中国裁判文书网正式与31个省市区高院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院的裁判文书实现联网。今后,公众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可以查询到各省市区高院的裁判文书。  相似文献   

2.
贝晓京 《传承》2010,(34):43-43
<正>1936年,第11届柏林奥运会首次有了男子篮球比赛。吹哨执法决赛的裁判中,有一位来自中国,他就是时任浙江大学体育部主任的舒鸿。舒鸿以其"心明眼快,裁判公正"的执法吸引了国际体育界的目光,他是奥运史上的首位中国裁判。  相似文献   

3.
徐娟 《人民政坛》2014,(2):42-43
在2013年底召开的全国法院司法公开工作推进会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启动了中国裁判文书网和各高级人民法院裁判文书平台联通按钮,标志着中国裁判文书网正式与31个省市区高院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院的裁判文书实现联网。  相似文献   

4.
江南 《今日广西》2008,(6):46-47
公正执法 赢得赞誉 1936年,德国柏林第十一届奥运会首次展开男子篮球比赛。吹哨执法决赛的有一位是来自中国的裁判——时任浙江大学体育部主任的舒鸿。舒鸿以其“心明眼快,裁判公正”,吸引和折服了国际体育界的目光。舒鸿,成为奥运史上首位中国裁判。  相似文献   

5.
裁判文书公开的核心目的是让司法裁判接受各界监督,促进司法公正。最高法院近日在广西柳州召开司法公开调研会,裁判文书网上公开成为会议热点。最高法院司改办透露,中国裁判文书网有望在年内投入运行。裁判文书公开之所以备受关注,是由其重要性所决定的,它全面反映了各方当事人的诉求以及法院认定事实的依据和作出裁判的理由,是不服裁判提起上诉、申诉的依据,也是生效后法院执行工作的依据,更是社会各界对裁判进行监督的依据。举一个著名案例,即可见没有裁判文书的窘境。聂树斌被以强奸杀人两罪执行死刑,10年后,2005年发现另有真凶,聂树斌的母亲到石家庄中院和河北高院申诉两年,法院都以没有裁判文书为由不予受理。直到申诉两年后,神秘人以特快专递的方式,分别寄给聂母一、二审判决书,申诉才真正进入程序。  相似文献   

6.
王亚明 《岭南学刊》2008,3(2):60-63
对中国古代民事诉讼是否依法裁判争论较大,通过数据统计难以得出依法裁判的结论,对此应该辩证认识。古代中国表面上未能体现依法裁判既有当代人的理解问题,还受到立法因素、司法制度、结案方式、社会结构等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并未影响依法裁判的大格局。在当代中国,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一致的同时,不能因法律变通影响规则的确定性,应理顺民俗习惯与司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民主与法制》2013,(23):26-27
《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上网公布暂行办法》已审议通过并生效实施。该办法要求,除法律有特殊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书将全部在最高人民法院政务网站的中国裁判文书网予以公布(7月4日《法制日报》)。  相似文献   

8.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同时也带给中国体育人百年难遇的好运和机会。近日。记者从自治区体育局获悉,新疆已有13名裁判初步获得在2008年奥运会上执裁的资格,这将是新疆裁判第一次登上奥运会舞台。据自治区体育局体育竞技处副处长王益民介绍,这13名裁判涉及9个项目,其中田径3名,马术和自行车各2名,拳击、摔跤、柔道、射箭、射击、  相似文献   

9.
程序法事实可分为两类四种。随着2010年《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出台,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我国第一次出现了程序性裁判机制;程序性裁判的初步确立,也因此使程序法事实证明3第一次能够在实然状态下被运用;而新的刑事诉讼法律关系也因程序性裁判和程序法事实证明的出现而出现。今日之程序法事实于中国刑事诉讼而言,同时但当着三个重要的角色——新的裁判对象、新的证明对象和新的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因此,从程序性裁判、程序法事实证明和程序性裁判(程序法事项裁判)法律关系三个维度对程序法事实进行分析和探索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裁判文书上网,让中国数亿网民有机会接近人民法院,是司法公开的路径之一。网上公开裁判文书是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不容忽视的是,因裁判文书上网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人民法院和法官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一、问题检阅:舆论来势汹汹,法院忧心忡忡网络时代,人民法院和法官的工作被置于摄像头、显微镜之下,一起纠纷、一桩案件、一份判决、一项执行都可能以始料不及的新闻点引起网  相似文献   

11.
在当下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界对于传统中国司法的研究逐渐升温。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司法外部体制构造和内部审判架构的制度性描述,分析得出传统司法体制上的集权主义、裁判依据上的引经断狱、纠纷解决上调解息诉和司法裁判的不确定性等四大特征,认为中国传统司法是具有工具性的司法权,而非居中判断权。因此,当代司法实践借鉴时需慎重处理。  相似文献   

12.
民事裁判不仅是争议得到合理解决的方式,也是经济、道德、法律、文化、思想等社会因素角力的结果。民事裁判不仅可以起到定纷止争的效果,还为我行我素的个体行为提供了可视可范的价值指引。如果仅仅从司法单一空间探讨民事裁判,很难把握民事裁判在社会中的全貌。文章站在结构主义的视角上,将民事裁判放置于社会结构框架内,解析民事裁判从法律缺位到法律融合、再发展至完善的历程,以此探析民事裁判不一样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在法治中国的建设中,法律修辞作为一门贯穿于法治理论和司法实践之间的能动司法方法,是法律思维的过程再现,也是对法治建设中制度性规则和思维性规则的遵守。修辞方法不仅体现为微观领域的说服技巧,而且也是宏观领域中的论辩活动。在裁判过程中,通过"可接受"的前提选择和"可废止"的形式构建从而实现特定语境中的主体间说服,以"讲法说理"的方式弥补着法官裁判中解释和推理等司法方法的机械被动或价值缺位,从而增强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树立起司法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在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过程中实现司法裁判的人文价值关怀。  相似文献   

14.
司法裁判结果的可接受性是社会公众服从裁判的关键要素,对司法判决的接受不应是因为望而生畏而服从,而是由于国民认同裁判所依据的法律价值,从而自觉服从裁判结果。利益衡量在司法裁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利于维护法的公平正义,增强裁判的公信力以及社会价值观的重构与统一。  相似文献   

15.
费蓬煜  王琳 《人民论坛》2012,(35):110-111
法律规则本身就具有限制权力滥用的"天职",如何在现行的法律框架中设置相应的法律规则,限制法官在刑事裁判环节中的裁判恣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文章以刑事裁判为视角,通过对"法官刑事裁判恣意的规则限制"的探讨,提出解决法官裁判恣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司法裁判需要规范性依据,这是司法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在制定法规范不能满足司法解决纠纷的需要时,从法律的原则和社会生活中寻求规范的来源。民间规则在司法裁判中的合理运用可弥补国家制定法的不足,同时也是法官作出正当性裁判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法官作出的司法判决得到公众的普遍接受,提升司法公信力。当然民间规则在司法裁判中的运用也是有限度的,对其在司法裁判中的适用应保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17.
“一事不再理”应成为民诉法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事不再理”是许多国家公认的一项民事诉讼原则,它起源于罗马法。并通过“诉权消耗”理论及“裁判权消耗”理论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其理论架构。一般认为.“一事不再理”是指裁判机构已作出生效裁判的同一纠纷.当事人不能再提请裁判机构重新裁判,裁判机构亦不能再行受理当事人的申请而重新裁判。依照“一事不再理”原则,裁判生效后,针对同一纠纷,当事人的诉权已用尽.裁判机构的裁判权亦消耗完毕。“一事不再理”原则的确立,有助于维护生效裁判的权威。建立稳定的社会生活关系,也符合民事诉讼两大基本价值目标——公正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徐黎明 《理论月刊》2010,(2):111-113
不同的民事诉讼的目的决定了不同的诉讼观,不同的诉讼观又决定了不同的裁判构造。从法律与诉讼的逻辑先后关系来看,可以归纳为事实出发型与规范出发型诉讼。这两种诉讼思维又对应了不同的裁判逻辑推理的过程与构造。事实出发型诉讼的裁判构造是事实-规范-事实;规范出发型诉讼的裁判构造是规范一事实。坚持依法裁判必然坚持规范出发型诉讼,认可权利先于诉讼.在诉讼制度的目的上就会选择权利保护说。我国当前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的实质就是裁判方式的改革,裁判方式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裁判构造体系的改革,而裁判构造体系受诉讼观的影响,诉讼观又是由民事诉讼目的决定的,因而选择正确的民事诉讼目的。构建合理的裁判构造就是我国民事审判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王宝文 《前沿》2005,(10):161-165
美国的司法裁判文书具有逻辑严谨,论证详实的鲜明特点,在各种类型的判决书中独树一帜,其裁判文书风格是在特定的法律文化、法律制度环境作用下形成的,本文总结了美国裁判文书的特点并分析了其成因。在此基础之上试图对我国裁判文书改革遇到的困惑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20.
足球强国如何处置“假球”“黑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观察员制度为保证比赛中裁判执法的公正,巴西足协设立了比赛观察员制度。每场比赛,足协都要派一名观察员,其职责是监督裁判的工作,看裁判是否按照比赛规则客观公正地执法。比赛结束后,观察员要起草书面报告,就比赛中裁判的执法情况向足协汇报。一旦发现异常情况,他可向足协甚至向体育法庭提出起诉,控告裁判的不正确做法。裁判同观察员在比赛前不准见面,足协也对此保密,因此裁判并不知道谁是本场比赛的观察员,在执法时也不敢有丝毫偏差。观察员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裁判廉洁公正地执法。设立足球法庭公正裁决巴西足球界的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