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在于提高人的素质。作为精神文明重要内容之一的道德素质的提高要取得成效,就应当认真地探讨道德建设的途径。人的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完善有一个过程,道德建设必须与这个过程相一致。道德建设的途径是,先从道德规范认识入手,在道德规范认识的基础上,培养和形成道德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最后达到道德的“慎独”境界,实现道德的自觉。道德规范的认识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在主体意识中的初步统一。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规范不是哪个人随  相似文献   

2.
当一个人把实事求是的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稳定的思想和行为特征时,就意味着他具有了实事求是的良好道德品质。这种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种自觉的道德修养过程。 首先,需要提高和端正对实事求是的道德认识。具有实事求是良好道德品质的人,对实事求是的社会道德价值都有清醒正确的认识,能自觉地把坚持实事求是作为自己必须履行的道德义务和责任。而缺乏实事求是精神的人,往往对实事求是的道德价值存在这样那样的模糊认识。例如:认为“不说假话办  相似文献   

3.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年人的道德品质形成要经过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五个阶段,五个阶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他们的道德品质,这是青年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具体讲,“认知”是其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和前提;“情感”、“意志”是其形成的必备条件;“信念”是其形成的核心;“行为”是其习惯的自然持续。在青年人的道德品质教育中,必须严格遵循这一规律,忽略任何一个阶段的培养,都会极大地影响其道德品质的正常形成,而在以往青年人的道德品质教育和培养中,常常忽略了“情感”、“意志”、“信念”这三个阶段,往往是向…  相似文献   

4.
培养公安民警正确的荣辱观,加强公安队伍道德建设,是保障公安民警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必需。本文主要论述了公安队伍道德建设的实践之径,即从道德教育、自省与自律、舆论环境、用人机制等方面下功夫,从帮助公安民警熟悉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入手,到提高民警的道德认知能力,强化道德情感,经过道德情感的反复作用,将原则和规范内化为道德信念、道德意志,最终实现公安民警道德自觉。  相似文献   

5.
自律是道德的基本原则。道德自律是指道德主体在社会实践中为实现自身的自由幸福而自觉地内化并遵循社会道德规范所形成的内在约束。道德自律是道德主体自己为自己设置必然性。只有当在道德中构成人的主体性的种种人类本质特征得以充分表现和发挥时,道德对于人来说才是一种自我确证、自我肯定和自我发展的方式,才是人掌握世界的方式。道德自律包括:获取道德认知;内化道德规范;培养道德情感;践行道德规范;进行道德反省;养成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6.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影响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主要因素有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方式三个方面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一个人理解了正确的行为准则,知道为什么和怎样去行动时,就可以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因此,道德认识在道德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修养》课是知识课,所以要求晓之以理;它是思想课,所以要求动之以情;它是行为课,所以要求导之以行。我认为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有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这三种基本成分,它们三者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的。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根据,道德情感又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倾向;道德行为是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指导与影响下,经过一定锻炼而形成起来的。在教学中,能实现上述三个要求,就是我们引导学生从道德认识发展到道德感情和道德行为的一个合乎心理发展规律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道德修养,是指人们为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过程。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是领导者自觉按照共产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以及领导干部道德规范,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涵养锻炼,是领导干部养成高尚品德和情操,达到高尚境界的重要途径。但有极少数党员干部视道德修养为“细节问题”、”小事一桩”,放松了思想改造,思想道德滑坡。一些领导干部沦为腐败分子,大都是从道德品质上出问题开始的。因此,学习贯彻党章,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一个重点,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相似文献   

9.
人类通过劳动把自己从自然状态中解放出来,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从事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人们向自己的行为提出了一系列的自觉要求,于是就逐渐形成了行为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各个时代的伦理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行为的伦理结构和价值标准,也探讨过情感与人性,道德与道德情感的联系等问题。但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才在总结社会实践经验和批判继承前人优秀道德遗产的基础上,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能否对受教育者的心理施加有效的影响 ,使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为 ,事关德育工作的成败。一段时间以来 ,学校的德育工作 ,收效不大 ,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因素 ,即个体道德信念的培养 ,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5,(5)
<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  相似文献   

12.
<正>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如果我们的社会从业人员,都具有良好的道德形象,严格职业操守,自觉维护社会的公正和正义,那么他们在进行社会道德教化等方面就能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对进步提升海南的国际形象是大促进。道德教化是指社会有意识地将社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等,通过定的形式和途径向人们传授,寻求广泛、普遍的认同,以培养道德主体"应然"的道德选择能力和优良的道德品质。那些被普遍认同的基本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已通过立法成为法律规范。任何条法律规则的背后都蕴含着道德因素,  相似文献   

13.
道德教育,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的培养和教育。而道德情感的培养和教育又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所谓道德情感,就是人们心理上对于某种道德义务所产生的爱憎、喜厌等感情,也是人们的一种正义感、责任感、良心感、荣誉感、幸福感等。培养高尚而强烈的道德情感,对于和谐人际间的关系,创造良好的道德气氛,尤其是对于个人坚持道德原则,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对于人们选择道德行为和履行道德义务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们道德认识的提高为选择道德行为提供了认识基础,但并不能保证就能够实行道德原则的要求。一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新 课程 改革 不断 推进的需要 中小学 德育教学 急需开 ,拓 创新一些新的路径与方法 其 、 。中 在德育过程中突出情感教育目 ,标 实施情感德育教学就是时代的 ,呼唤 教育发展的使然 、 。 一 实施情感德育教学的意义 、 情感德育 教学 是培 养学 生优良道德品质的内驱力 是实现德育 ,教学目标的主渠道 所谓情感德育 。教学 就是指教师有 目的 有计划 , 、地对学生施加一定的教育影响 促 ,其在情感领域发 生特定方 向上的变化 表现出新的品 质 导致新的 , ,道德情感的形成 和…  相似文献   

15.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它包括对职业认识的提高,职业感情的培养,职业信念的树立,职业意识的锻炼及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等诸方面的因素。所谓社会主义学院干部的职业道德,就是社  相似文献   

16.
所谓职业道德,即人们在各项职业工作中,从思想到行为,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由于职业活动是社会职业工作者最主要的实践活动,职业道德就成了社会道德体系中的主干。可以说,人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依靠在职业实践中学习和锻炼。一个人如果不用职业道德规范自己,就不能  相似文献   

17.
<正>按照"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学习研讨有关安排,我就如何"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培养健康生活情趣"作主题发言,讲三个内容。一、高尚道德情操的基本含义情操的涵义,对不同的人、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我对情操的理解,就是一个人对某一个事物或者或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情感基础上的稳定的品德、气节和行为。情操与道德的关系非常紧密。道德情操是构成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是高层次的人类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规范,如政治规范、经济规范、法律规范、语言规范、技术规范以及道德规范等等。道德规范是人们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普遍状况的反映,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的行为的基本要求的概括。道德规范的产生和形成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一定的社会关系。某一新的物质生活条件出现后,总是对人们的行为提出一定的要求,以便促进它的存在和发展,道德规范正是物质生活条件在道德观念上的反映。道德规范的形成是通过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关系,正确地处理这些关系,以便有助  相似文献   

19.
论道德责任     
道德责任是伦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 ,它涉及到道德领域中的许多带根本性的理论问题。培养和增强人们的道德责任感 ,使人们自觉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是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 ,道德责任是与道德义务相近而又有一定区别的概念。道德义务是生活在某一社会中的人所时常感受到的对社会、对他人的一种职责、任务和使命。这种职责、任务和使命 ,一旦为一定的社会集团 (在阶级社会中为一定阶级 )用道德规范的形式明确下来 ,就成为一定社会 (或一定阶级 )的道德义务。道德义务具有他律性 ,…  相似文献   

20.
道德作为社会调控的基本方式或手段,主要是通过自律机制、他律机制和自调节机制的作用实现的。自调节机制与自律机制,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它们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它们均以道德规范存在为前提,以一定的道德认知为基础,自律行为本质上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自调节行为。它们的区别是:自调节行为是一种本能行为、习惯行为,自律行为是一种自觉行为、意志行为;自调节机制相当于人体的免疫系统,自律机制相当于后天的体育锻炼;自调节机制展现生态社会的道德个性,自律机制体现德治社会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