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芳 《公安研究》2013,(6):36-39
强制戒毒涉及对人身自由的限制甚至剥夺,吸毒者的人身权利保障与社会安全的保护之间存在着紧张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将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定位为病患者、受害者与违法者的三重身份符合现代保安处分制度的理念,对于强制戒毒人员的权益予以保障。但在实践中,仍存在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管理体制不统一以及缺乏对强制隔离戒毒从决定到执行的监督体系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有助于加强对强制戒毒人员的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2.
在澜沧江西畔靠近中缅边境的云南省澜沧县,有一个功能特殊的农场———场名:竹塘乡战马坡戒毒农场;级别:乡办农场;规模:农作物+经济果林科千余亩;主要成员:10名工作人员+戒毒人员;功能:以农业生产劳动和禁毒教育为主,保障和促进吸毒者戒毒。就在十年前7?..  相似文献   

3.
就吸毒者而言,生理脱毒易而心理戒毒难。套用一句通俗的解释就是:吸毒者可能会在短期内不再吸毒,但其脆弱的心理将在一生中时常面临毒品的诱惑。现实中,居高不下的复吸率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由此可见,真正的戒毒应当是戒毒人员走出强制戒毒所、步入社会的那一天开始。 自20世纪末开始,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威远社区在当地公安机关支持下,用爱心和真心架起了从戒毒所走向社会的放心桥,切实帮助戒毒出所人员解决实际困难,有效地巩固了戒毒成效,被联合国禁毒署赞誉为“昆明威远社区戒毒模式”。  相似文献   

4.
《民主与法制》2008,(10):61-61
据《信息时报》报道,我国《禁毒法》6月1日实施,取消劳动教养强制戒毒措施,由强调对吸毒者惩罚变为治疗为主,突出社区戒毒作用,而且把强制戒毒时间由现行3~6个月延长为1~3年。 《禁毒法》更突出社区戒毒作用。在吸毒者成瘾不严重的情况下,首先考虑以社区治疗为主,通过街道办、社区居委、乡镇办事处等机构协调,联合医院、相关部门对吸毒者进行居家治疗,而非采取强制隔离;但若成瘾严重,强制隔离戒毒还是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人类与毒品的斗争经历了非常曲折的历程,竭尽全力寻找戒毒的方法。1898年,德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由盐酸吗啡酰化后获取的物质极其奇特,一位医生曾说:“有了这种药,才有希望看到吸毒者绝迹的一天。”而这种曾被戒毒者寄予无限希望的药物,现在却让人们谈虎色变──它就是海洛因。 现在,无数的科学家和医生仍在为安全可靠地戒毒而殚精竭虑。 目前,在国内主要采取三种戒毒方法: 一是采用替代药物剂量递减法来戒毒。常用的替代有美沙酮、丁诺非等。这种疗法有人称之为“以小毒代大毒”、“以药瘾代毒瘾”,因为美沙酮等都是麻醉药…  相似文献   

6.
戒毒中的最大难点与戒毒心理治疗的运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世界吸毒人员的重新吸毒率高达 95 %以上 ,解决复吸问题成为戒毒工作最关键、难度最大的环节。造成复吸的主要原因是吸毒者对毒品产生了强烈而顽固的心理依赖和因吸毒导致的人格变异。摆脱对毒品的心理依赖 ,矫正其变异的人格 ,唯有靠长期而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 ,靠行为矫正和人格重塑。  相似文献   

7.
禁毒法视野下的戒毒工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品问题发展蔓延的势头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复吸率高仍然是戒毒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禁毒法有关戒毒工作的规定为吸毒者的康复治疗和回归社会提供了法律依据。比较研判现行的戒毒模式,分析由“医疗戒毒”、“社区戒毒”和“强制隔离戒毒”组成的戒毒工作新体系,对于整个禁毒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戒毒条例》确认与细化了新戒毒体系,规定了戒毒权力配置与戒毒人员权利保障,确立了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康复措施,将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戒毒康复分别纳入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鼓励吸毒成瘾人员自行戒除毒瘾,完善了社区戒毒的执行程序,戒毒措施之间相互衔接,对吸毒人员严密控制。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70号现发布《强制戒毒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总理李鹏一九九五年一月十二日第一条为了教育和帮助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戒毒  相似文献   

10.
在强制戒毒过程中,戒毒人员自杀和自伤自残是安全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通过对一个时期温州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戒毒人员自杀、自伤自残基本情况的统计和调查,可以从心理、生理等角度分析戒毒人员自杀、自伤自残的主要原因,并从中思考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1.
海南省公安厅万长松、陈人刚同志来稿指出,积极探索多种戒毒模式是解决目前戒毒难题的有效途径。从目前的情况看,应该在充分发挥劳教戒毒、强制戒毒模式的同时,多头并进,多种形式并存,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禁毒委提出的集中收戒吸毒人员的目标。 (一)乡镇办班戒毒模式。乡镇办班戒毒是劳教戒毒和强制戒毒的必要补充,也是减轻劳教所和强制戒毒所收戒压力的一种模式。以乡镇为主体,举办自愿戒毒学习班,由乡镇政  相似文献   

12.
戒毒效果研究的主体目前主要是公安机关基层实战部门的一线工作人员与专业院校科研机构的专业科研教学人员,后者以心理学专业为主。对戒毒效果的研究主题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大类。戒毒效果的定性研究非常有限且研究成果涉及面非常狭窄,探讨多集中于定量研究。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两类:(1)介绍某种针对戒毒人员心理治疗的方法;(2)介绍戒毒药物或生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郁樗 《今日海南》2011,(7):23-23
2011年6月26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戒毒条例》。《条例》规定,吸毒者主动接受戒毒不予处罚,乡镇、街道将根据需要配备社区戒毒专职工作人员,组织戒毒人员参加生产劳动应支付报酬,泄露戒毒人员个人信息可追究刑责。主动戒毒不处罚,社区帮助戒毒、戒毒劳动付报酬,保护戒毒人员的信息,新的《戒毒条例》近乎是通篇在保护戒毒人员,我们对戒毒人员是不是太过温柔了呢?如此温柔的《戒毒条例》,会不会太没有震慑力了?  相似文献   

14.
观点与数据     
青年▲我国吸毒者出现低龄化趋势 ,女性吸毒者增多据国家禁毒委统计 ,截至1999年底 ,我国涉及毒品的县市达到2081个 ,占全国县市总数的72 %以上。吸毒者的年龄多数为17~35岁 ,占吸毒者总数的85.1 %。另据统计 ,我国目前登记在册的吸毒者25岁以下的占60 %以上 ,25~35岁的占25 %左右。据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的调查 ,25~35岁中顽固的吸毒成瘾者的比例最高 ,约占成瘾者总数的59 %。吸毒者以男性为主 ,但女性吸毒者的数量明显上升。据对14个省份劳教戒毒单位的调查 ,女性吸毒者占全部收容总数的比例高达…  相似文献   

15.
就在我们的周边.生活着这样一群人:原本有一副健康的身板.却偏偏利用“精神药物”自残.以生命赌明天;原本充实的灵魂早已空虚.时时追逐“飘”的感觉.置一切于不顾.在袅袅青烟中寻找一种莫可名状的精神寄托——他们就是吸毒者! 与其说是“生活着”,倒不如说是“残喘着”。因为毒魔的摧残力和诱惑力是常人无法理解和体会到的。“一朝吸毒则终生戒毒”.这句话说的就是毒瘾本身是一种心理顽症,生理脱毒易而心理脱毒难上加难。 法治社会决不容许吸毒者日益泛滥.于是.公安机关强制戒毒所应运而生,所取得的成效也有目共睹。可是.面对数以百万计的登记在册吸毒人员以及因他们吸毒而产生的种种恶果.依然令人寝食难安……  相似文献   

16.
禁毒法与我国戒毒体系之重构——风险预估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新近通过的禁毒法重构了我国的戒毒体系,在完善我国戒毒体系的同时,构成这一新戒毒体系的三大戒毒措施--社区戒毒、自愿戒毒、强制隔离戒毒也均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化解风险的基本路径是社区戒毒的适用对象宜仅限于吸食新型毒品成瘾的人员;应当明确社区戒毒和强制隔离戒毒的适用具有相对自愿戒毒的优先性,并且建立自愿戒毒向强制隔离戒毒转化机制;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脱离公安和司法行政体系,归属卫生医疗体系,以使其尽可能成为一种特殊的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17.
最近,在安康医院领导和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同志的支持和帮助下,笔者对正在强制戒毒的123名人员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本文仅对吸毒人员的基本情况、对强制戒毒人员的教育、社会综合治理提供参考性资料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钟春云 《当代广西》2010,(13):19-20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区在戒毒管理与防治艾滋病方面的工作情况,6月11~12日,笔者分别走进了广西女子劳教(强制隔离戒毒)所和广西第二戒毒劳教所,深入了解戒毒人员的治疗、生活情况。虽然这些人员暂时失去了自由,但是,在工作人员细心、爱心、耐心的帮助下,他们能够调养身心,磨炼意志,重新找回自尊、自我、自信。  相似文献   

19.
《人民政坛》2011,(10):6-7
据新华网杭州9月6日电,浙江省政府常务会议近日通过了《浙江省禁毒条例(修订草案》,修订后的条例规定,吸毒人员在戒毒期内,不得驾驶机动车和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对吸毒人员驾车进行严格管理,这在全国尚属首次。修订后的条例草案规定,被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人员,机动车驾驶证在强制隔离戒毒期间会被注销;被责令在社区戒毒的,机动车驾驶证在戒毒期间效力中止,并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代为保管;被强制隔离戒毒、被责令在社区戒毒的吸毒人员,在戒毒期间不得驾驶机动车,不得申领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按无证驾驶处罚。  相似文献   

20.
李飞 《传承》2013,(6):120-121
戒毒人员复吸率居高不下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社区戒毒是破解高复吸率难题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寻求与探索建立健全融法制、医疗、教育、就业、安保为一体的科学、完善的社区戒毒工作体系,成为贯彻落实《禁毒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