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湖北政报》2010,(21):24-26
<正>鄂政办发[2010]106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了切实做好我省农村防灾减灾工作,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我省是农业大省,是国家重要的粮棉油等农副产品主产省份之一。近年来,虽然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快速发展,但农业对天气变化的依存度  相似文献   

2.
尹东 《前进论坛》2008,(6):26-27
2007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在甘肃省气象局慰问一线气象工作者时指出:“气象工作非常重要.对于提高防灾抗灾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再次指出“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及“强化防灾减灾工作”。重温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分析和总结2008年初我国出现的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极端气象灾害,引发了我们对一些问题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3.
正豫政[2013]63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气象事业是基础性、科技型社会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作用。气象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正豫政办[2013]95号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十二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河南省"十二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中央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相似文献   

5.
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情况的报告>,指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6.
辽政办发[2011]31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我省是气象灾害多发省份,特别是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增多增强趋势,气象灾害的破坏力日益严重。为加强全省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以下简称"两个体系")建设,提高气象为农业服务和防灾减灾能力,为"三农"发展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加强"两个体系"建设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7.
气象工作要全面融入和服务海洋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健 《今日浙江》2011,(24):41-41
浙江是海洋大省,也是海洋气象灾害多发、气候变化影响敏感的省份之一。今年年初,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正式列入国家战略,对气象工作全面融入和服务海洋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发展海洋经济,气象具有基础性、保障性和先导性作用。气象部门要围绕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带气象保障工程建设,不断提升海洋气象监测预警能力、海洋气象信息分发能力、海洋气象防灾减灾能  相似文献   

8.
山区作为巨大承灾体之一,地质条件比较恶劣,孕灾环境脆弱。全球气候变化,暴雨致灾形势严峻,本文通过对2011年贵州省望谟县"66"山洪泥石流灾害成功应对的案例分析,为山区应对突发性暴雨灾害提供有益参考。2011年6月6日,贵州省望谟县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当地政府最终成功转移疏散4.5万人,与灾害本身的破坏性相比,灾害损失被降到最低,是山区气象防灾减灾的一个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9.
丁丁  马涛 《小康》2013,(10):26-27
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是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保障,立法要处理好相关法律间的协调性问题,解决好适用性差问题,立法要能满足应对气候变化需求,以实现立法价值的最大化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是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保障。为适应国内外形势和发展趋势,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做出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部署,我国近期启动了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工作,旨在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建立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提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我国气象防灾减灾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11.
彭本利 《前沿》2012,(11):89-91
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呈现出由气候政策行动向气候立法转变、由以减缓为主向减缓与适应并重、由以国家行动为主向国家与地方行动并重的趋势。中国作为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之一,加强气候变化立法,不仅是提高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重要行动举措,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制保障。中国气候变化立法应考虑从以下重点着手:气候变化国际法的国内化、综合性气候变化立法、适应性气候变化立法、地方气候变化立法。  相似文献   

12.
《湖北政报》2009,(24):16-23
<正>鄂政发[2009]57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减灾》2013,(2):13-13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自古以来。人类的安全感与“老天爷”一直息息相关,惊惧于雷电、悲号于狂风、惶恐于巨浪……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进步。这些激烈而神秘的自然现象已不再深不可测,人们从自然环境中汲取发展的动力,但同时,也承担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多发带来的苦难。现代社会对自然灾害特别是气象灾害的影响越来越敏感,通过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来应对各种灾害问题。已成为国家发展进程中的一项迫切任务,也是保障与改善民生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2009年9月4日)林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在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近年来,我省林业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了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任务,极大地解放了林业生产力。全省林业用地面积695万公顷,有林地面积534  相似文献   

15.
正低碳交通是一种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节能"和"减排"是交通运输低碳化的重要途径。交通运输业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部署中确定的以低碳为特征的三大产业体系之一,建立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作用。省第六次党代会也提出了建设"绿色交通示范省"的目标。面对压力,我省要积极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大力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加快构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一是建设低碳型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全岛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逐步提升路网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等;在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全寿命过程中贯彻低碳理  相似文献   

16.
杨轲 《人民论坛》2012,(28):60-63
调研背景提起"气象",人们想到最多的就是天气预报,而且普遍认为只有这个才与自己有关。其实,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为重大活动提供服务平台、人工影响天气等也都是气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正逐渐成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湖北政报》2010,(21):35-36
<正>鄂发改气候[2010]1323号第一条为规范我省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对外合作有序开展,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对外合作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发改气候[2010]328号)精神,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本实施细则中的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对外合作,是指我省国家机关与外国政府、国际组  相似文献   

18.
##正##鲁政办发[2014]5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气象事业是基础性、科技型社会公益事业,公共气象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工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作用。气象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重要标志。为切实加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提升气象保障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能力和水平,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加快推进我省气象现代化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9.
灾害是来自自然界、被改变和/或被建构的环境,以及产生社会经济脆弱性条件的、有潜在破坏性行为的一个过程/事件。灾害研究涉及、影响和关注到一个社会所有方面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抵抗性、韧性以及适应性,已经成为减少灾害对社会实际的或未来的灾害影响的重要理念。在经济、社会、人口、意识形态和科技因素共同作用下,灾害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错综复杂。重建以及减少脆弱性、气候变化应成为灾害人类学家重点关注的两个版块。灾害植根于人类社会中,怎样从政策研究转移到实践研究,是对人类学特有的理念和方法的挑战,作为人类学家,我们应该做好应对和接受这个挑战。  相似文献   

20.
朱书刚 《前进论坛》2010,(11):23-24
<正>新能源产业作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2009年12月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及今年召开的"两会"都以倡导新能源及低碳经济为看点。加快推进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