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关于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对策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黑龙江省近年来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趋势、应对办法和经验、处置中的难点和问题;提出了公安机关进一步做好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的对策;强调了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应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2.
文精毅 《今日海南》2014,(10):42-43
正随着国有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在生产经营运行中,难免会存在影响稳定的因素。如果处理不好,就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对当地的生产、生活秩序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对国有企业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展开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有企业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何斌 《警察与体育》2000,(6):39-40,37
当前群体性事件在某些地区发案率很高,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及人民群众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危害很大,其影响面之广和处理难度之大直接导致了社会的不安定。所以,如何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已成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研究的课题。本文围绕群体性事件的类型、特点、成因及对策措施作些分析和思考,为群体性事件研究做点探索。  相似文献   

4.
论群体性治安事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社会问题——群体性治安事件,进行了扩展性的研究,对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定义进行了辨析,总结了当前群体性治安事件的特点、社会成因,提出了预防和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适应新形势 研究新对策 提高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公安机关如何进一步适应新形势,研究新对策,提高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即:要正确分析群体性事件呈现出的新特点,必须加强调研,适应变化;要正确认识加入WTO后社会治安出现的新变化和对公安机关提出的新要求,必须审时度势,未雨绸缪;要正确把握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关键问题,必须坚持原则,措施有力;要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必须综合治理,防患未然。  相似文献   

6.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防范群体性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成学 《人民论坛》2013,(14):34-35
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因素大量存在。作为社会管理者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这是防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根本;同时,仔细分析可能引发群众不满情绪的因素,掌握做好群众工作的技巧,有利于防范群体性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过程中,随着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利益关系的调整,群体性上访、静坐、罢工等闹事事件不仅难以避免,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呈增多趋势.因此,认真分析研究群体性闹事的特点,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对策,是各级公安机关目前在维持社会稳定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笔者试就十堰市1994年一季度发生的16起群体性闹事事件作一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网络参与现实已经成为重要的渠道。网络群体性事件随之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网络群体性事件已成为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网络群体性事件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新的特点。因此,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现状、特点进行研究有助于把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在属性和规律。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交通运输领域的群体性事件多发,已成为当前影响公安交通治安工作乃至社会稳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交通运输领域的群体性事件具有诱发性、复杂性、规模性、预谋性、破坏性、反复性、互动性等特点。根据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一般可把群体性事件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对不同的阶段,应当采取不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各种群体性治安事件不断发生,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高驾驭群体性治安事件能力,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及公安机关和武警部队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所谓群体性治安事件,是指因利益关系问题而引发的集体违反国家现行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并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治安事件。群体性治安事件有多种类型,笔者仅就经常发生的五种群体性治安事件及其处置特点进行探讨性研究。一、集会、上访请愿事件及其处置特点集会、上访请愿…  相似文献   

11.
群体性事件的理论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性事件从本质上来说,是社会存在矛盾的客观反映,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正常的社会现象。但是如果群体性事件呈现继续增长之势,将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的重要因素。因此,群体性事件成为当前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群体性事件的研究进行理论梳理,以期对这一问题的理论构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利益冲突加剧,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为此,建立切实可行的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确实是必要的,运用现代化科学方法,及时、准确地实施预测、预报,尽早、尽快地做预防和处置工作,以降低群体性事件对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产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当前,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作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产物,群体性事件伴随着社会发展形态的进化而不断变化,本文试从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角度对其发展规律进行了分析,并着重探索目前社会条件下对其有较强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我国正处于由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由传统农工社会向现代信息化社会的转型变革时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演变不可避免地带有转型发展时期的阶段性特点和时代特征。在利益结构变化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时代背景下,透过群体性事件规模扩大、诉求复杂、组织程度增加的诸多表象,利益分化与利益表达、参与诉求与制度现实、矛盾纠纷与疏通渠道、弱势群体与社会保障以及贫富分化与社会公平之间形成的深层次矛盾,成为影响群体性事件走向和趋势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迅猛的发展,但事物总是矛盾的,在经济体制改革正深入进行的同时,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各种利益冲突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威胁。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化解矛盾于未然,建立健全群体性事件的预警和解决的长效机制,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当前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在对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后,提出了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群体性事件一直处在高发期。目前,它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主要因素。能否化解并加以有效解决,是衡量政府危机处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从贵州“瓮安事件”和“德江事件”看,我国政府应坚持以下原则:第一,认真研究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矛盾,增强政治敏感性;第二,高度重视突发群体性事件的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第三,健全信息发布体制,及时公开相关信息;第四,做好相关利益方的安抚工作,维持社会稳定;第五,畅通意见表达渠道,切实保障公民政治参与权。  相似文献   

17.
如何处置群体性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性:事件处置不当,将给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危害。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与燃烧的机制一样:一是被歧视、被不公正对待的社会阶层(或群体、集团)的愤怒或挫折感的积累(即燃料的形成);二是激发群体性事件的意外事件或谣言(即火种)。群体性事件处置的第一个重要原则是预防,即防止罢工抗议人群情绪失控、防止人群中出现暴力违法行为;第二个重要原则就是在抗议罢工人群出现暴力甚至与警察冲突时,要采取“擒贼擒王”、“网开一面”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的发展,现实中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极容易变成网络舆情,对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要增强新形势下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必须探明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规律。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包括生成、爆发、稳定、终结四个阶段。在这个演变过程中,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都处于动态变化中。  相似文献   

19.
谣言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群体性突发事件与人际传播密切相关。谣言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反映了当时的民众心理,也触动了社会深层的机制,从这个角度讲,它有时的确会起到社会调节的正面作用,但由谣言而引发的集体行为所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尽量降低谣言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造成的风险,是现代国家和社会管理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涉及民族因素的突发群体性事件进行处置的传统逻辑是对信息进行严格控制、占领道德高地而忽视决策的形成,在规避政治风险的情况下一味追求政治稳定。这是基于一定的理论预设:民族摩擦、矛盾等同于民族冲突;事件发生影响政治稳定;政府权威不容质疑;处置行动需要集中统一领导。为恰当处置此类事件,处置部门必须正确区分矛盾性质,认识到民族矛盾与摩擦是最终实现和谐民族关系的过渡现象,维护社会稳定需要多元治理,并建立分权式的扁平化应急处置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