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信息化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把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确立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信息化正在从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等各方面、各层次推进和深化。城市信息化是区域信息化的核心,我国在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城市信息化建设将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新动力,成为解决城市发展中诸多难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信息化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信息基础设施、计算机拥有量、互联网接入等国家信息化发展基本环境快速发展,信息化的准备度快速提升;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改造、电子政务的全面推进以及社会信息化和文化信息化等领域的覆盖程度和应用水平越来越高,信息化的应用度向纵深发展;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城乡数字鸿沟开始缩小,信息化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已经确立,信息化的影响度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切实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众》2010,(7):62-63
<正>农村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不断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推进农业信息服务技术发展。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更加明确提出:"推进农村信息化,积极支持  相似文献   

4.
张颖 《岭南学刊》2002,(3):21-24
当今世界 ,信息化浪潮扑面而至 ,已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大趋势 ,信息技术的推动和信息需求的牵动将使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笔者认为 ,大力推进我国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建设与实现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密切相关 ,正确认识两者的辩证关系并揭示其互动联系 ,对于指导我国社会信息化建设、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实现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中 ,生产力不仅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而且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 ,…  相似文献   

5.
叶裕惠 《桂海论丛》2004,20(2):96-96
为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更好贯彻十六大关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精神,2003年12月11日,由广西科学技术学会、广西电子学会、广西市场经济研究会在南宁联合举办了一场“广西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对策研究”专题报告会。对广西信息化的现状、作用和发展方向,地理信息系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加强计算机信息安全防范等问题进行了专门报告。广西发展计划委员会的专家在会上就广西如何加快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问题作了专门报告。指出在现代社会中,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主要载体,信息化则是工业化的发动机和提升机,两者相…  相似文献   

6.
焦桂芳 《桂海论丛》2003,19(3):61-63
我国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必须顺应潮流 ,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 ,及时掌握市场信息 ,增强核心竞争力 ,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徐达生  刘兰 《今日浙江》2009,(20):I0002-I0003
伴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科技兴省、信息兴省的进程也在不断加速。其中,农村信息化已然成了浙江省建设信息化大省的一个重要标志。浙江省委赵洪祝书记对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极为关注,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化“四个一点”的发展模式,切实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统筹推进农村信息化工程。“四个一点”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即政府出一点.电信企业和电脑商让利一点,乡村补助出一点,农民自己掏一点。  相似文献   

8.
皖政[2006]10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安徽省"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安徽省人民政府二○○六年十二月五日  相似文献   

9.
李一峰  朱锐勋  汝蓉 《创造》2003,(2):40-41
朱钅容基总理最近在主持召开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指出,要适应时代进步和世界发展的新形势,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要发挥我国智力资源优势,加快发展软件产业,要抓好电子政务,推动其它领域的信息化。并强调,加快信息化建设,必须以规划为指导,加强统筹协调,突出发展重点,务必注重实效,防止重复建设,切实打好基础,努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统一战线》2013,(11):44-45
加强信息化建设既是适应新形势发展、创新统战工作方式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统战文化建设、加大网络舆论宣传的重要途径。按照《全国统战系统信息化(2012-2016年)建设规划》和《2013-2014年全国统战系统信息化工作意见》的要求,哈尔滨市委统战部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在全国副省级城市统战系统率先成立了信息中心,并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启动了统战工作信息系统国产化示范项目建设。为搞好顶层设计、提高建设水平,他们积极引进外脑,聘请了国内有关专家,帮助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1.
梁正勤 《四川政报》2002,(36):31-31
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涵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国税系统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进一步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加快科技兴税进程,为税收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科技兴省、信息兴省的进程也在不断加速.其中,农村信息化已然成了浙江省建设信息化大省的一个重要标志.浙江省委赵洪祝书记对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极为关注,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化"四个一点"的发展模式,切实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统筹推进农村信息化工程.  相似文献   

13.
宁党办[2008]11号2008年3月31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的通知(中办发[2007]25号,以下简称《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精神,大力推进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4.
公安部在部署开展"金盾工程"建设之初,明确提出了"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指导方针。近年来,江苏公安机关坚持把"三统一"原则贯穿信息化建设始终,通过加强总体规划,推动公安信息化建设应用的深入发展,取得了较好效果。信息化规划是信息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延伸和细化,它包括信息化建设方向、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信息化背景下,我国的工业化将怎样进行?利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内在逻辑关系,使他们实现互动和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条捷径。其中,发展信息化,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简要论述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意义、根本原因和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信息化发展及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风 《前沿》2001,(11):113-116
信息化是信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断增长的一个进程。是现代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世界高新技术革命的时代特征。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和社会进步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1世纪初叶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 ,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加快发展我区信息产业 ,推进我区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服务信息化进程 ,是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7.
5月28日,《贵州省信息化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在贵阳举行,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傅传耀、副省长孙国强出席新闻发布会并讲话。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出,近年来,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信息化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培育了一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典型模式。但是就整体而言,仍处于发展初期,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两化融合"、"五化并举"等战略思想的提出,我国信息化建设面临着全新的形势和任务,信息化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进,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场认知与思维上的深刻变革;这是一场创造与创新上的接力奋斗。新世纪之初,数字化浪潮悄然掀起。2003年1月,在浙江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以极具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提出“数字浙江”建设:“数字浙江是全面推进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20.
寄望虎春:回眸电子政务2009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总结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教训:盲目建设,缺乏规划和科学设计,不计成本;未能带动全面信息化和信息产业的良性发展;总结反省后开始走向护佑民生、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之路。指出电子政务的根本是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化。通过分析2009年中许多部门和地方政府信息化建设注重绿色发展、精简节约的案例,得出新的务实节俭的政府信息化建设氛围正在形成,发展融合经济民生、融合行业需要、面向公众亲民服务、朴素实效的政府信息化的新局面已初见端倪,这是电子政务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