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年1月1日,中国结束了实施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开启。如今"两孩政策"快满两周年,老百姓的生育观是否有所改变?相应的配套设施是否能跟上?生育二孩的家庭又遇到了哪些困难?最新的"十三五"人口调查及预测数据表明:我国已经而且长期掉进少子老龄化的陷阱:我国的总和生育率常年维持在1.6以下,远低于人口更替水平2.1,人  相似文献   

2.
《劳动保障世界》2006,(4):28-28
近日,一场有关招聘、职场维权的大调查中,共有2000人参与了调查,其中男性占到34.1%。女性占到了65.9%。在对于求职者是否遭遇过招聘陷阱的调查中.有55%的被调查者都表示自己曾经被“坑”过,针对此,专家传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3.
笼罩大半个中国的雾霾阴影尚未消散,职场领域的“雾霾”又悄然来袭。据国内知名招聘网站智联招聘最新调查数据显示:薪酬、加班、“背房”、健康和职场安全感已成为压在职场人身上的“五座大山”。然而让业内专家担忧的是,面对雾霾的肆虐,大多数职场人选择了“低头”,默默承受或负重前行……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1月1日起,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得到了绝大多数中国家庭的欢迎和拥护。但是,从2013年国家实行允许夫妻单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生育二孩的政策落地以来,全国各地二孩生育的增长情况来看,似乎并没有预想中那样发生二孩生育的井喷现象。通过对湖南长沙部分符合二孩生育条件的年轻夫妇群体进行调查,发现影响年轻夫妇不愿生育二孩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对生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的人口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意味着实行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布结束,再也不受"双独二孩"或"单独二孩"政策的限制。文章从经济学的视点出发,分析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原理和意义,探讨全面放开"二孩"应注意的问题,并对"二孩"政策给予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独生子女夫妻可生二孩对人口出生的影响1、通过独生子女领证人数推算。我省1979年——2001年平均分年度独生女有4万人左右,大部分生活在城镇,假设这部分对象全部与独生子结婚并全部生育第二个孩子,将使我省人口出生率上升0.7个千分点,总和生育率上升约0.08。2、利用一孩妇女人数间接估计。据统计,我省已婚育龄妇女中一孩妇女人数为494万人,平均每年度22万人,根据出生性  相似文献   

7.
紫云  江水 《民主与法制》2010,(12):25-27
职场隐婚,是时下白领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存策略。职场隐婚,主要缘于社会与职场上的压力,迫于无奈下的职场潜规则而为之。那么,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要求职工提供婚姻状况是否属于就业歧视?职场隐婚是否构成劳动合同欺诈?今年5月3日,苏州中院审结了一起因职场隐婚而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  相似文献   

8.
互动邮箱     
正chinatoday@china.com.cn或@今日中国China Today v"单独二孩"政策放开之后贵刊2014年第二期《人口大国之困》一组文章报道了放开"单独二孩"政策。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很长一段时期的热点话题,虽说现在"单独二孩"新政已经出台,但这个话题热度依然未减。据专家估计,"单独二孩"政策全面落实后,在中国范围内,将影响1500万至2000万人,他们是一方独生子女,且已育有一个孩子的育龄夫妻。  相似文献   

9.
李志  邓维  李兢 《青年探索》2008,(4):70-73
通过对重庆六所高校的392名大学生的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职业适应性障碍最有可能来自工作本身的不适应、对职场人际关系的不适应、心态调整上的不适应等三个方面;并且不同专业、是否为独生子女在其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人口控制政策是以控制人口数量为目标、以降低生育水平为要求、以提供和实施避孕节育措施为手段的政策体系。该政策初步形成于1962年(推行于城市和农村人口稠密区),对城市居民生育行为由多育向少育转变有积极引导作用;全面实施于1973年,以晚婚、最多生育二孩和间隔四年为要求,对民众特别是农民的传统生育行为有极大矫正作用,使生育率大幅度下降;强化于1980年,以独生子女政策实行为标志(农村实行的则是一胎半政策)。这一政策将国家人口控制目标放在首位,城乡生育率在短期内降至更替水平及以下,人口增长速度得到控制。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社会转型,新一代青年人婚育观念和行为发生了深刻改变,晚婚、内生性少育成为主导。有鉴于此,二孩生育限制逐渐放开,进而放开三孩生育。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福建厦门市已育一孩职业女性的抽样调查,文章以微观人口经济学的成本-效用学说为分析框架,考察职业女性的生育效用感和再生育成本预估对其再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已育一孩职业女性对待二孩生育的总体意愿并不强;除了个人年龄、一孩年龄和一孩性别对其再生育意愿有显著影响外,对孩子工具效用和二孩优势效用的认同有助于提升职业女性的再生育热情,但是随着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这些可以促进生育的影响并不能真正得以发挥,而对再生育后的职业发展成本和人际关系成本的预估则会显著抑制职业女性的再生育积极性,可以说,生育观念的转变和再生育成本加大是导致职场女性在二孩问题上呈现低生育热情的双重根源。  相似文献   

12.
周洁 《人民公安》2014,(4):30-33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人们口中的"单独二孩"政策就此得到广泛关注,有太多中国人在为一个和自己并不相关的政策叫好。然而很多人并不清楚:"单独二孩"政策究竟将给我们带来什么?"单独二孩"政策是自本世纪初进行"双独二孩"的政策调整以来,中国在计划生育政策领域所作的新一次重大变动。  相似文献   

13.
身为职场人,多少都会面临"外界的诱惑",希望固定工资和额外收入都可兼得,上班创业两不误。与此同时,职场引申出在职员工的"第二职业",由于"第二职业"的身份得不到企业认可,一直处于隐身状态,被职场族统称为"地下创业"。职场人士对"地下创业"究竟如何看待?他们是否已经计划"地下创业"?促使他们进行"地下创业"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本刊联合智通人才网对200名职场人士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4.
“就业难”一直是困扰高校毕业生的难题。然而,就业竞争的持续加剧并不能阻挡一些热门专业走俏职场。近日,国内首家分行业人才招聘网站英才网联的职业指导专家对2007年大学生专业就业情况进行了排名,排在前9位的最易就业的专业是:  相似文献   

15.
正自2016年元月起,我国实行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完成了其应有的历史使命,为我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生育质量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全面两孩政策"完全落地,全国各地同步放开生育二孩,在今后的几年中,可能出现一个生育高峰。因此,"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对我国产科、儿科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现有的产  相似文献   

16.
新语     
《小康》2010,(7):24-24
“文凭、驾照、仪表一样都不能少”,面对这样的招聘要求,更多的求职者不得不下重金包装自己,职场消费呈持续攀升之势,有人把这类支出形象地称为“求职经济”。按全国200万毕业生、每人花费500元计算,“求职经济”的规模将超过10亿元。有经济学家指出,由求职拉动的消费还远不止这个数。  相似文献   

17.
李科 《人民公安》2014,(4):39-39
尽管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并无统一时间表,但部分省市区已迫不及待。继浙江省于2014年1月17日率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江西省于1月18日、安徽省于1月23日起正式实施该项政策。  相似文献   

18.
关月辑 《中国保安》2012,(12):56-57
无论是初涉职场者还是跳槽到新工作单位的“老鸟”,往往会惊讶地发现,身边并非都是同龄人。与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职业履历的人共事,便无法回避“职场代沟”的存在。那么,如何轻松跨越“职场代沟”呢?  相似文献   

19.
在一些上班族看来,"五险一金"是不是缴的越多到期领的也越多?强制缴纳是否没商量?缴纳者频繁"漂流"是否为本地人"做嫁衣裳"?近日在网络上"知之甚少。记者在上海市人民广场、浦东陆家嘴随机询问了十多名职场白领,  相似文献   

20.
正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生二孩?独生子女还有没有奖励?为什么生二孩休假时间短?——"全面两孩"政策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后,这些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21日提交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中,不难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修正案拟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