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伦理与法律:网络舆论与法院审判的冲突与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宁 《求索》2010,(3):112-114
网络舆论以其自身特有的优势在社会伦理和媒体监督中占据重要地位。由于诸多原因,造成网络舆论与以司法独立为基础、捍卫司法公正为目标、维护司法权威为己任的法院审判之间的种种冲突。但网络舆论与法院审判之间仍存在很多契合点,也使得两者的良性互动关系成为可能。公民法律意识的培育、法官职业素养的提高、网络媒体的自律与他律、网络舆论多元立体监督模式以及司法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都为达到两者的理想平衡状态提供出路。  相似文献   

2.
葛峰  金博 《人民论坛》2014,(12):109-111
网络时代的公民都依法享有网络政治参与权。要促进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就需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法治化,以实现对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权利的规范与保障。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法治化的基本原则包括:依法保障公民网络参政权原则、网络言论自由原则、依法参与原则、禁止传播有害信息原则、适度管制原则,这些原则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法的立法、执法、司法救济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判断准则。  相似文献   

3.
《公安研究》2013,(2):92-93
金毅在《理论与改革》2012年第5期撰文认为,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主要包括以“新意见阶层”为主体的网民、以网络意见领袖为主体的网络政治精英和以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或者共同的利益诉求而结成的网络政治共同体。他们在政治参与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参与理念、参与能力和参与方式的困境。参与理念困境表现为民主参与理念与追求利益之争的冲突,参与能力困境表现为实现网络权利与现实数字鸿沟的冲突,  相似文献   

4.
网络时代的公民都依法享有网络政治参与权。要促进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就需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法治化,以实现对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权利的规范与保障。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法治化的基本原则包括:依法保障公民网络参政权原则、网络言论自由原则、依法参与原则、禁止传播有害信息原则、适度管制原则,这些原则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法的立法、执法、司法救济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判断准则。  相似文献   

5.
网络公众司法参与具有参与主体的非组织性、参与行为的不可控性以及表达意见的无序聚集性等非理性特性。非组织性的网络公众参与导致参与个体认知的非理性、司法机关与网络公众之间缺乏良性的双向互动机制,以及司法运作过程缺乏透明度等,是网络公众非理性司法参与的主要原因。实现网络公众司法参与理性化的目标,需要从选择和建立网络行业协会的参与模式、建立司法信息公开制度和司法网络回应机制、加强司法信息体系建设,以及规范网络公众司法参与行为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目前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网络成为民众特别是青年获得与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网络政治段子文化的兴起与繁荣一方面反映了在实现民主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网络传播的受众不但是信息的"生产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消费者",网络政治段子是公民表达政治诉求、评论政治的直通车,有益于推进公民政治参与。公民尤其是发言权较少的青年的利益诉求表达途径有限。网络政治段子作为情绪的宣泄渠道,缓解了社会矛盾冲突。其次,网络政治段子是现代社会大众实现政治互动的好途径。再次,透过网络政治段子能够监测公众对政治事件、政治人物等的看法,有利于掌握和控制舆情。网络它是政府监测公众舆情的放大镜,网络政治段子的负向功能也不容忽视。一是存在着政治传播上的隐患。二是对大众传播行为存在负面影响。片面的想法往往引发阅读者特别是思想活跃的青年群体的极端思维特别值得警惕。网络政治段子在为包括青年在内的全体公民参与政治提供了新的途径和载体的同时,也难免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司法民主化进程中由于网络参与的理性化建构面临着参与主体的非组织性、参与行为的不可控性以及表达意见的无序聚集性等深层困境。网络个体认知的局限性、司法机关与网络公众间没有形成良性的双向互动关系、司法机关没有建立有效的司法网络回应平台及司法运作过程缺乏透明度,是网络公众司法参与理性化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应当通过司法机关与网络公众建构有序参与共识的体验过程,建立有效的司法网络回应机制,引导网络公众司法参与行为,创新司法网络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公民参与网络反腐已成为国家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公民参与网络反腐正方兴未艾,但却存在着制约公民参与的诸多消极因素。在信息化条件下完善网络反腐的制度和机制,需要通过思想、制度、法律和信息技术的系统工程激发公民参与的积极性。从实践来看,公民的网络参与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度和广度关系到党的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一大批贪腐官员不为人知的秘密相继在网络上遭到曝光,"微博反腐"、"人肉搜索"等网络反腐手段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使得网络反腐相对于传统反腐手段,显得效率更高。然而,由于现行与互联网行为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使得网络反腐在实践中常出现公民的言论自由权、网络监督权、知情权等权利与官员隐私权相冲突的问题。如何在民主法治的框架内让公民的言论自由权等权利与官员的隐私权之间实现平衡已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对网络反腐的法理依据进行探讨,分析相关的权利冲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旨在寻求妥善解决冲突的办法,使网络反腐具有合法、合理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由权力产生的决策,这些决策从本质上看,应该是为公民权利的实现提供权力保障的,这也是由社会主义政治权力的本质属性决定了的。但是,我们不难发现,有些权力性决策和行为是与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相冲突的,是有悖于公民个人权利的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