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电子警务视野下信息化引领警务机制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剑 《公安研究》2009,(7):54-60
国内外关于信息化引领警务机制创新的实践证明,警务信息化对于提升警务效能,引领警务机制创新,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信息化引领警务机制创新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信息化对于警务理念、工作方法、管理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的推动力,也与警务机制创新自身的牵引力有关。在建设电子警务目标下,为克服信息化引领警务机制建设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公安机关应按照建设服务型公安机关的要求,以信息化为手段,在建立符合电子警务要求的决策指挥机制、打防控一体化机制、队伍管理机制、管理服务机制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论基层警务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层公安机关在警务信息化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基层在警务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警务信息化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将信息化融入公安工作是基层警务信息化得以发展的突破口,强化应用意识是提高基层警务信息化成效的关键,为实战服务是基层警务信息化应用的生命所在,充分整合信息资源为基层服务是提高警务信息化应用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警务信息化是推动公安工作全面发展的基础性战略工程。甘肃省公安机关将警务信息化作为提高公安战斗力的关键因素、建立现代警务机制的助推器和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要载体,以警务信息化规范业务流程、改革警务运行模式、创新警务新型管理机制、提升公安民警能力素质,实现以警务信息化推动公安工作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发展电子政务、电子警务是建设小康社会重要目标。公安机关要抓住电子警务发展的 机遇,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利用公安机关现有的诸多有利条件,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在电子政 务建设中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5.
探索建立现代警务机制的总体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景华 《公安研究》2004,(10):11-16
探索建立现代警务机制,是公安机关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提高公安机关维护稳定水平的重要保证,也是公安工作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寻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必然选择。现代警务机制的基本内涵,包括执法理念现代化、警务信息化、打防控一体化、执法执勤规范化、经费装备标准化、队伍建设正规化、效益评估科学化七个方面。设计和构建现代警务机制,应该着重围绕决策、实践、保障三个层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6.
一、切实转变观念,用超常思维促进信息警务建设的超常发展 观念决定行为,行为源于观念。信息警务是中国警务建设与发展的一场革命,首先体现在警务厂作主体──全体公安民警,尤其是各级公安机关领导思想观念上的一场革命。加强信息警务建设的关键在于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和广大公安民警思想观念上的革命性转变。 ──现阶段影响信息警务建设与发展的旧观念: 信息警务建设“为时尚早”论。部分人认为,公女工作的现有条件太差,信息警务建设所需的人、财、技术条件尚不具备,目前硬上信息警务尚属超前,不宜过快发展。 信息警务建设“可有可…  相似文献   

7.
构建电子警务工作模式 打造服务型公安机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波 《电子政务》2012,(12):47-53
建立电子警务工作模式的目的在于降低公安行政成本,规范公安行为方式,提高公安机关服务效率。电子警务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也是建设服务型公安机关的重要技术基础。研究认为,要确立电子警务工作理念,加快电子警务建设,促进纵向与横向系统与网络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逐步建立高效率服务型的公安机关电子警务网络。  相似文献   

8.
<正>公安机关大情报建设,是一个以信息化应用为支撑、以情报信息研判为主要内容、以服务于警务决策为目标的工作体系,是一项涉及公安机关众多范围和领域的综合性工作。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是当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警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公安机关"金盾工程"建设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是公安工作的一场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务信息化是继警务社区化之后的又一次警务革命。信息化将使公安警务机制、公安执法工作、公安机关服务社会的模式、公安队伍管理工作等产生深刻变革,并将成为公安工作新一轮发展进步的第一支点。  相似文献   

10.
励健 《公安学刊》2011,(5):77-81
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信息网络化的大背景、大趋势下有效驾驭区域社会治安局势.是县级公安机关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务。本文结合当前浙江省余姚市社会治安特点,就该局2007年以来所实施的预防案(事)件警务战略、打击违法犯罪“零容忍”警务战略、情报主导警务战略、社区警务战略、信息警务战略进行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字资源形式多样和容量增大等诸多因素影响,传统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公安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需要,共建和共享数字资源成为公安院校图书馆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目标。云服务平台的每一层都是基于相应的云计算服务且实现相应的数字图书馆服务,主要由大量的分布式异构虚拟计算资源构成,而且多个计算节点共用数据和资源,整个环境节点可以协同工作、互相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因此,研究云服务平台环境下的公安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方法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口管理信息化,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人口管理、人口管理体制的过程。当前,公安机关人口管理信息化还存在软、硬件两方面的问题,应通过加大投入、增强公安民警素质等方式解决,提高公安人口管理信息化水平,发挥其在预防、发现、打击违法犯罪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科技强警,向科技要警力,是警务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途径。只有做到科技强警,才能推进公安机关的科技化、现代化进程,提高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和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本文拟对科技强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进行具体阐述,以期更加有效地推进科技强警工作。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不断深入 ,社区警务工作对抑制和预防犯罪的作用愈加明显。应该明确社区警务改革的必要性 ,建立与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社区警务机制。通过调整民警结构挖掘警力资源 ,规范民警职责 ,协调警种职能 ,完善运行机制 ,健全保障措施 ,增强警务成本意识 ,提高公安民警整体素质 ,从而促进社区警务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公安文献信息数字资源主要来自公安机关、院校、协会等建立的特色数据库;建设特色数据库应全面掌握公安业务信息,深入了解公安学科专业设置状况,在与其它公安院校合作的基础上,建立起具有鲜明学科、专业特色的数据库体系,以便更好地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化服务。  相似文献   

16.
城市社区警务室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区警务战略的实施,城市社区警务室发挥了维护社区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社区警务室使警力下沉,警务前移,把“派出所”建在了居民的身边;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实现了由管理为重向以服务为主、由被动打击向主动防范、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同时,社区警务室在发展和建设中也确实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社区警务室管理建设机制还不够完善,社区警务室管理考核缺乏科学、严密、有效的方法和措施,社区警务室在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还没有真正有效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二)思想观念、组织体制、工作机制、管理手段和技术力量等方面的不适应,是产生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 警务信息网络基础和运行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与现阶段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各级领导的思想观念、认识水平、组织体制、工作机制、管理手段和技术力量等方面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警察职能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国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警察职能决定、影响着警务理念和具体的警务方式。为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变化与发展,警察职能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通过考察可以发现,警察职能呈现出扩张与收缩交替进行、平衡发展的特点。实践证明,把握警察职能发展的规律对于适时调整警务方针、更好地履行警察职责,从而更加有效地维持社会治安、服务公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应用社会契约理论分析警察权力形成,警察是人民(公众)将自己的权利让渡给国家后,经层层委托代理后形成的一个公共代理人。由于委托代理双方客观上存在信息差距或信息非对称性,在"理性人"的假设前提下,占有信息优势的代理人(警察)对处于信息劣势的委托人(公众)会隐藏真实行动,扭曲和异化代理行动,大大削弱了警察为公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造成公众对警察的不满。为此,从消除委托代理双方信息差距的角度,提出重塑警察服务职能的四个途径,以提高警察为公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警察勤务的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国警界选择并运用警察勤务方式的根据与警察体制模式 (大陆派警察模式或海洋派警察模式 )以及警察勤务风格 (集中制、散在制、集中散在并用制 )有关 ,更与能不能提高警察勤务效果有关。一般说来 ,对警察勤务方式的研究就是指对警察外勤勤务方式进行研究。其主要勤务方式分为个别勤务和共同勤务两类。个别勤务是以警察个体承担勤务的方式 ,主要勤务方式是指勤区查察 ,主要工作项目有户口查察、社区治安调查、促进警民关系、为民服务及宣传政令等 ;共同勤务指由警察局、警察分局或派出所内警员按勤务分配表轮流交替互换实施的勤务 ,勤务方式有巡逻、临检、守望、值班、备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