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间真情──记邹朝碧和她的私立海达孤儿院刘南开邹朝碧和她的孩子们。今年3月的一天,在中国四川省大巴山南麓的达川地区人民医院住院部,12名手捧鲜花的孩子围在一位女病人周围,都以妈妈称呼她。她为何有如此众多的儿女?原来她就是创办中国第一家私立孤儿院的个体...  相似文献   

2.
一朵艳丽的精神文明之花记达川市政协委员邹朝碧冯玉清四川大巴山区的达川市郊,有一个充满着人间的深情厚爱,闪烁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花的温暖之家,这就是达川市政协委员邹朝碧所创办的“私立海达孤儿院”。邹朝碧出身于一个普通市民的家庭,经历过近10年的“知青”...  相似文献   

3.
中国第一家私人开办的孤儿院——达川市私立海达孤儿院,是由个体户邹朝碧女士用她的爱心建立起来的.邹朝碧原是达川市国有蔬菜公司的职工.当改革的春风吹绿神州大地的时候,象所有弄潮儿一样,她勇敢地一头扎进了改革的大潮.1986年她决然辞去了公职.公司领导问她的打算,她毫不犹豫地说:“当个体户,去挣大钱!”丈夫魏在新问她:“后悔不后悔?”她斩钉截铁地回答:“决不后悔,大河没有回头浪!”从此,邹朝碧便在个体户这条大道上一往直前地迅跑,她先开了一家小小的副食店,接着又开起了小食店.她起早贪黑,吃苦受累,由于经营有方,生意越做越红火.逐渐发展成为拥有四个分支的“OK”名特小吃系列.有志者事竟成.经过10年的艰苦奋斗,邹朝碧渐渐地富裕起来,积累了八十多万元的资本.邹朝碧拥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但她  相似文献   

4.
2002年的中秋佳节,有24个儿女的邹朝碧成了最幸福的人。在这个团圆、吉祥的日子里,邹朝碧收到了24个孩子的礼物:有与她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用零花钱给她买来的月饼,有在西南交通大学读书的儿子发自成都的祝福,还有远在深圳工作的儿子对慈母的牵挂。孩子们都对邹朝碧说出了这样一句肺腑之言:“世上只有妈妈好!” 邹朝碧共有24个儿女,但却有17个姓,除自己生育了两个女儿,其他的22个孩子都是她从1992年创办达州市私立海达孤儿院后陆续收养的,最大的儿子肖华今年23岁,已在西南交通大学读四年级,并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提到自己亲手拉扯大的一个个孩子,慈祥的邹朝碧总是满脸洋溢出幸福。  相似文献   

5.
十年改革真是一部撼人心魄的交响曲,它以神奇之力,使贫穷者变得富有,怯弱者变得刚强,卑贱者变得高贵,愚昧者变得聪明。达川市个体工商户邹朝碧。正是乘着这股改革的春风,踏进了富裕之门。 少女时代的邹朝碧梦想做一名幼儿教师。然而中学毕业后,她进了一家国营蔬菜公司。但她当幼儿教  相似文献   

6.
杨春国 《乡音》2011,(8):21-22
人物名片:申学东,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秦皇岛市政协委员、山海关区政协常委,秦皇岛光明爱心孤儿院创办人。2011年7月6日,在永年县正西乡东一村,一个小姑娘正向乡亲们一一鞠躬告别,在她身旁是一辆挂有"秦皇岛光明爱心孤儿院"字样的面包车。小姑娘叫李秀川,是此前被燕赵都市报《爹死娘疯,15岁独臂女孩撑起一个家》新闻报道的主人公,她用稚嫩的肩膀艰难而又坚强地拉扯着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她的事迹见报后,引起了一位爱心人士的注意。他主动联系记者,明确表示,秀川和弟弟妹妹们的衣食住行,他会承担起来,并安排他们进入适合的班级就读  相似文献   

7.
初秋的黄昏,在北京市郊区一座被蔬菜地包围着的白色墙院内,一位身着舞衣的女郎正伴着乐曲,踮起脚尖,在院内的排演厅里翩翩起舞,她将根据中国著名小说改编的舞剧《红楼梦》中妙龄少女林黛玉的幽幽悲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近前一看,这位妙龄少女的扮演者竟是一位已年过50的女士。她就是在国内外颇有名气的舞蹈家陈爱莲。自幼献身舞蹈艺术陈爱莲祖籍广东省番禹市,1940年出生于上海。由于幼时失去父母,她的童年是在孤儿院里度过的。12岁时,聪慧、秀美的小爱莲被北京中央戏剧学院舞蹈班的考官挑中,踏上由上海到北京的列车,开始了她投身舞…  相似文献   

8.
出生在西藏那曲地区的瑞士籍华人杰素丹珍女士,从小就失去父母,早年孤身一人随商人追寻先辈在古丝绸之路上留下的艰辛印迹,辗转印度,随后去到德国读书,继而落脚瑞士。也许是自幼失去了父母的呵护,对人类心灵中最本原、最纯洁,也最为可贵的互相关爱之情格外珍视。1993年,她在祖籍西藏拉萨堆龙德庆县创办了一家孤儿院。1997年,她又在丈夫生活的云南中甸县,创办了一家保育园,收养了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辖县区内7至11岁的藏族孤儿和由其他意外原因而家庭无法抚养的儿童。杰素丹珍保育园占地4亩,建筑面积900平方米,由杰素丹珍女士无…  相似文献   

9.
<正>20年前,我还是一个年轻的姑娘,如果那时有人问:你的梦想是什么?我一定会说:穿漂亮的衣服;开一家自己的服装店……谁也不曾想到,在母亲已近知天命的年纪时,她却掏空全部积蓄,开办起孤儿院,收养了50多个孤儿。孤儿院成立之初,不少来自社会的质疑声,同龄人对我的嘲笑、议论,这些曾迫使我想当逃兵。每每在这个时候,母亲的话语就在我耳边响起,她自幼就是被养母抚养成人,深深的体会过一个孩子无父无母的苦,如果我们  相似文献   

10.
<正>今天,海达人古老的图腾柱成为珍贵文物,而新的图腾柱不仅是文化产品,而且也是海达人对未来的美好希望的见证。海达人(Haida)是北美西部太平洋沿岸及其岛屿的土著民族,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的穆赛和斯凯德盖特,美国阿拉斯加的海达堡,是海达人最集中的3个地方。阿拉斯加的海达人过去住在威尔士太子岛西岸和东岸。1911年,在美国政府和基督教长老会的帮助下,西岸的海达人集中到海达堡,并于1912年建立海达堡保留地。海达人曾经是西部海岸人数最多的印第安部落,但1830-1860年暴发的一场天花几乎让他们灭绝。现在  相似文献   

11.
1995年11月18日下午3时,桂港母亲之爱孤儿院理事会会长加利、香港“母亲的抉择”理事会主席马华、香港荣荣集团董事长林金川、美国HOLT国际儿童服务中心创始人之一──HOLT夫人、现任主席金大卫以及香港扶轮社、香港港岛狮子会、香港明星足球会等来自美国、香港近百名嘉宾聚集在南宁市佛子岭的桂港母亲之爱孤儿院,参加该院开业典礼,并纷纷捐款出资逾百万元,这时,出席庆典的国家民政部社会事务司李舒珊司长,中国收养中心负责人张小青女士,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奉恒高,区政协副主席钟家佐、侯德彭,慈善总会名誉会长韦纯束以及区…  相似文献   

12.
图片报道     
《中国机关后勤》2009,(2):F0002-F0002
春节前夕,厦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慰问了厦门市同心孤儿院,送去生活日常用品和后勤干部职工的关爱。  相似文献   

13.
索穷 《人权》2006,5(4):F0003-F0003
在拉萨市幸福新村,有一家远近闻名的曲珍孤儿院。孤儿院的创建者是现任院长尼玛的母亲仁增曲珍。从1997年开始,老人就在自己的家里抚养流浪的孤儿。由于附近的嘎玛贡桑小区是拉萨的城乡结合部,人员成份复杂,外来人口众多,包括朝佛的,经商的,过路的,还有盲流,出现了很多无人收养  相似文献   

14.
"我是基层的代表,我的许多建议都是跑出来的。"记者对杨绍军代表的开场白印象很深刻。今年68岁的杨绍军,是湖南常德阳光孤儿院院长和创建者。十几年时间,他收养了500多名孤儿,被评为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同时也是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作为慈善家,他办的孤儿院被民政部誉为"神州第一院",作为人大代表,他11年来,深入城乡调  相似文献   

15.
生长在孤儿院里的一名小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有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16.
2001年9月24日,经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人民检察院批准,菏泽市公安局牡丹分局对涉嫌诈骗犯罪的鄄城县“山东省黄河孤儿院”院长董玉阁执行逮捕。曾名噪一时的“慈善”妈妈缘何沦为阶下囚?  相似文献   

17.
《中国残疾人》2012,(8):21-21
奥克萨娜在乌克兰一个非常贫穷的孤儿院长大,七岁的时候被收养,搬到美国。却因为受到所居住村庄附近的核电站辐射伤害导致双腿膝关节以下截肢,后在养母的鼓励下对赛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子荷 《中国减灾》2013,(8X):23-24
<正>善待孩子,这是成人世界应承担的责任;孩子的命运也是在考验一个社会的良心。本刊记者搜罗了国外在孤儿监护、校园安全、校车保障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或许值得我们借鉴。国家是孤儿的最终监护人从中世纪开始,一些西方国家便开始确立儿童保护"国家家长"的原则,这种理念演变为近代以来"国家亲权"的法律原则,即国家才是儿童的最终监护人,如果父母不能监护好孩子,国家有权力也有责任接管父母的监护权。因此,欧美的孤儿院,不但收留那些被父母遗弃的孤儿;那些因家庭暴力或父母被剥夺监护资格的儿童,也会被政府机构强制带到孤儿院。孤儿院大部分支出由政府拨款,  相似文献   

19.
杨洋 《广东民政》2010,(5):58-59
在一次整理李大姐材料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叠受赠单位发出的荣誉证书,有为养老院、孤儿院资助的,有给学校捐赠的,有为文物单位捐款的等等。李大姐不是生意人,收入并不丰厚,而且家里有老人小孩要照顾,却默默地参与慈善活动。我不禁为之感动,带着好奇,与李大姐聊了起来,倾听着他们家庭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武汉市洪山区建设乡60的盲人王方福,20年来义务在乡村开展音乐启蒙教育。在他的精心培养下,五名农家子弟步入上海、武汉音乐学院殿堂,21人考入艺校或剧团,130人掌握了音乐基本知识,并能用琵琶、二胡演奏近百首曲子。因此,三方福被当人誉为江城“阿炳”。1935年出生于湖南衡阳的王方福童年十分不幸,三岁丧父,五岁被其母弃之于一家孤儿院里,八岁时,一场大病使他双目失明。新中国成立后,13岁的王方福被送到上海盲校学音乐。经过五年的努力,他掌握了钢琴、手风琴、琵琶、二胡等多种演奏技能,毕业后被分配在武汉盲校工作。“文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