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第一家私人开办的孤儿院——达川市私立海达孤儿院,是由个体户邹朝碧女士用她的爱心建立起来的.邹朝碧原是达川市国有蔬菜公司的职工.当改革的春风吹绿神州大地的时候,象所有弄潮儿一样,她勇敢地一头扎进了改革的大潮.1986年她决然辞去了公职.公司领导问她的打算,她毫不犹豫地说:“当个体户,去挣大钱!”丈夫魏在新问她:“后悔不后悔?”她斩钉截铁地回答:“决不后悔,大河没有回头浪!”从此,邹朝碧便在个体户这条大道上一往直前地迅跑,她先开了一家小小的副食店,接着又开起了小食店.她起早贪黑,吃苦受累,由于经营有方,生意越做越红火.逐渐发展成为拥有四个分支的“OK”名特小吃系列.有志者事竟成.经过10年的艰苦奋斗,邹朝碧渐渐地富裕起来,积累了八十多万元的资本.邹朝碧拥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但她  相似文献   

2.
2002年的中秋佳节,有24个儿女的邹朝碧成了最幸福的人。在这个团圆、吉祥的日子里,邹朝碧收到了24个孩子的礼物:有与她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用零花钱给她买来的月饼,有在西南交通大学读书的儿子发自成都的祝福,还有远在深圳工作的儿子对慈母的牵挂。孩子们都对邹朝碧说出了这样一句肺腑之言:“世上只有妈妈好!” 邹朝碧共有24个儿女,但却有17个姓,除自己生育了两个女儿,其他的22个孩子都是她从1992年创办达州市私立海达孤儿院后陆续收养的,最大的儿子肖华今年23岁,已在西南交通大学读四年级,并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提到自己亲手拉扯大的一个个孩子,慈祥的邹朝碧总是满脸洋溢出幸福。  相似文献   

3.
人间真情──记邹朝碧和她的私立海达孤儿院刘南开邹朝碧和她的孩子们。今年3月的一天,在中国四川省大巴山南麓的达川地区人民医院住院部,12名手捧鲜花的孩子围在一位女病人周围,都以妈妈称呼她。她为何有如此众多的儿女?原来她就是创办中国第一家私立孤儿院的个体...  相似文献   

4.
邹朝碧和她的海达孤儿院达川市政协委员、民建会员邹朝碧致富不忘社会,1993年自筹资金近百万元,创办了达川市私立海达孤儿院。孤儿院占地7.03亩,房舍及活动场所1800平方米。孤儿院建成后,她首批收养12名孤儿入住。两年多来,她以慈母般的爱,感化、启发...  相似文献   

5.
一朵艳丽的精神文明之花记达川市政协委员邹朝碧冯玉清四川大巴山区的达川市郊,有一个充满着人间的深情厚爱,闪烁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花的温暖之家,这就是达川市政协委员邹朝碧所创办的“私立海达孤儿院”。邹朝碧出身于一个普通市民的家庭,经历过近10年的“知青”...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所面临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大,有心理疾患的人不在少数,人们急切盼望着“心灵按摩师”能缓减自己的压力,在包头,就有一位这样的女性,几年来,她用自己的一颗爱心和满腔热情,使一颗颗受伤、疲乏的心变得柔软,使一个个精神桎梏者走出了迷茫,  相似文献   

7.
江岸 《小康》2013,(8):109
当贾母自称"老废物",悠闲自在,却在谈笑间牢牢把控着贾府大局时,是何等的自信雍容,举重若轻。但在有些时刻,她怎么失却了这样的自信,变得如此猜忌多疑,阴冷警惕?在鸳鸯"誓绝鸳鸯偶"一节里,平日里雍容慈悲的贾母表现出不可思议的一面。此时鸳鸯的悲愤和可怜都不在贾母的视线里。她一竿子打翻了几乎身边所有人,表现出神经质的高度警惕和猜忌多疑。一个机构里的最高领导者必然要体会的一种感受是"高处不胜寒"。虽然各种信息都汇报给她,但那都是过滤处理过的信息,他们未必能够掌握事物的真相。  相似文献   

8.
改革大潮汹涌澎湃,不畏艰难、激流勇进者方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湖北省化学研究所是一个在改革大潮中崛起的先进集体,她的创业历程就是一部改革创新史。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科技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本刊第10期、11期连续刊发湖北省化学研究所的创业事迹,相信读者能有所获益。  相似文献   

9.
医学是什么     
<正>人们对现代医学的不满,不是因为她的衰落,而是因为她的昌盛;不是因为她没有作为,而是因为她不知何时为止。人们因为成就生出了傲慢和偏见,因无知而变得无畏,因恐惧而变得贪婪。常常忘记医学从哪里来,是如何走到今天的,缺乏对医学的目的和要到哪里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爱如白糖水     
甜甜 《协商论坛》2008,(3):61-62
医生单独把她叫出病房,把他的病情告诉她时,她就如听到了晴天霹雳,那湛蓝的天空一下子变得灰暗灰暗的,挤走了最后的一丝阳光,仿佛那倾盆大雨即将来临。她不敢相信年纪轻轻的他会患上这种令人恐惧的疾病,但医生却是明白无误地告诉她,他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还是好好地待他吧。  相似文献   

11.
敦煌拾零     
漫漫丝绸路上,河西走廊的西端,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敦煌。敦者,大也;煌者,成也。敦煌是一部看不尽读不完的恢宏。初秋的一天,我带着惶恐的心情来到了她的面前,读取了她的星星点点。  相似文献   

12.
“不幸的人生通常是一把双刃剑,它会让懦弱者意志消沉,甚至输掉整个人生,但有时也会让勇敢者变得无比强大,并从此拥有绚丽人生。徐仙琴的故事有三重升华:她先是让自己的残疾儿子拥有了正常人生,继而把这经验用在了拯救更多的聋儿身上,并且同亲友获得了成功。更可贵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她由一个家庭不幸的弱小女子,变成了受人尊敬的杰出职业女性。这种传奇经历,足以给千千万万那些同样有着人生迷茫的母亲们无限的感召力量。”——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之一徐仙琴的获奖词  相似文献   

13.
一天,有一位学生家长几乎是噙着泪水向我诉说:女儿从小一直很听话,同事和邻居都称她懂事、有礼貌。在学校,女儿年年是三好生,成绩名列前茅,她也一直引以为骄傲。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初一下学期以来,女儿好像突然变得不听话了,明显爱顶嘴,有时还神经兮兮地坐立不安,动不动就大发脾  相似文献   

14.
罗译 《人权》2012,(3):13-15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天下午的情景。”彭燕说,脸上的表情变得沉重起来。“一位母亲带着一个女孩来到我这里,对我说,如果她的女儿离开这个世界,那她也不想活了。”  相似文献   

15.
正在她的调解下,夫妻反目者破镜重圆,邻里成仇者握手言和,打架斗殴者化干戈为玉帛——高仲群梳着一头齐耳的短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闪烁着睿智、机敏和自信。从1990年成为人民调解员开始,高仲群在调解工作岗位上走过了20多年风雨坎坷。苦学本领情法交融化干戈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高仲群担任原岑溪县樟木镇(现为岑溪市岑城镇)妇联副主席,从下村为妇女调解家庭纠纷开始,初步接触了调解工作。有一次,高仲群下村回家的路上,一农妇拦住她,一定要送一袋花生给她。原来之前,高仲群成功的调解使她夫妻俩重归于好。还有一次,  相似文献   

16.
她静悄悄地去了,在这初春的季节,在农历“雨水”的节气中,在这山乡返绿时候…… 2月15日,一个原本普通的日子,因为她的离去,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却变得沉甸甸的.她叫陈遒北,一位63岁的老人,一位用10年时间资助了130名贫困女童的老人.她是石化工程公司工程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曾任洛阳市政协副主席、河南省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17.
1921年,伊迪丝·梅斯菲尔德出生在美国的阿勒冈州。45岁的时候,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她搬进了西雅图市西北46街一座两层楼的小房子。随着城市的发展,梅斯菲尔德的居住环境变得大不如以前了。频繁过往的垃圾车总是发出轰隆隆的噪音,该地段已经是一个交通事故的多发地……因此,她周围的邻居都已陆续地搬走了。但她却依然不愿意离去。  相似文献   

18.
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新课程改革,既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方针的迫切要求,也是教育自身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过一年多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笔者越发体会到这次新课程改革的生命力所在。它关注现实生活,因而教材内容变得丰富生动;它鼓励参与合作,因而教学过程变得活力多姿;它注重以人  相似文献   

19.
政治课上,上课还没到五分钟,我就发观一女生并不听课,而是埋头在写些什么。我一边讲课,一边慢慢走过去。看到她在纸上写了一大堆男生的名字,旁边还画了一幅漫画,我想提醒她一下,叫她好好听课,于是便伸手去“拿”她的纸条,没想到我的手刚碰到她的纸条,她就一下子从座位上跳起来,大喊“:你侵犯了我的隐私权!”她的先发制人,使教室里顿时一片哗然!遭遇这样尴尬的情景,我的脑子顿时一片空白,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短暂的唏嘘后教室里变得出奇的安静,全班50多双眼睛齐刷刷地看着我……正当不知所措之时,一个念头冒了上来:何不趁热打铁,以此为话…  相似文献   

20.
严蕙英是一名老三届的知青,曾经在革命老区江西工作、生活了整整20个春秋,老区人民的真诚与朴实给她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老区机关工作的摔打与磨练使她在政治上、思想上变得更趋成熟。也许是她与群众工作有着不解的缘分,1997年她被调入上海安亭镇政府地区办工作,现担任地区办主任兼地区党总支书记。2003年她当选为嘉定区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