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西政报》2008,(1):F0003-F0003
近年来,赣州开发区按照建设“绿色、环保”园区的理念,加大投资力度,着力打造服务功能配套、基础设施完善的“绿色生态型”工业城,城市功能不断提升,产业承接能力不断增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相似文献   

2.
胡石其  赵伟  潘爱民 《求索》2014,(11):59-62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影响工业企业污染排放行为的重要因素。通过建立刻画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业污染影响效应的省域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会因其生产率偏低而增加输入城市工业污染排放的总体水平,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区域集中又可以形成对工业污染减排的全局空间改进效应,并且该效应与农村劳动生产率偏低没有显著关系。从减排机制来看,工程减排绩效并不明显,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具有显著的区域直接减排和空间改进减排等双重效应。因此,必须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出与转入区域的人力资本投资力度,进一步推动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集聚协同,以结构减排为主导、改进工程减排与技术减排机制,建立合理的全面减排机制与政策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工业向农村的迅速转移,化肥、农药及地膜的频繁使用,小城镇和乡村聚居点人口增加,生活方式便利化在农村普及等带来了农村环境污染源点多面广,农村环境污染情况日趋严重。多年来,我国环保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城市和工业污染防治,对农村和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关注、重视不够。农村是我国社会的基础组成,许  相似文献   

4.
屈孝初 《湖湘论坛》2010,23(1):110-112
农业现代化和城市进程的不断推进,促使我国农村劳动力出现剩余并开始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但与此同时,新农村社会建设、支农惠农政策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又促使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返乡。本文分五个阶段追溯了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历史,并从金融风暴"后遗症"及信息获取不对称、城市推力与家庭拉力、农村劳动力自身因素、产业阶梯转移与政府政策倾斜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返乡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农村,原本该是一派田园牧歌式的宜人风光,它能稀释和净化来自城市的空气和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的不断扩张,城市环保面临诸多挑战,同时农村环境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2009—2010年度,省人大常委会率先在全国拉开了以“保护农村环境、建设优美家园”为主题的辽宁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的新序幕。为此,本刊记者就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主题的确立及目前我省农村环境现状、  相似文献   

6.
吉洪 《今日海南》2007,(1):30-30
一是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重点支持“产业支撑、绿色环保、规划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县城和中心镇建设.着力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城镇吸纳能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相似文献   

7.
严轩 《今日浙江》2008,(20):19-19
面对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传统农业发展空间不断缩小的趋势,鄞州区把强化农业创新作为深入实施“两创战略”的新领域,把发展以高效生态为内涵的现代农业作为服务城市、致富农民的新途径,实现了三次产业的协调并进和强区富民的互促共进。  相似文献   

8.
坚持市场友善型的规划原则,规划只用来弥补市场失效的部分,而不是完全取代市场现有城乡规划体系对市场与规划的双重失效应对乏力总结分析当前中国的城市化,有两条线索是清晰的:一是农村人口确实发生了向城市的集中流动转移,但这种流动转移仅仅是以农村人口进入经济发展、产业集聚的城市的工厂、企业、用人单位,即以出卖劳动力的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9.
从坦洲镇发展看农村城市化魏宏广农村城市化是农业劳动生产率高,科技含量增多,工业在农村聚集,相当部分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是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具有现代多种城市功能的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它是当今世界历史进程中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0.
李占则 《人民论坛》2014,(5):152-154
改革开放后,我国大规模产业向东南沿海集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就业,城市化进程加快。然而,由于我国产业布局与人口分布不匹配,引发大量中西部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就业,增加了市民化的成本。文章指出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实现农民工就近就业,能够降低就业成本,增强其就业能力和稳定性,进而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11.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谈加快科技兴农步伐的重要性王立夫,胡志彬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农业富裕劳动力开始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由农村向城市的地区性、产业性大转移、大流动,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起了一定...  相似文献   

12.
陆义敏 《桂海论丛》2007,23(1):43-45
文章基于托达罗模型,分析在最低工资标准上涨预期和最低工资地区级差约束下劳动力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和再转移行为,并从产业、城市化和人力资本投资等角度提出政策主张,以实现我国劳动力资源有序转移和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13.
广东完善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互动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仁寿 《岭南学刊》2012,(4):108-112,116
以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互动关系视角,通过分析广东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存在主要问题,探索性地指出了建立与完善广东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转移互动机制的思路与建议,即加大产业转移政策力度,提升转出地与转入地良性互动效应;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转移的良性互动效应;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就业的良性互动效应;加大“双转移”的投入与考核力度,提升政府有型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的合力效应。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民工现象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过剩是一个普遍现象 ,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特别是向城市转移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的重要手段。但在我国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采取了农民工这种扭曲的方式。农民工现象产生于我国城乡分割的制度安排 ,而且这种现象还通过种种途径不断地自我强化 ,为我国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城市化进程设置了障碍。要通过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及加大农村的人力资本积累的方式来解决农民工身份与职业的冲突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民工现象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特别是向城市转移是一种普遍现象.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采取了农民工的形式.农民工现象产生于我国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而且有不断强化的趋势.为改变这种状况,需要通过户籍改革,加大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加快城市化进程等来解决.  相似文献   

16.
金宗志 《当代广西》2013,(11):24-25
【核心提示】 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密不可分。产业发展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动力和支撑,而城镇化建设又为产业发展聚集要素,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产业推动城镇化建设,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城市产业发挥集聚作用,吸引农民进城就业创业,解决自身发展问题,融入城市变为市民;二是城市生产要素流向农村,让农民在当地转移就业,通过产业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民就地市民化。  相似文献   

17.
卢建明 《前进》2010,(8):8-9
<正>一、城镇化的基本概念城镇化或城市化,是指第二、第三次产业在城市的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的城市转移,使得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世界上许多国家镇的人口规模比较少,有时甚至没有镇的建制,"Urbanization"往往  相似文献   

18.
《当代广西》2008,(10):F0003-F0003
藤县位于广西东南部,隶属梧州市,与广东、香港、澳门一水相连,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有着优越的区位优势。2006年10月,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审时度势提出了开展公路建设、城市建设、工业项目建设三大会战.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年和环境改善年活动,优化发展环境,夯实发展基础,全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工作。  相似文献   

19.
1.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建设一批具有综合效益的大中型水利工程;大力发展清洁和再生能源,加强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加强交通建设,发展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继续扩大通讯能力,特别是光缆干线的建设;加强发展以轨道交通和环保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大力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振兴装备工业。3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调整农村种植结构和经济结构,采用先进技术和推广优良品种,重点围绕农村农副产品加工,发展农村工商业和积极促进小城镇向城市化转移。4.搞好西部地区的大开发,加强西…  相似文献   

20.
论“双转移”的新形势新问题与新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金融海啸影响下广东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全球就业形势趋于严峻;而农村改革新政的出台又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将有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并成为“双转移”需要面对的新形势。同时,随着“双转移”工作的推进,一些新的问题开始显现。为此,应在产业转移中实现产业升级,以产业集群为抓手推进“双转移”:以集群式转移迅速筑牢产业基础,增强产业发展的竞争力;以集群式转移形成人才培训的新机制,推进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以集群式转移降低产业发展的社会管理和运营成本,提升地区魅力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