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万应慧 《传承》2012,(21):65-65
新闻传媒就其使命来说,是真理的宣传者和捍卫者,是社会公正、公平的平衡器。可以说,社会责任是媒体的脊梁,是媒体的生命线。好的舆论引导,会让社会舆论场山是山水是水;坏的舆论引导,会让社会舆论场山川变色。舆论引导能力乃至执政能力,说到底是顺应民意和赢得民心的能力。加强执政之基,须以得到舆论和民心的支持为基础、为前提。从社会舆论中倾听公众的呼声,从社会舆情中感知民声的底蕴,方为正确舆论引导之指向。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对特定事物、现象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舆论导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舆论导向,并通过舆论的引导来促进社会主导价值观对公众思想观念的整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的重大课题之一。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以深入研究社会舆论为起点,认识社会舆论的特点、作用机制、分布和走向;需要以着力构建价值认同为目标,多方位、多途径地做好舆论引导工作;还需要不断提高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从思想上、业务上、队伍上为做好引领工作提供各种保障。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舆论,舆论环境既是社会环境的反映,又是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舆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和谐的舆论环境也是具体的、历史的。营造和谐的国际国内舆论环境,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以一元化指导思想,引导整合多元化的社会舆论;不断提高新闻媒体舆论引导水平,充分发挥正确舆论导向作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断健全各项舆论制度;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加强对外宣传工作,不断提高中国国际舆论地位。  相似文献   

4.
刘建明 《北京观察》1999,(11):45-47
在政协神圣的殿堂,尊重民意的声音非常宏亮,每次政协全会上提交的上千个提案,充满了民意的呼声;十五大报告首次把“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载入党的政治文件。重视民意已成为中共和各民主党派的共识。按社会舆论波及的范围和社会作用划分,民意和众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共同意志。民意又称民心、公意、公共舆论、公论等;众意统称公众舆论,是多种舆论的复合体,包括阶级舆论、阶层舆论、团体舆论和群体舆论。民意是社会舆论的主流。  相似文献   

5.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演化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一是对立性公共事件在网络出现;二是网民热议,生成网络舆论;三是传统媒体参与,与网络舆论相互呼应促动,生成社会舆论;四是出现制度外社会行动;五是事件消退。在前四个阶段,事件对社会秩序的冲击逐步增大,强度和危机指数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关于突发事件应对中新媒体舆论引导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发事件因其突发性、不可预见性以及与民众切身利益的关联性,极易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加强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有着深厚的学理基础,公共领域思想是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政治学基础,风险的可建构思想是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风险传播学基础,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思想是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舆论学基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不论是在信息传播还是在舆论引导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政府要根据突发事件各个阶段的特点,制定新媒体舆论引导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民间社会舆论的生成与国家政策的实施以及国家地方治理的开展有关。在社会舆论生成的过程中,地方士人介入并进行价值引领,使社会舆论以各种文本的形式表达出来,扩大了社会舆论传播的范围、丰富了传播的对象,传播形式也趋于多样化,为官民之间的舆论互动创造了条件。同时,在官方"允协舆情"的处理过程中,社会舆论产生的社会压力得以缓解,从而起到减缓社会冲突,稳定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燕红 《群众》2017,(1):54-55
省委书记李强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在信息化时代,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是文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这是在新时期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更高要求。面对互联网这个社会舆论放大器,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努力提高网络舆论素养,加强和改进社会舆情引导。  相似文献   

9.
胡澜  胡雪飞 《人民论坛》2015,(2):151-153
网络媒体凭借其特性成为当今社会突发事件发生后最激烈、最引人关注的社会舆论场,及时有效引导突发事件网络舆论,最大程度地减少网络舆论危机的消极影响非常必要。要努力构建网络舆论立体、全域的引导机制,健全完善网络舆论沟通、监控、预警、约束、联动机制,全面加强社会突发事件中的网络媒体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10.
刘刚 《新东方》2005,(9):4-7
当某种意见成为多数人对同一事态或是现实问题的共同看法时,就会形成一种社会舆论。舆论形成的基础是具有表达意愿的公众、社会普遍关注的事件和舆论传播手段。作为大众传播的主要工具,新闻媒体面向社会公众提供事实和分析服务,从而与社会舆论保持着密切联系。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但深层次矛盾也不断暴露出来,如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受各种思潮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思想活动的差异性也明显增强;随着新闻市场的形成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社会舆论从萌芽到  相似文献   

11.
社会舆论是民意表达与权力监督的重要组成与平台,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与发展为社会舆论的形成和传导提供了崭新的空间,业已成为重要的公共言论空间。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受到互联网舆情的影响,对其越来越重视。互联网舆论所传递的爱国主义情怀、社会正义以及人道关怀成为主要的民意表达;同时,互联网舆论对执政党、政府、司法部门以及干部的监督作用亦日益彰显。可以看到,对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对社会改革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不仅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而且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同时,也应该看到,网络舆论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也会成为诱发社会不稳定的一个新的因素。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20日在考察人民日报讲话中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这是一个战略性的判断和部署。  相似文献   

13.
金厚勋 《群众》2006,(5):60-61
新闻舆论作为社会舆论的主导力量,既是我们党执政兴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精神力量和社会环境资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和谐的舆论支持,社会主义新闻必须体现和谐、追求和谐、实现和谐。和谐舆论的根本取向在于以积极的、建设性的舆论为  相似文献   

14.
非正常死亡事件具有较为严重的社会影响力,其所引发的社会舆论往往也呈现出负面特点,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一定影响。公安机关作为非正常死亡事件的主要处置单位,应主动应对非正常死亡事件出现后的社会舆论发展问题,合理控制舆论发展。  相似文献   

15.
网络既是思想意见的集散地,又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与现实,无论是舆论场还是社会管理,都正在打通交织,融为一体.中央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把对虚拟社会的管理纳入其中,把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管理统筹起来。利用网络进行社会管理和协调,是适应时代变化的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16.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过程中,强化人们职业道德的建设,一方面要通过教育、规范、引导,提高其自身的自觉性、积极性,同时更要加强宣传舆论、社会舆论的导向,帮助人们确定自身的道德选择.第一、正确运用舆论的指示功能,引导人们确立进步向上的目标选择马克思主义认为,职业道德是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反映,并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浅谈警察组织与新闻媒介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警察组织要重视、正视新闻舆论监督,走出面对新闻媒体舆论的误区,建立高效的处 理机制,积极构建与新闻媒体之间良性和谐的合作互动关系,以利于塑造警察良好形象,提升警察组 织的满意度和美誉度;以利于减少负面报道,维护警察和政府的正面形象;以利于赢得媒体舆论的支 持,提高警察组织的公信度和公众信任度。同时,新闻媒体要走出涉警报道的误区,坚持正面宣传为 主,弘扬公安正气,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为公安工作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8.
加强运用新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引导能力,是近年来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重点。掌控新媒体的话语权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大局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而,社会舆论的引导者要积极构建和融入新媒体平台,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提高思想引导的艺术,着力优化热点问题的引导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我们党还将召开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宣传思想工作任务重、要求高、责任大。正确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这是新闻媒体担负的重要职责。我们要充分认识自身肩负的责任,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牢牢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紧迫而又重大的战略任务,党报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在众说纷纭的舆论环境中传递主导社会舆论的声音,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