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策划人语:就业歧视是对市场经济法治精神的一种违背,它不仅侵害了广大劳动者平等的劳动就业权,也会影响社会稳定。法治社会要求政府必须为平等就业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创造一个有利于平等就业的法律环境和空间,禁止就业歧视。  相似文献   

2.
在《法学杂志》2012年第3期撰文《劳动权的平等保护及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思考》认为.我国目前的劳动力市场存在众多种类的就业歧视,如: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年龄歧视、健康歧视。就业歧视侵害了公民的就业平等权、自由择业权、就业保护权和平等待遇权等劳动权。影响社会公正和社会效率,不利于社会公正和稳定。  相似文献   

3.
反就业歧视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反对就业歧视立法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而我国则存在很多不足,有必要完善。我们应当在法律上明确界定就业歧视的内涵和外延,确立就业歧视的判断规则,分清哪些行为是对就业权的合法限制,哪些行为构成就业歧视;要建立反就业歧视的专门机构,对含有就业权限制内容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确立就业歧视的法律救济途径,以增强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4.
《辽宁人大》2007,(7):1-1
就业乃民生之本,平等就业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能否平等就业关乎社会稳定的大局。我国积淀已久的就业歧视不但违背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更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一股逆流和一个不可忽视的隐患,这一问题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日前,已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就业促进法(草案)》,设置了“反就业歧视”的专门条款,重点解决性别、年龄和地区(户籍)三类歧视。利剑已出鞘,歧视当休矣!  相似文献   

5.
对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当前大学生就业歧视的表现形式,如学生干部优先,"富二代"就业受冷遇,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政治面貌有要求等值得思考和辨析,以澄清公众对大学生就业歧视存在的模糊认识。国家立法部门应该尽快出台《就业促进法》的司法解释,解决司法无力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裴建国 《新东方》2015,(1):54-57
消除我国就业歧视,保障劳动者的公平就业权,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而且是构建长治久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要消除我国就业歧视,必须正确认识就业歧视的现状,找出导致歧视的原因,建立起合理有效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王彬 《前沿》2009,(11):52-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62条赋予受歧视的劳动者诉权,但实践中,有关就业歧视的司法诉讼却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除了该法本身存在的问题之外,还表现为我国现行民事、行政诉讼制度与就业歧视司法救济存在诸多不衔接之处。另外,在司法程序方面以及宪法诉讼制度方面也存在问题。我国应建立一个以私意诉讼(包括传统的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为基础,以公益诉讼为补充,以宪法诉讼为后盾的符合中国国情、立体的诉讼体系来保障公民的平等就业权。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如何应对就业歧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了一个日益被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就业歧视行为也随之凸显出来,成为阻碍就业市场正常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原因。就业歧视是目前人才市场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存在于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各个层面。据有关资料显示,七成多的毕业生遭受过就业歧视;在就业市场上,90%以上的招聘广告都含有歧视性条款。所谓歧视,就是不平等地看待。纵观当前的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的就业歧视主要有性别、地域、外貌、学历、经验、院校和专业歧视等。此外,五花八门的疾病、年龄、方言、考研歧视等现…  相似文献   

9.
我国对劳动者就业权益的法律保护存在对就业歧视的范围认定过于狭隘、就业歧视争议缺少有效解决途径、法律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反对就业歧视的保障措施不足等诸多问题。要从制定反就业歧视专门法、开展违宪审查与清理、建立反就业歧视保障机构、引导企业加入社会责任标准等方面开展反就业歧视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大》2011,(23):35-35
性别、身高、健康状况……大学生的求职之路,常因这些"额外条件"的不符合,而变得更为艰难。全国人大代表、湘潭大学校长罗和安在调研中发现,当前,除了已被公众所熟知的就业歧视条款之外",就业院校歧视"也日益显现化和普遍化。“建议国家尽快制定反就业院校歧视的法律条款,防止制度性院校歧视现象愈演愈烈,以切实保障和实现各类高校毕业生公平就业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大学生就业歧视原因浅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同时,用人单位就业歧视行为也日渐凸现,本文列举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的性别、学历等各方面的歧视,并对造成种种歧视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认为相关法律政策的缺陷、劳动力市场供求的不平衡以及用人单位认识上的偏见是导致大学生就业过程遭遇歧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现象的产生原因包括毕业生自身的原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和我国立法管制的缺位。我国现阶段有关就业歧视规制的立法缺陷主要表现在立法规制的不足、行政执法的不足和司法规制的不足三个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现象违背了法律的公平正义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核心价值理念。通过立法手段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现象进行法律规制,是维护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维护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权、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提升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应尽快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并将反就业歧视纳入高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体系中。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就业难的问题,成都等地方政府尝试推行发放就业培训券的行政措施。就业培训券是给付行政下政府为保障公民就业权而发放的就业补贴。透过就业培训券,可以看到政府基于生活保障的就业扶助义务以及基于平等保护的消除就业歧视义务。从就业权保障的角度看,政府发放就业培训券的行为是一种给付行政措施,对解决就业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行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被视为特别的私法制度,平等就业权司法救济实践中呈现出来的诸多问题亟须通过制定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予以解决。反就业歧视法属于以保护他人利益为目的的行为法,平等就业权的法益结构是人格尊严与就业机会两位一体的利益集合。平等就业权争议应当属于劳动法领域的特殊侵权纠纷,适用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中国反就业歧视法应当建立举证责任转移制度和抗辩制度,将就业机会纳入损害赔偿范围,将强制缔约设定为独立的责任类型,并按照保护法益建立相应的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5.
彭程  于通 《长白学刊》2013,(2):91-95
《中国青年报》2012年7月25日报道了"就业性别歧视第一案",揭开了女性就业歧视这一带有普遍性的严重社会问题。女性平等就业权法律保护面临着现实困境,进行女性平等就业权的立法保护非常必要。需要对女性就业权法律制度进行立法、行政和司法等方面的完善,以真正保护女性的平等就业权。  相似文献   

16.
黄少洪 《传承》2010,(33):138-139
现代残疾人社会福利重视残疾人自身发展,倡导残疾人自立,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保障残疾人平等就业权的实现。我国残疾人的平等就业权得到了《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的确认,但是我国残疾人在实现平等就业权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加强对残疾人平等就业权的保护,我国应当完善残疾人平等就业立法,加大对残疾人就业的行政扶持力度,并扶持加快福利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社会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包括就业机会平等、就业待遇平等、就业安全保障平等以及就业服务平等。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实质上就是要反对就业与职业中的各种城乡歧视行为,禁止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政策歧视,走出就业领域的"政策困境"。本文实证研究社会政策对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影响,提出构建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城乡一体化就业政策体系建议。  相似文献   

18.
吴万群 《求索》2012,(12):229-231
随基因技术的发展,就业基因歧视问题日益显现,然而,基因明显区别于传统就业歧视因素,就业基因歧视界定无法完全沿用传统法律理论及规定,应主要从技术、伦理以及利益等维度对用人单位利用基因信息进行雇佣决策行为进行重新审视,以基因的技术事实为科学依据,以正义伦理为价值追求,以利益平衡为具体目标,研究确立就业基因歧视界定的法律范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就业歧视现象也花样翻新、愈演愈烈,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与我国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相背离,而且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资源配置,阻碍经济建设。加强就业歧视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为反就业歧视法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人们树立正确的观念,从法律上和观念上阻止就业歧视现象的蔓延。  相似文献   

20.
廖娟 《人民论坛》2012,(36):142-143
就业年龄歧视防治已经成为全球趋势,美国1967年制定的《职场年龄歧视法》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中第一部保障中高龄者就业权利的法律。该法为顾及雇主的人事管理权而赋予雇主多项特殊免责抗辩权,这些规定对于我国在未来禁止就业年龄歧视方面的立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