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气的观念,是几千年来中国古代的贤哲们在 探讨世界本原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锤炼和完善 起来的。元气论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理 论,也是中医理论和气功理论的基础。元气论的主 要观点是什么?按现代科学来理解,用现代语言来 叙述,元气究竟是什么?中国古代元气论对于现代 科学关于物质世界奥秘的探索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这是本文想要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王充与王符元气论之比较李少惠元气论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理论思维成果之一,产生于汉代,并由王充和王符予以整理和系统化。二王批判地继承《管子》、《淮南子》的元气学说,抛弃《纬书》的意志之天,吸取其中“元气产生天地”的合理内核,对“元气”范畴重新作了规定...  相似文献   

3.
《淮南子》继承并发展了道家的生命哲学思想,其中“道”蕴涵了生命美学精神。本文从道是“一”,道生万物和美及其法则“无为而无不为”几方面来阐述它的生命美学思想。这些思想认识是来源于其对古代生命运动和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的“道艺论”所涉及的主要是文艺的内部规律问题 ,其中“道”是文艺本身的道 ,主要是文艺创作之道。而“道艺论”奠基于庄子 ,庄子之“道”是自然之道 ,庄子的自然之道就是生命之道。因此 ,中国古代的文艺之道就是生命之道 ,文艺创作就是创作生命意象。生命怎样诞生 ,文艺就应当怎样创作。  相似文献   

5.
我曾写过一篇《试论文气和刘勰的文气说》(下文简称《论文气》),由于篇幅限制,有的问题“语焉未详”。比如说:以文气说为其基础所提出的体性论,由体性论而阐述的风格美,是《文心雕龙》剖情析采的依据;同时,也构成了我们民族传统中论文学风格美的独特体系。因此,我想再就这个方面,进一步作些探讨。 一《文心雕龙》专述“养气”为篇,是强调文与气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求索》1986,(6)
所谓“中国传统自然观不发达”的流行见解,与中国古代科学曾经领先世界的事实相悖。华东师大博士研究生李志林认为,中国元气论是可以与西方原子论相媲美的。两者虽具有自然观的一些共同性质,但由于中西不同的社会背景、自然科学发展状况和思维方式,差异也十分明显:①作为世界本原的元素——原子与元气的含义不同:个体性或整体性,间断性或连续性,有形性或无形性,结构性或功能性。②形成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同:组合或生化(派生、  相似文献   

7.
邱美琼  胡建次 《前沿》2008,(9):169-173
清代散文理论批评中的文气论,可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其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或对“气”作为文章审美之本予以标树;或对文气审美特征与要求进行探讨;或从文章写作角度时“气”予以考察。上述三个阶段、三个方面,标示出我国古典文气论发展到清代文论家手中,其在多维面上得到了拓展、充实、深化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哲学概念 ,它常与“天命”、“道”、“性”、“德”等相提并论。一些古代思想家甚至认为“和”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和规律。相传为子思所作的《中庸》说 :“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道也者 ,不可须臾离也……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庄子亦说 :“至阴肃肃 ,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 ,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庄子·田子方》)。荀子则说 :“列星随旋 ,日月递 ,四时代御 ,阴阳大化 ,风雨博施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荀子·天…  相似文献   

9.
王弼的有无之辩是魏晋时门阀士族巩固其统治的现实要求在理论上的反映,也是当时社会思潮的产物。虽然其存在的范畴本了老子,但王弼把它从生成论的含义提升到了本体论的含义,并通过对“体用”,“一多”、“动静”等关系的探讨,较为系统地论证了“以无为本”的基本命题。王弼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对后来的发展颇具影响。  相似文献   

10.
历代儒家先哲中,北宋著名的唯物主义儒学大师张载所提出的气一元论、“天人合一”论和“民胞物与”论,汇集了中国古代儒学生态智慧的精华,其立论的体系性、命题的鲜明性以及它与现代生态伦理内容上的贯通性,都代表着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智慧的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最近,本刊编辑部邀请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学院、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及本校从事哲学、文化学、人类学、文艺学教学和研究的部分同志,就神话思维模式问题进行了讨论。大家认为,近年来神话之所以倍受学者们青睐,除了它具有丰富的内涵这一原因之外,还在于它的思维模式本身。讨论中有的同志认为,从思维学这个角度看,神话既是原始人对世界万物秩序的解释模式,也是解释者自身的思维模式。也就是说,在神话中,既包含着被解释着的世界万物的秩序,也包含着用来解释世界秩序的思维程序,这二者在神话中是尚未分化的。事物都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思维形式也是这样。用现代人解释世界秩序的思维程序往前推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神话思维模式的特点。现代人用来解释世界万物秩序的思维程序,可以归纳为下列四种:因果序、行为序(行力效果)、矛盾序(对立统一)和系统序。用这种思维程序往前推移,我们可以发现,原始人在神话中,在解释世界万物秩序时,把一切都简化为行为秩序,是一种简单的刺激反应,即把世界万物及其变化都投射为一种行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例如天下雨与庄稼成长、太阳落山与天黑,都是行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由此,有的同志又提出,人类最早的观念是万物有灵这一提法不一定确切。从神话解释世界万物秩序的思维程序来看,万物都有行为,但万物不一定有灵,如“雨”、“太阳”、“树”就不一定有灵。万物有“行”论要早于万物有灵论,灵的观念的出现,要比“行”的观念晚得多。马利诺夫斯基不同意泰勒、弗雷译的万物有灵论,但他没有提出新的概念来代替,这个新的概念,是否就可以叫做万物有行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气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它以练气为主,从锻炼元气入手。元气包括先天之气(真气),后天之气(呼吸之气)和宗气(水谷之气)。这三种气都来源于细胞(因为细胞是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主要单位),来源于自然界物质运动——天地之气结合,通称谭元气。它是人体基本物质和功能活动的动力。这种自然界物质运动与能量转换的结果名曰“天人合一”。实践证明,《素问,宝命全形论》中“人以天地之气生”的论述是科学的。中国传统医学有阴阳、气血、升降、经络等学说。笔者认为,当今的微循环论与气血和经络论具有密切联系,尤其是血…  相似文献   

13.
谭嗣同与中国近代哲学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嗣同的哲学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哲学向近代哲学的转型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这种推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华夷之辨”的近代诠释 ,对“中西”之争作出了回答 ;高扬“心力”的唯意志论倾向 ,否定了古代哲学中的“天命”论传统 ;“以太”说本体论的近代建构 ,将康有为、严复开创的哲学与自然科学的联姻推向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一、几个争论的问题中国古代的农村公社,是否与古代东方国家的农村公社同一类型?这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郭沫若先生说:“中国最早是存在过公社土地所有制的,这是一种萌芽状态的土地制度,土地完全由本族人自耕。但后来它就起了变化。一种是夺取异族之田,将原有耕作者降为奴隶;本族自耕者,在有了奴隶可供榨取之后,也会采取奴隶耕种。公社土地所有制因之就转化成为贵族土地国有制”①。所以,中国古代的农村公社,就不似古代东方国家,“还有以土地共有为基础的村落共同体的形态;并且在中国这也是原始的形态”②。长期存在于奴隶社会中。因  相似文献   

15.
“四时”是中国古代基本的时间形态,是中国古代国家政体、社会生活、农事活动和谐有序运转的基本时间依据,其理念的形成,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如“道”“气”)理念密切相关。要探讨“四时”形成的理念背景,必须深入挖掘“道”“气”以及“阴阳”“四时”“万物”几个概念之间的生发、化生关系,深入探讨“四时”的基本概念、来源形式、表现形态、承载形式和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儒家精神”——“元儒学”及其后现代意义是否存在顾士敏所谓“儒家精神”,它有别于古代中国作为组织全体社会成员生存运作的“礼制”,也有别于古代中国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理性指导的“教化”,但却又是使“礼制”与“教化”得以“合理存在”的“终极关怀”,一种可...  相似文献   

17.
封建科举制自它产生到其灭亡,伴随着中国封建社会走过了一千多年的岁月。封建社会在古代中国的生命力如此之顽强,科举制是促使其发展的很重要的一种“养料”。科举制既是维护大一统的封建国家、维护封建皇权的基石和利器,也是封建儒学意识形态的传播机和奴化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温床。  相似文献   

18.
“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诗歌李建南“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中国古代诗歌艺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从言志、抒情、神韵三种诗歌类型的形成和发展对此作一点粗略的论析。一、言志诗:人与自然在道德上的合一“言志”一说源于《尚书·尧典》。“诗言志”,要求诗歌的内...  相似文献   

19.
黄钊 《学习与实践》2009,(8):135-140
作为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形成,有自己特定的土壤和文化根基。从思想渊源上说,主要是吸取和利用了道家“道生万物”的本体论、“长生久视”的养生论、“反朴归真”的道德论以及关于“神人”、“真人”的理想人格论,同时也吸取和利用了原始宗教、神仙方术以及佛教的某些教理、教义、法术等。此外,还吸取和利用了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其中包括儒墨诸家的伦理观、天命观以及阴阳家的阴阳五行学说,等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天人统一观,尊重生命、兼爱万物、寡欲节用是其重要内容。我国古代就已形成了渗透环境伦理意识的政法理念。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是保证中华民族几千年生存繁衍和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对现代环境伦理学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在当前现代化建设中,有分析地借鉴我国古代的环境伦理思想,对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