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以法律维护社会秩序,还是以法律维护公民权利和自由,历来是立法和执法的价值选择上的两难问题.秩序和自由所能达到的统一只能是一种动态的和谐统一.正是自由与秩序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运动才使得法律不断发展、演变,也才使得社会不断进步,并使社会从相对和谐到不和谐再到新的和谐.因此,中国法治建设的宗旨是生成自由与秩序动态平衡的法治,在这样的法治社会中,人们不仅能在稳定的社会秩序中享受到生活的安宁,又能在自由的环境中享受到创造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自由秩序 --解读哈耶克的普通法法治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耶克认为,法治是一种自由秩序,法治之法即自由的法律是真正的法律,这是一项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原则,是元法律规则.法治之法的原则要素为法的一般性与抽象性,法的公知性和确定性及法的平等性.他认为,导致拥有如此属性规则的所有原因和因素不可能为人所知,但我们能够作到的应当是努力去发现和理解其实际的一般性功用和一般性目的.法治所处理的是个体自由与社会秩序的关系问题,二者的进化过程及其相互关系主要受制于不断开放和演进的市场秩序,而不断扩展的市场交换和不断演进的传统秩序又推动了法治化进程.进而言之,"自生自发"的社会秩序在本质上是一自由秩序,这一本质上自由的社会秩序在其进化过程中型构了法治,同时,法治在其型构过程中为其相伴的自发的自由社会秩序提供了必要的制度条件和秩序保障.他认为,人和组织与规则体系在社会互动中相互影响制约,普通法法治秩序就是这样成就的.其法治观为自由主义的、进化论的普通法法治观,是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相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法治”是一个开放的概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法治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而“与时俱进”地发展变化的。它有以下几方面最基本的涵义。一、“法治”意味着秩序,俗称“法秩序”。“法治”意味着人的基本的权利和自由,诸如生命和财产等权利得到保障,不受非法的伤害、侵犯和破坏。而这种保障主要由负责执法的警察所提供。比如,一旦社会发生骚乱,“法秩序”必然要受到损害,这时如果警方能够成功地制止骚乱,“法秩序”就能够得以保存。二、“法治”意味着规则。意味着将整个社会的一切活动均置于一定的规则约束之下,凡事先…  相似文献   

4.
网络治理既要顺应网络社会开放性、平等性和互动性的特点,最大限度地保障网民的言论自由和网络社会的民主氛围,实现自由和民主价值,又要以网络社会的良性互动、健康发展为导向,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以及网民的人身财产权益,实现安全与秩序价值。在法治视域下,分别对政府的网络管理行为和网络社会主体的网络行为进行相应规制,能有效实现网络治理的自由、民主价值和安全、秩序价值的平衡和协调。  相似文献   

5.
关于自由与秩序的理论源远流长,两种理论自产生时起,相互之间即充满张力。人的自然本性与非理性特征倾向自由,而人的社会本性及理性特质则偏好秩序。但自由和秩序并不是超越历史的概念,自由存在于法律秩序之中,法律秩序的目的在于保障自由,人类生活的理想模式是自由与秩序的合谐和统一。在现代法律的价值体系中,自由是目标性价值,秩序是基础性价值,两者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杨启敬 《湖湘论坛》2008,21(5):85-86,101
宪法监督包含诸多价值,自由与秩序是宪法监督极其重要的价值。但由于时代不同、人性各异、文化传统、政治制度等不同,二者之间的冲突是在所难免的。但自由是秩序下的自由,秩序也是以自由为目的的秩序,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因此,是可以协调的。  相似文献   

7.
"枫桥经验"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标杆与典范,在进行推广和运用的实践过程中要力求实现其效用的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不同价值之间的冲突与选择,如自由与秩序、公平与效率、安全与秩序、安全与效率等。当多重价值之间存在冲突时,实践者本身就已作出某种考量和选择。"枫桥经验"的选择体现了自由优于秩序、公平优于效率、安全优于秩序、安全优于效率。为了使"枫桥经验"在新时期的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效能,应对其价值进行重新厘定与整合。新时期"枫桥经验"的时代价值应体现为人民至上、实事求是、公平正义、效率补充和数字正义。  相似文献   

8.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的纠纷解决机制是国家法在该地域的重要补充,起着规范秩序、巩固团结、促进交融的重要作用,是"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历史实践.通过对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特征、合理性和价值的分析,发现其与国家法之间的冲突可在多元化纠纷解决理论和中华传统法文化的历史继承中得到消减,可在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治进程中实现咬合,形成互补变通的法治体系,助力民族地区法治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从封建走向民主,从专制走向法治。人类斗争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争取权利的历史。人的权利是现代法治社会的逻辑起点,这一要旨构成了法的价值追求的内核。法的价值首先是公民的权利,其次才是社会的秩序。  相似文献   

10.
游小华 《求索》2013,(3):194-196
社会转型下,社会结构和经济秩序在悄然发生着改变。社会公众被推入"陌生人社会",利益矛盾频发,社会冲突由远至近。法律信仰作为法律文化价值观念或法律精神的集合,不仅体现着全民社会对公平、正义、理性和秩序的向往和需求,还有助于减少社会冲突和利于法治国度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使法律信仰更好地规制社会冲突,对法律信仰形成之影响因素进行评析就较具社会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法律信仰作为一种理性信仰,是人们对法的理性、感情和意志等各种心理因素的有机结合体,是坚信法律所具有的价值和功能能够促成人类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正义、自由、平等、秩序等的实现,自觉维护法律权威和尊严并以之作为自己行动指南。法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而法律信仰作为现代法治精神内核,是构建法治社会的观念基础。法律信仰的形成和发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以人为本”的法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该法应以普遍的人性为本、以自由为本、以权利为本、以个体为本。法治的道德起点和最终归宿就是人本身,因此法治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制度,法治的历史便是人类对自己本身认识的历史,是追求人类自我解放和人的价值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西方文学作品里悲剧代表人物的悲剧性实质根源于秩序观:悲剧的冲突可以看作要么是人与社会道德秩序的冲突,要么是人同自我关系(个人情感秩序)的冲突,要么是人同自然规律秩序的冲突。悲剧美的产生归根结底也是由于读者对悲剧人物个体行为不合社会或自然秩序观而产生悲剧性命运的强烈同情和共鸣。  相似文献   

14.
宋思运 《前沿》2009,(9):6-9
秩序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价值,自由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而秩序与自由有机统一,则是和谐社会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实现自由与秩序的动态平衡,即在秩序稳定的基础上,实现对自由的保障,则是社会实现和谐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5.
正义、效率与秩序——司法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婷  张云 《理论月刊》2004,(6):96-98
现代市场经济离不开通过司法对社会关系以及利益冲突的合理调整。顺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是在新时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正义、效率与秩序应是我国当前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在追求正义和效率、秩序存在一定冲突的情况下,如何寻求正义与效率和秩序的最佳平衡点是有关改革部门应当积极探索的目标,也是司法工作者在司法实践中必须进行理性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法律并非全能由人的理性设计与安排。理性是分裂的、忧郁的、恐惧的 ,也是自由的。我们的行为乃是在一种无知的情境中展开的 ,秩序与法律在无知中生成。自生自发秩序 (民间法 )与人造秩序 (国家法 )两者的生发方式、被遵从方式以及目的指涉与对象指向均不同 ,两者的冲突是绝对的。法律无力引导道德 ,法律只是自由的保护神 ,而非自由之敌。  相似文献   

17.
法治及法治文化的价值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迎合和满足了社会主体的价值需求,从而使社会主体认同、选择和信仰法及法治.在形式上强调了法律的权威至上、司法独立原则,强调了立法机关的职能就在于创设和维护得以使每个人保持"人类尊严"的各种条件.在价值取向上看法治文化使社会主体变成自由、平等的权利主体.  相似文献   

18.
法治的基础主体是人,人性是人的基本属性。基本人性凝结成人的基本权利,这就是人权。法治的基础价值不是秩序、民主和自由,而是人性的健康发展。法治实现的基础力量不是国家强制力,而在于人性的觉悟。制裁违法行为的目的,不是惩罚、教育、改造和预防,而是违法者人性的修复。因此,人性在法治中居于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认为自由是人的本质,也是每个人的应有权利。自由具有历史性、阶级性,与人的社会属性密不可分。自由的实现依赖于法律的保障,但是自由并非无所约束,法律保护自由但也是自由的界限。马克思认为,只有在消灭了阶级对立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马克思关于自由与法的思想对于当代法治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即人民自由权利的实现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阶级性的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法治建设是不断发展完善的长期过程。  相似文献   

20.
作为和谐社会之基本价值的正义、平等、自由、安全、秩序,都是现代刑事法治的内在核心价值,可以说,现代刑事法治的终极理想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因为刑事法治具有调整社会关系的广泛性、保护法益的重要性和违法制裁手段的特殊严厉性等特征,而且刑事法治所治理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中最不和谐的现象——犯罪行为,所以,刑事法治建设应当坚持科学、理性、务实的精神,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