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更加凸显,处于"实然"与"应然"的紧张、"期待"与"差异"的冲突、主流意识形态与各种社会思潮的博弈、"一"与"多"的较量状态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资本逻辑仍然具有合理性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力已经成为重要时代课题。必须从哲学方法论视角,正确把握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中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经济与政治的关系、"思想生产"和"思想分配"的关系、民族主体与人类主体的关系,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
刘霞 《前进》2009,(10):39-41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传播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实现传播优化是当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的重要课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传播过程中,要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性,扩大其传播影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必须实现其传播主体优化、传播环境优化和传受关系优化。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指导,梳理和借鉴西方一些思想家有关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功能的理论,研究分析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发挥意识形态功能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以先进文化引领大众文化,以民间文化丰富大众文化,以现代化的手段发展大众文化,从而发挥意识形态的政治教育功能、道德教育功能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以实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8,(2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2018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他进一步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加强理论武装、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持立破并举、压紧压实党委(党组)责任等方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战场、最前沿,在这个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涉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是确保网络舆论可管可控,推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释放"最大正能量"的必然要求。新时代,构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握蕴含其中的思想精髓,从话语主题创新、话语载体整合、话语主体构建、话语评价优化四个方面同向发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推动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6.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阶级性和实践性的高度统一决定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应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而把全国人民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引领世界迈向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7.
正"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党的十九大报告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深刻揭示了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同时对在实践中强化意识形态引领意识,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吸引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意识形态本质及其根本功能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矛盾要求提升意识形态整合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力是统摄多元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增强社会成员思想认同与价值认同的能力。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力,要求客观审视社会思潮分立、价值观念分化、话语体系分离等问题,在处理好与其他社会思潮的关系中提升理论解释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化研究与培育践行中提升价值凝聚力、在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整体构建中提升话语说服力。  相似文献   

9.
陈秀丽  付晓丽 《前沿》2010,(13):30-33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既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从学理的角度分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品质的科学性是其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根本;理论体系的创新性是其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源泉;指导实践的有效性是其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关键;理论特色的民族性是其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升华。  相似文献   

10.
刘娟  ;杨义芹 《求索》2008,(9):88-90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意识形态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2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随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不断发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持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契合,在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更加丰富和完善。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更加全面准确理解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更好地推动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不断强起来。  相似文献   

12.
乔瑞 《前进》2022,(3):61-6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高校是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前沿阵地,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也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现实要求.高校意识形态建设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又要有超前识变、主动应变...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变化及其应对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深刻变革,我国意识形态构成主体及其地位、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的客体和意识形态传播的路径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从当前我国意识形态新变化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力求在引领的内容和方法上不断创新,增强引领的导向性、主动性、科学性、层次性和包容性。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重要阵地,教育成效至关重要。长期以来,以"灌输"为主的显性教育对于培育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树立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发挥了建设性作用。然而,以"灌输"为主  相似文献   

15.
意识形态领域事务具有复杂性、斗争性和易变性,掌握主动权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在规律性要求。中国发展成就及其所引发的理论回响,是我们增强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的底气所在。正因为有了发展成就作支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解释力正在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接受度、认同度也在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彰显,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新的历史机遇。能否有效认识、驾驭和创新意识形态,是衡量党员干部是否成熟、能否担当重任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同时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确立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第一任务。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谈一谈我  相似文献   

17.
正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就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基本要求和主体责任,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科学指引。进入新时代,铁路陆续出台系列制度办法,强化理论武装,做实职工思想教育,讲好铁路故事,大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严格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定期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国铁企业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顶梁柱",国铁企业要着眼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意识形态工作大格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履行国有企业应尽的责...  相似文献   

19.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新时代加强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建设,必须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相似文献   

20.
从利益人手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是党的正式文件中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一个崭新提法,标志着我们党在意识形态建设领域思维方式上的重大变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源自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准确代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信仰、价值、规范、策略的科学界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和一成不变的。新时期,必须准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利益需要,从民生、公平、正义入手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