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小康》2021,(9)
正在贯彻落实"黄河战略"上,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宁夏沿黄城市群、晋中城市群七大生态城市群正奋勇前行,它们的未来也将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加入WTO 的背景下,区域发展一体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任何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发展都应顺应历史潮流,既要充分开发利用自己的资源禀赋,也必须在更大范围内整合相关资源,在寻求共同发展中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不管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区域发展一体化所取得的成就,还是在辽东半岛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所取得的成就,都证明了这一点。这种竞相发展的社会背景成为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参照,也表明中共湖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沿海地区改革开放20年的一条成功经验是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城市-区域经济互动发展,逐步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以香港为中心包括广州、深圳的珠江三角洲和以京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这三个经济区域构成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一级经济区。同时,以北海、防城、钦州构成的港口城市群,以厦漳泉构成的闽南金三角,以胶东半岛、山东半岛城市群构成的经济区域成为沿海地区次一级的城市-区域经济体系。此外,一大批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崛起也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增添巨大的活力。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是继沿海对外开放战略  相似文献   

4.
非政府组织可以而且应当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商会、行业协会、学术组织、高端论坛等非政府组织发展迅速,合作频繁,但仍存在自身定位不够清晰,目标不明确,法制化程度低,运行效果差异较大,缺乏独立自主能力,内部管理水平低等问题。要建立跨省的非政府组织联系机制,推动各省非政府组织投身城市群建设,积极与国外城市群非政府组织交流,进而提升非政府组织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以武汉为中心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化扩散和集聚效应,加快城市群的建设,发挥城市群的带动作用,真正实现“中部崛起”,是武汉及其它长江中游城市共同面临的问题。我们认为,创新制度,建设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实现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新形态、新亮点。粤港澳大湾区要想成为世界一流湾区,应加强深度合作,并进一步加强内地与港澳的合作交流,通过构建完善的政府合作机制作为增长极和城市群合作能力的提升,夯实大湾区城市群合作发展的基础,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相似文献   

7.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指出:"利用内陆纵深广阔、人力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优势,依托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哈长城市群等重点区域, 推动区域互动合作和产业集聚发展, 打造重庆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支撑和成都、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合肥等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相似文献   

8.
正从2011年建设成渝经济区,到2016年规划成渝城市群,再到2020年党中央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成渝地区发展的定位不断提升、目标不断精准。荣昌地处成渝连接黄金结合点、川渝合作桥头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国家战略是荣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一、荣昌打造成渝城市群新兴战略支点成效显著荣昌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荣昌发展定位为"打造成渝城市群新兴战略支点",这是站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跳出荣昌看荣昌提出的目标,是"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的具体实践。三年  相似文献   

9.
城市群作为城市化进程的高级形态,已经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以整合发展为目标的城市群治理,强调的是群内城市之间的共享与合作。在一体化发展成为我国区域治理的新方向后,城市群治理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合作已成为区域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主旋律。但是由于地方政府“政治经济人”的特性没有改变,地区资源的有效性也没有改变,这就决定了府际间的竞争仍然存在,只是形式发生了变化。同时,政府间新的竞合关系又加深了城市群中的政治化色彩,形成了潜在风险,为后者的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正>渝西川东地区"崛起"还是"塌陷",关系到成渝经济区和成渝城市群能否建成。重庆直辖以来,川渝合作促使渝西川东地区动力机制和合作态势的转换;渝西川东地区加快发展,必将促进成渝经济区和成渝城市群经济要素聚集形态和聚集程度的转化。一、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川渝合作促使渝西川东地区动力机制从"竞争"向"竞赛"转换在区域经济竞争、合作、竞赛三种动力机制中,  相似文献   

11.
农业发展与合作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重点问题之一。在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农业发展与合作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区位商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长江中游城市群农业在全国具有优势,但三省发展趋势有所不同;种植业产量高,但经济效益偏低;林牧渔业的优势明显;长江中游城市群农业发展有待三省合力。基于此,长江中游城市群要建设国家粮棉油基地、国家林产业基地全国淡水产品基地、全国生猪养殖基地、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五个基地",并从政府和市场两个层面提出政府论坛协商、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生态补偿、龙头企业带动、跨区域组织、市场流通优化等农业合作发展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12.
董险峰 《北京观察》2005,(11):12-14
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环渤海城市群位于太平洋西岸,是日益活跃的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部位,也是中国欧亚大陆桥东部起点之一,处于中国东来西往、南联北开的重要地位.环渤海城市群以京津都市圈为龙头,腹地延伸至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山西、陕西、内蒙古乃至青海、外蒙古、朝鲜半岛等地区,它作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国际战略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在国家发展战略上将带动中国西部大开发及东北振兴,并对解决中国经济南北差距具有独到的、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关于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圈是以大城市和以其为核心的周围城镇共同组成的城市群等级体系。与周围广大地域相比,城市圈域内城镇相对密集,城市化程度相对较高,是城市群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经济发达地区,往往还会有多个城市圈相互连接或叠置而形成巨型的城市密集带,它是城市群的另一种形式。城市圈或城市带内的各城市之间往往经济  相似文献   

14.
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荆楚文化的多样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为湖北城市群文化生态建设提供了特色各异的人文景观条件。湖北城市群的文化特色应当以楚文化为主,在城市景观的设计上尊重自然、突出人性化,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城市人文生态环境。在具体的设计布局上,应当以建设“三大文化走廊”为重点,形成体现荆楚文化特色的湖北城市群文化生态圈。  相似文献   

15.
湘鄂赣区域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水平总体上在中部地区具有比较优势,也有很大提升空间。以跨行政区科技合作的方式对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长江中游城市群开展科技合作具有深厚的区域协作基础,在科技创新政策、科技创新潜力、科技创新载体、科技经济结合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合作条件。鄂湘赣应共同制定科技合作的路线图,破除妨碍科技合作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科技信息共享机制和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以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共同提升。  相似文献   

16.
从空间联系和经济发展趋势看,中部地区将成为我国一个具有比较完整经济体系的区域,因此,发展能够带动中部崛起的核心城市和核心区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果只靠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圈还不足以承担起支撑中部崛起的重心,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建设就是要抛开以行政区来划定城市群的做法,按照城市群发展的自然规律,通过构建城市间合理的空间关系,来推动城市群的发展,从而促进中部地区的快速崛起。要在做大做强武汉城市圈的基础上,加强武汉与岳阳、九江和信阳的经济联系与合作,共同打造和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带动中部地区的崛起。  相似文献   

17.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发展已经由个体发展向群体发展演变。在这种新型发展模式下,城市群的兴起很好地适应了这种集聚效应并成为引领城市发展的战略支点。目前,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正在加快建设,并逐渐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大核心增长极。从国家层面看,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已成为中国影响力最大、实力最强、发展速度最快的三大城市群,并对支撑全国经济增长、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中国主要城市群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对中国城市群的发展经验进行了总结,最后对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20,(13)
正2016年4月,《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明确提出以成渝发展为主轴,促进成渝城市群协同发展,打造引领西部地区开发开放的核心引擎,共建世界级成渝城市群发展。今年年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问题。从"成渝城市群"到"成渝经济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决策,又一次把成渝两地推到合作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17,(12)
<正>淮海城市群地处"一带一路"交汇点,由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主要城市所组成。在全国城镇化战略格局中,淮海城市群起着承东接西、沟通南北、双向开放、梯度推进的地位与作用。高起点规划建设推动淮海城市群,对于加快淮海经济区洼地崛起、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促进我国东部黄金海岸形成和助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淮海城市群建设的显著成效本世纪初,江苏省就开启以大城市、特大城市为依托的苏锡常、南京和徐州三大都市圈的规划建设。2010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的基础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对推动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乃至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产业一体化是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前提.目前,三大次城市群在产业合作方面既有共同的利益诉求,也有良好的现实基础,因此,应通过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打造优势产业集群、统一要素市场和建立合作协调机制,加快形成合力,积极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