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周易》中提出了“位”的观念,“位”不仅仅在于其在卦爻中的抽象性,更重要的是它在整个儒家学说中的社会意义。“有位”使儒家的政道与治道具有了其正当性与合法性,“得位”在于对“时遇”的灵活把握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守位”是儒家以人道治国,推行仁政及维护社会秩序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德治国”是在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基础上做出的科学论断,把“以德治国”作为一项重要的治国方略加以强调,意义十分重大。“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治国方略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两者虽属于不同的范畴,但都是管理国家、治理社会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刘意 《长白学刊》2022,(4):36-45
习近平关于“国之大者”重要论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大局观,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顺应时代发展而生,回应当代面临的现实问题,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洞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理论升华,蕴含了坚定不移讲政治、“算大账”思维。习近平关于“国之大者”重要论述内涵丰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其鲜明主题,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其价值取向,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其重大责任,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是其行动方略。习近平关于“国之大者”重要论述意蕴深远,凝练了新时代党治国理政核心理念,为党的政治建设质量提升贡献智慧,指明了务实功、求实效的新航程,增强了党真正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政党的底气。  相似文献   

4.
一、依法治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我国治理国家的最佳模式依法治国是针对以人治国提出来的,过去的治国模式强调君主或最高领导人贤明,德才兼备,如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等,均有这个观点,但是个人的好恶和感情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其思想和行为,伟大的领导者不是一个圣人,有犯错误的时候,也会做出危害国家和社会的事情。从我国文化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中,我们不难懂得,一个无法无天的国家,社会治安极度混乱,人们的思维被极度扭曲,人们的行为极不正常。以致于“以言代法”、“以权2004年思想工作论坛代法”、“以情代法”的现象在行…  相似文献   

5.
关于“依法治国”、“依法治省”、“依法治城”或“依法治市”之类的呼声,人们固然已经非常耳熟;对于“依法行政”的要求,也不会感到陌生。而无论是治国、治省,还是治城或治市,总离不开、少不了“依法行政”这一条。说到“依法”,极其自然地令人联想起提出已久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4句话、16个字。  相似文献   

6.
马来西亚的马哈蒂尔总理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 ,世界上谁是最能够管理政府的(人 )呢 ?他认为是“医生”。马哈蒂尔对他的话作了一番解释。他说 ,医生治病的方法就是先把现象拿出来 ,病状找出来 ,然后通过化验、诊断 ,通过各种办法找出病因 ,开出一个药方来解决这个病 ,再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好 ,就要采用另外的措施。治国和治病是一个道理。治国也需要先把它的问题提出来 ,然后通过各种办法 ,分析问题 ,最后解决它。法律之于医学更应该是治国之学。我们现在讲依法治国 ,也就是这个观点的体现。从历史看 ,法学本身也是一个治国之学。清末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决定,整个会议过程突显出了“求真、务实”的鲜明特点,并且决定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我党的一项伟大工程来加以落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搞好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密联系治国理政的实践,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8.
薛丁辉 《甘肃理论学刊》2021,(1):5-11,F0002
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解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同阶段存在的问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疫”科学思维方法论。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重要论述中蕴含的辩证思维是我国疫情防控实践逻辑的重要环节,也是治国理政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重要论述中的辩证思维主要体现为以普遍联系的观点统揽疫情防控全局,以坚持发展的观点把握疫情防控全过程,以矛盾分析法认识和解决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把握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重要论述中的辩证思维方法,对全面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推动我国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实践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制度重要     
在管理领域 ,尤其是公共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中 ,必须建立、健全各种制度 ,并不断改革和完善 ,使之合理、有效 ,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和取得满意的成果。我们正在学习、贯彻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点 ,是对体制改革的高度重视。先看目录 ,十个大题就有三个将建设和体制改革同时标明。再看内容 ,其余七个大题的论述 ,也无不随时或较多提到诸如体系、体制、制度之类 ,以及有关的情况和问题。试以第五个大题关于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论述为例 ,其九个要点 ,有六个直接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加强”、“改革和完善”、“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0.
吴灿新 《岭南学刊》2007,3(1):52-53
荣辱观作为最基本的一种伦理价值观,是良心中最基础的内在要素,也是良心中最基础的运行机制。提出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最基本的一种伦理价值观、凝聚着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精髓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实行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中”或“礼”不仅是先秦儒家作为立法的指导原则,也是刑事政策的指导原则。先秦儒家在司法方面也体现了“中”的价值取向,强调司法公正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司法公正是社会秩序和谐的重要保障。儒家治国方略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人治国方略追求的最高目标即社会和谐。儒家的治国之道追求的是社会和谐,而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有效防治犯罪。在犯罪的防治对策上,儒家并不主张单纯诉诸法律手段,而是强调运用经济、政治、道德等多种手段来防治犯罪。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一个历史性决策,也是一个历史性贡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面向21世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的理论,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在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改革发展稳定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高建生 《前进》2004,(7):13-16
在当前引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的过程中,要真正使学习不断深入,收到实效,既有一个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的问题,也必须结合实践发展和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深入对一些深层次理论问题的思考,深入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的理解和把握。就此而言,有这样一些问题是值得深入思考的。一、要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完整体系,在深入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地位上引深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分别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和宪法,表明了我们党和社会对这一思想指导作用的庄重认可。而这一认…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而又系统地概括了我们党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所取得的理论成果 ,具有丰富而又深刻的科学内涵 ,体现为多种规定的综合和多样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吴家骥 《创造》2012,(10):48-49
科学认识民主集中制理论层面上民主与集中在党内运作的的相互关系。这是今天执政党建设经受“四大考验”、化解“四个危险”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重大课题,也是提高执政者政治素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古人说“诗言志”,对联亦如是也。胡同里的对联,其内容或修身齐家之道,或憧憬美好生活.或讴歌四时风光,反映了老北京居民修身.齐家、治国的情怀.衬托出北京古都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7.
杨昌玉 《重庆行政》2019,20(3):20-21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则为之悲。”这句出自西汉刘向《说苑·政理》中的古语,在1990年就成为了习近平总书记离开执政两年的福建宁德时,给地直机关领导干部的临别赠言;在2015年,这句古语也成为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的深情陈述。正是拥有这种一如既往的爱民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了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形成了一系列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和行动指南,形成了《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一书。  相似文献   

18.
<正>在利益多元化的社会里,任何治国理政都是在一定意识形态的指导下进行的。争夺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以意识形态为重要手段夺取政权、强化治理和巩固政权,这是古今中外政党政治的一条颠扑不破的普遍的历史性规律。因此,做好治国理政这篇大文章,应当善于用思想的力量即意识形态工作主导和引领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的科学论断,是新形势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相似文献   

19.
孙红旺 《人大建设》2008,(11):36-36
笔者看到一篇关于选举方面的文章,题目是《关于“杨”、“李”排名之争的思考》,文中对由两位代表候选人因在排名顺序上发生的争议阐述了有关思考,读后不由对选举中的排名问题也想说上两句。  相似文献   

20.
2003年有太多值得回忆的事情,其中《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就是其中的一件。这次修宪有几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例如,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写进宪法;新增条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及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要“给予补偿”等等。这些条款的增加或修改,无不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让法治更加体现人文关怀”的治国理念。这些治国理念进一步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