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七八月。台湾省高雄县凤邑赤 山文史工作室和负责曹公庙的高雄农田水利会、曹公农业水利研究发展基金会一起,组成”清朝道光凤山县知县曹谨公河南省故园参访团”,一行26人二度踏上曹谨公的故乡──河南省沁阳市。 他们第一次来是寻根的,此次则是祭祖──联合举行祭拜曹谨公典礼。 曹谨公本名曹谨( 1786── 1849).怀庆府河内县(今沁阳市)人,为清朝在台湾最有政绩的官员。曹谨公是台湾人对他的尊称。道光十六年至二十一年( 1837── 1841)曹谨任职凤山县《今高雄县)知县刚上任,全县”发生大旱灾。饥民遍…  相似文献   

2.
“高雄河南近又远,曹公架桥紧相连。南岸有庙香火盛,北岸有墓坚碑赞。岁月越久情越浓,藕断丝连砍不断。”这是台湾省高雄县风邑赤山文史工作室“清朝凤山县(今高雄县)知县曹谨公故乡寻根之旅团”团长、高雄县观光协会创办人、名誉理事长林运臣先生1999年8月27日至9月3日在河南省沁阳市访问期间写的一首诗。诗中的“曹公”,指的是台湾凤山县(今高雄县)知县、河南省河内县(今沁阳市)人曹谨;“庙”指高雄县凤山市曹公庙;“墓”指沁阳市曹谨墓。和林运臣先生一起到沁阳市访问的还有高雄县风邑赤山文史工作室总干事郑温乾,高雄县观…  相似文献   

3.
曹谨,字怀朴,号定庵,生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怀庆府河内县(今河南省沁阳市)北门街人。1807年。21岁的曹谨初次参加河南省乡试,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军舰于1840年6月18日、1841年8月16日、1841年9月13日和1842年1月30日四次侵犯台湾。当时在台湾活动的诗人有姚莹(时在台湾兵备道任上)、熊一本(时在台湾知府任上)、郑用锡(时以“在籍礼部员外郎”在新竹县居住)、林占梅(时以贡生在新竹县居住)和曹谨(时先后在凤山县令、淡水同知任上)等,都在直接参与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战事中受奖。姚莹(1785-1853年),字石甫,一字明叔,号展和,晚号幸翁,安徽桐城人,嘉庆戊辰进士。姚莹系清石文大家姚鼐之侄孙,家学渊源,“于书无…  相似文献   

5.
张沁山 《协商论坛》2014,(10):33-34
2013年10月14日,河南省台办在沁阳怀朴园设立“河南省对台交流基地”;2013年10月25口,南国台办《两岸关系》杂志社、河南省台办联袂主办,焦作市台办与沁阳市政府共同承办的“海峡两岸曹谨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2014年3月20日,台湾凤邑赤山文史工作室组织台湾客商到沁阳考察高效生态农业发展;2014年6月10日,省长谢伏瞻率团赴台开展“中原情·一家亲”经贸文化交流参访活动,沁阳市曹谨研究会,与高雄市曹公小学缔结成姊妹学校的沁阳市实验小学师生随团参访;2014年6月19日,台湾高雄曹公农业水利研究发展基金会董事长李清福率团到沁阳市祭拜“一代循吏”曾谨公,考察水利设施建设;……随着曹谨墓同——“怀朴园”的建成和对外开放,以曹谨为主题的豫台文化经贸交流日益频繁,这与沁阳市政协建言出力、倾情助推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王亮 《两岸关系》2013,(11):50-52
10月26日,2013海峡两岸曹谨学术研讨会暨怀朴园落成典礼在河南沁阳市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国台办《两岸关系》杂志社、河南省台办主办.焦作市台办、沁阳市人民政府承办,旨在纪念海峡两岸共同推崇的一代循吏曹谨,探讨他为台湾中南部同胞办实事、谋福祉的历史功绩以及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河南与台湾有着深厚的渊源,台湾人民和中原儿女人缘相亲、文缘相近、史缘相通,台湾的“河洛郎”是历史上三次大迁徙中由河南经福建再到台湾的。历史上有很多在台湾的河南乡亲,如清朝台北知府陈星聚、凤山知县曹谨等,生前身后都享有盛誉。“中原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也是台湾的“根文化”。  相似文献   

8.
20多年来 ,不知什么力量驱使我迷上了清朝名宦、台湾省凤山知县曹谨。然而有关他在台的历史资料很难搜集 ,又使我魂牵梦绕想求助台湾学者 ,没想到这个奢望竟然不期而至。那天 ,沁阳市曹谨研究会通知我 ,台湾凤山同胞要来沁阳寻根谒祖 ,邀我陪同。我的心情立刻激动起来。28日过午 ,我随曹谨研究会长马林祥、马俊哲先生驱车赶到沁博交界的丹河桥头迎接。不一会儿 ,一辆漂亮的旅行轿车缓缓地停在面前。亲人们笑容满面地下了车。握手、互赠名片、亲切交谈。一见面就情融融、意切切 ,真如天各一方、互不相识的亲兄弟初次见面一样亲热。时届中…  相似文献   

9.
肖军 《台声》2010,(9):23-23
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焦作市则位于豫西北,地理承东启西,交通连南贯北,自古就是中原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还是清朝台湾“一代循吏”曹谨的故里。目前全市在台人员1-7万人,台属1万户计8万人。焦作与台湾联系日益紧密,去年成功承办了2009年豫台经贸洽谈会暨台企联会员大会,并组团赴台湾招商引资和推介旅游,均取得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1月28日,来豫参加第一届"面向未来——河南省两岸基础教育研讨会"的34名台湾中小学校负责人和教育界人士到焦作参访交流。参访团一行来到沁阳市实验小学,参观了曹谨文化长廊、学生手工剪纸和书法活动室,剪纸社团的小学生向台湾同胞赠送了精心准备的剪纸作品。台湾同安  相似文献   

11.
安东 《台声》2011,(3):82-83
导演简介:刘梓洁,彰化人,典型的台湾7年级生(台湾特指80后一代),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社教系新闻组,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肄业。曾任《诚品好读》编辑、琉璃工房文案、《中国时报(开卷周报)》记者。  相似文献   

12.
明郑时期,台湾分为天兴、万年二县(州)。这两个县(州)的辖境如何划分,当时并无明确的记载。有的学者认为,天兴县(州)所管辖的地域就是清初诸罗县的地域,万年县(州)的地域清初则分为台湾县和凤山县。有的学者则认为,万年所管辖的地域即为清初的凤山县,天兴的地域清初则分为台湾和诸罗二县。本文通过论证,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天兴县(州)的辖境,包含了清初诸罗县的全部和台湾县的一部分,万年县(州)的辖境则包含了清初凤山县的全部和台湾县的另一部分,并对天兴、万年的分界线走向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3.
50~60年代大陆与台湾经济变动中的民众伦理(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政治系副教授高辉(北京)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副研究员李长莉中国民族文化伦理与现代化(工业化)的关系问题,是东亚学术界关注的一个课题,也是中国大陆和台湾现在仍然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大陆和台湾...  相似文献   

14.
台湾的医疗保险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台湾医疗保险制度的沿革医疗保险在台湾叫健康保险。国民党统治台湾后,台湾的医疗保险制度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变化。在1995年之前,实行的是多种健康保险制度,计有10种之多。主要的如劳工健康保险(1950年实行),公务员健康保险(1958年实行),私立学校教职员健康保险(1980年实行)、农民健康保险(1985年实行),低收入户健康保险(1990年实行)等。这个阶段虽然存在多种健康保险制度,但并没有解决所有居民的健康保险问题。这个阶段的健康保险制度主要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①虽然有多种健康保险制…  相似文献   

15.
李亚非 《台声》2001,(3):44-44
在清代曾三次出任台湾知府的广西人杨廷理的墓地近日在广西柳州被发现。   杨廷理生于 1747年(乾隆十二年),卒于 1813年(嘉庆十八年), 1777年考选拔贡,次年入京,朝考一等一名。此后,分别于 1785年、 1806年、 1811年三次任台湾知府。杨廷理一生从政,大部分时间在台湾度过,在清王朝开发治理台湾方面,功绩卓著,特别是对噶玛兰(今台湾宜兰)的开发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据《噶玛兰厅志》记载,当年噶玛兰百姓自发为其奉祀长生禄,杨廷理离开噶玛兰后,“厅人思其创建之功,设主于文昌坛右,生为祀之”。嘉庆二十二年( 1818年)…  相似文献   

16.
在台湾通行的语言有普通话(又叫国语)、台湾话。什么是台湾话?按台湾林绍贤先生在其所著《实用台语会话》(正中书局印行)所言:“简单说起来,台湾通行的方言,就是台湾话:分析起来,有闽南语、客家语和山地语三种。台人祖先十九来自漳泉,所以湾泉方言(闽南语)分布区域最广,为本省首要方言。普通所谓台湾话,就是指闽南语这部分而言。”方言,是服务于使用它的某几个地区的全体人们的。一般而言,使用同一种方言的人们,其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都有一致之处。正因为闽南话在闽台地区被广泛使用,具有鲜明的文化特性,故…  相似文献   

17.
刘结 《台声》2003,(2):47-48
案例:2001年11月,台湾A公司(供方)经人介绍,与大陆B进口代理公司(进口代理方)签订设备代理进口合同,合同约定:由大陆B代理公司于设备试车合格后1个月内(即2002年3月前),将大陆C公司(需方)支付的货款转交台湾A公司。台湾A公司如约按期将全套设备经大陆B代理公司报关入境,运抵大陆C公司,该设备经台湾A公司技术人员至C公司现场调试合格,如期在大陆C公司投入使用,大陆C公司按与大陆B代理公司之间的买卖合同约定,如期将全额货款汇至大陆B代理公司。但是,台湾A公司却迟迟没能收到大陆B代理公司转交的货款…  相似文献   

18.
杨志强 《前沿》2013,(1):10-13
台湾经济发展分期主要有:政治政策分期、经济发展速度分期、综合分期和时间代次分期四类。笔者综合以上分期方法,以经济转型为主线,考虑各经济指标和影响经济相关因素,将台湾经济转型发展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转型发展准备期(1949—1952年),主要特征是恢复生产;第二阶段为转型发展开拓期(1953~1964年),主要特征是台湾经济从农业向工业转型,台湾经济由内需型向外向型转变;第三阶段为转型发展加速期(1965~1979年),主要特征是农业向工业,手工作业向机械化作业,工业内部制造业比重增加,外向型经济更加明显;第四阶段为转型发展升级期(1980~1989年),主要特征是台湾经济进一步转型,农业比重逼近零,工业升级逐步向策略性工业发展;第五阶段为转型发展深化期(1990~现在),台湾经济遭受重挫,财政盈余转为财政赤字,2001年台湾经济出现了自1947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从此经济波动频繁。  相似文献   

19.
汪毅夫,1950年3月生,台湾省台南市人,文学硕士。福建社会科学院台湾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任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教授。现任福建省副省长、台盟福建省主委。著有《台湾近代文学丛稿》、《台湾近代文学史·近代文学编》、《台湾文化概观》(与吕良弼合著)、《台湾社会与文化》、《客家民间信仰》、《台湾近代诗人在福建》、《鲁迅与新思潮》等。曾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集体项目)、三等奖(个人项目)各一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名门之后学者风度很难想到他是才上任不久的福建省副省长,近日…  相似文献   

20.
自光绪二年(1876年),刑部侍郎袁保恒奏请“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至光绪十一年(1885年),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的左宗棠再奏“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最终实现台湾建省——晚清台湾建省历程人们都非常熟悉,学界也有很好的研究。但人们并不清楚,清代前期曾有康熙六十年平台将领蓝鼎元“易台湾总兵而设提督”、雍正末年台湾知府沈起元“台湾道行巡抚职权”和乾隆二年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吴金首倡台湾建省之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