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史继东 《求索》2010,(9):194-196
《荀子》承继了儒家的价值立场,它以儒家先圣学说为基点,批判地吸收了诸子各家之学术思想,构筑了新的儒学思想体系,是"儒家的荀学"。《国语》作为一部先秦史书,其编撰成书远在荀子之前,其蕴含的政治、经济、礼乐等思想成了《荀子》"王霸兼用"、"法后王"等思想的重要渊源。"王霸兼用"思想是荀子政治思想的一大特色,《国语》是先秦时期最先肯定霸道思想的一部典籍,它的"重霸"思想对周道衰亡这一历史潮流作出了必然性阐发,也对霸主功业之措施作出了高度肯定。《荀子》的"王霸观"表现了对《国语》霸道的肯定以及对争霸措施方略的因袭。同时,《荀子》的"法后王"思想也得益于《国语》的影响和启迪。《国语》中诸多"法后王"式思想的记载都为荀子这一观点的提出提供了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家训的起源——兼论儒学与传统家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源最为深厚的部分。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家训内容与儒学精神的耦合 ,使传统儒学借重于传统家训得到广泛传播 ,而决非因为儒学的兴盛而导致家训的产生。家训起源于上古时期普通百姓父子相传、口耳相授的生产生活实践 ,是伴随着以血缘相系的家庭形成而产生的。从文字记载的历史看 ,尧舜时期就有了家训 ,《尚书》、《周易》、《诗经》中所反映的家训内容 ,对后世家训有着特别重大的影响 ,是以著述形式出现的中国家训的直接源头  相似文献   

3.
家训是古代中国教育孩子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教科书;家教则是最简洁、最直接且最有效的教化方式。《颜氏家训》作为中国家训文化中著名的典籍之一,其所倡导的教育需趁早、上行下效、爱无偏私以及严慈结合的教育思想尤为珍贵,为历代思想家所重视。把握《颜氏家训》中教育孩子以成人的优良传统和方法,对纠正当今家庭教育中所出现的重智轻德、方式极端和忽视环境熏陶的错误观念,对构建新时代的家风家训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炎陵考辨     
关于炎帝身世的记载,最早见于相传是左丘明著的《国语》一书。《国语·晋语》说:“昔少典娶于有虫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有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根据《国语》的说法,炎帝是少典的儿子,与黄帝是兄弟,生长于姜水。早于《国语》...  相似文献   

5.
汉代士大夫家训现存文本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内容丰富。主要是对其子弟进行个人品德修养、读书治学、为官道德准则等方面的训诫,也出现对女性行为规范进行专门指导的女训如班昭的《女诫》等。汉代士大夫家训具有重要的时代特征:其一、具体内容基本是围绕修身这一中心问题展开;其二、思想观念普遍受到儒家思想的制约;其三、突出强调父家长的权威地位,很少表露亲情。这些时代特征的形成与汉代独特的社会思想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汉代士大夫家训无论对当时还是后世都有着重要的思想意义,同时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需要我们辩证地对待。  相似文献   

6.
史继东 《理论月刊》2010,(8):134-136,165
柳宗元的《非国语》,针对《国语》中记载的那些关于卜筮、妖祥、天命、鬼神的内容,以及其他认为非儒家正统思想的材料,给予了猛烈而尖锐的批判。但这种批判是出于作者政治革新、辅时及物的目的,脱离了春秋时期的社会现实,并不中肯;对《国语》文字上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偏差。本文对柳氏的这种疏漏做了系统的梳理,从而使我们在探讨柳氏思想进步性的同时,避免对《国语》的研究进入另一个误区。  相似文献   

7.
概括而言,我国明代家训中优秀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通过承续明代家训优秀德育思想的教育理念以体现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的继承性;通过挖掘明代家训优秀德育思想的精神价值以突出其民族性;通过培育社会主义家庭道德文明新风尚以彰显其时代性。挖掘与凝练明代家训中的优秀德育思想不仅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当代家庭道德建设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  相似文献   

8.
优秀家风家训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和重要载体。弘扬优秀家风家训,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自觉性,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知感、认同感。要通过挖掘优秀家风家训思想资源,落实优秀家风家训行为实践,融入优秀家风家训红色色彩,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9.
湖南慈利出土楚简内容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铮 《求索》2007,(6):212-213
湖南慈利出土楚简释文的整理者认为慈利楚简既可以和传世的文献如《国语.吴语》、《逸周书.大武》等对勘,又可能是《管子》、《宁越子》等书的佚文或者是古佚书。本文不同意这种观点,通过将《商君书》、《吕氏春秋》两部先秦时期的著作对比以及对《左传》、《国语》成书、性质的讨论,认为其内容不是象整理者定义为某些篇章与《国语.吴语》、《逸周书.大武》相类似,或是《管子》、《宁越子》等书的佚文或者是古佚书,而是《汉书.艺文志》所记《铎氏微》。  相似文献   

10.
《春秋》1998,(5)
左丘明是春秋时期鲁国太史(亦称左史),有名著《左传》、《国语》传世,是与孔子齐名、同时代的史学家、文学家。孔子对左丘明十分尊敬和赞赏,曾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见《论语》)。《左传》、《国语》亦是司马迁著《史记》的主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古代文化起源的普遍规律入手,深入讨论了中国古代家训的起源,对各种过去似是而非的观点进行了有力的修正。本文立足于原始儒家的哲学思想,具体分析了古代家训的思想来源。根据中国古代家训的实际,全面总结了中国的古代家训是原始儒家思想的通俗化和大众化。并且以此为基础,广泛讨论了中国古代家训在我们当代道德缺失、诚信危机之际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以来,陆川县良田镇文官村官海屯通过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大力推广特色种养,深入挖掘传承客家家风、家规、家训和民俗历史,成为九洲江流域乡村建设的一大亮点。整洁的村道绿树成荫,装饰一新的客家民居散发出浓郁的岭南气息,造型别致的乡村休闲小公园,还有房前屋后用竹篱笆围起来的果园、菜园,白墙上的字画,宣传栏上的《官海屯村规民约》《官海屯家风、家规、家训》《官海屯传说》《神奇莲花井》《官海屯"谢六仙姑"传奇》……走进官海  相似文献   

13.
《国语》为了解先秦工匠文化问题提供了丰富资料。《国语》中的“工”具有职官统称、工官、手工业者、乐师等丰富意涵,揭示了当时工匠之亦工亦官的身份属性。而“工”之职官展示的工官种类的多样化面向,说明当时可能已有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工官管理系统。《国语》中亦展现了工匠身份的两种类别、匠技的世传属性、匠作的生态属性等微观的工匠生活。在此基础上,《国语》还呈现了工匠文化与礼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礼文化如同一个隐形指挥棒,驱动或者规约匠作活动,反过来匠作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并影响礼文化。  相似文献   

14.
杨华星 《思想战线》2006,32(4):125-131
家训是传统家庭表达经济观念的重要文献.传统社会后期的家训十分重视田界的确定,反映出传统社会后期土地产权制度的确立对家庭经济观念的影响;家训肯定工商业作用的训条越来越多,体现了富民阶层的崛起对家庭经济观念的影响;家训同居析财和分居析产思想的矛盾与并存,表明其时经济观念变化对家庭伦理观念的冲击.  相似文献   

15.
正"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规是家庭的"基本法",家风是家族子孙代代恪守家训、家规而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是每个家庭成员"三观"的基石。党员干部应树立好家规,践行好家训,培育好家风,涵养好作风,抓好"家庭"这个道德建设的源头和阵地,让党风更正,政风更清,民风更淳。一、儒家思想背景下的家训文化汉代董仲舒应汉武帝之诏写《天人三策》,提出  相似文献   

16.
优秀传统家训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主要包括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德育目的 ;以教子立身、睦亲治家、处世之道为核心的德育内容;以身示教、宽严相济、环境熏染的多样化德育方法。要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家训文化,提升传播广度和深度,让优秀传统家训文化成为德育工作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强调修身为本,修身为治国之基础,治国又是修身的目的。康熙的《庭训格言》继承了古代经典如四书五经、前代名贤家训中的训诲思想之精华,内容丰富,精义纷呈。一、《庭训格言》的修身处世思想立品树德关于立品树德,康熙主张,人应该从少壮开始努力,以义理为目标,以圣贤为榜样,坚持不懈,方能成为有怜悯心、言行兼善、宽容忍耐、内圣外王的君子和完人。修身的具体步骤,就是从立志、克己、正念等  相似文献   

18.
一部《朱子家训》流传甚广,而对毛泽东祖辈的家训家诫,世人却知之不多。在毛氏家族中,有一本《韶山毛氏家训家诫》在本族中世代相传,颇值得人们借鉴和效仿。韶山毛氏家训有十则:一、培植心田。一生吃着不尽,只是半点心田,摸摸此处实无愆,到处有人称羡。不看欺瞒等辈,将来堕海沉渊,吃斋念佛也徒然,心好便膺帝眷。二、品行端正。从来人有三品,持身端正为良。弄文侮法有何长,但见天良丧尽。居心无少邪曲,行事没有乖张,光明俊伟子孙昌,莫作蛇神伎俩。三、孝养父母。终身所答不尽,惟尔父母之恩。亲意欣欣子色温,便见一家孝顺。鸟雏尚知报本,人子应含逮存。  相似文献   

19.
茆定章 《群众》2017,(1):69-70
家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最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是先辈留给后人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智慧结晶。运用家训告诫家人、教育子孙,足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家庭教育最基本的形式。历代著名家训无不浸透着“仁爱之心”、“诗书传家”和“天下情怀”的思想,是淳化民风民俗、推动道德发展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20.
曾小梦 《求索》2010,(11):244-246,252
《晏子春秋》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塑造了主人公晏婴和众多陪衬者的形象。这些故事虽不能完全作信史看待,但多数是有一定根据的,可与《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史籍相互印证,作为反映春秋后期齐国社会历史风貌的史料。全书共引《诗》24次,引诗者多为晏子,兼有齐景公、叔向等人。晏子引《诗》主要是将《诗》作为论说礼治、德治、仁政以及民本思想的依据,增强劝谏的说服力,可见《诗》在其中发挥着理论依据的功能。《晏子春秋》引《诗》,反映了春秋末期《诗》的流传与接受情况。晏子等人对《诗》的接受,主要代表了当时儒家以外的人对《诗》的接受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