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青海省在青藏高原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建设生态产业文明已成为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要的部分。目前,青海省已经在推进生态产业文明建设中取得了可观的成效,今后应针对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不同特点,推进生态产业融资方式的多元化运用,以满足青海省生态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相似文献   

2.
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现状及管理体制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将把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的功能主要是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必然会受到影响。为了解决由此产生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政府在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和推进管理体制创新方面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西部民族地区限制开发区自然资源丰富、民族特色浓郁,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地位。但由于区位条件等其他因素限制,限制开发区与其他地区相比发展差距较大,经济发展仍然比较落后,大多处在农业经济阶段或工业化初级阶段。通过选择几种主要指标对其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评价,结论是其发展方式比较初级、原始、粗放。建议重点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优势产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推进跨区域经济联系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实现发展方式的初步转变。  相似文献   

4.
论限制开发区的经济突破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云辉 《长白学刊》2011,(1):105-108
"限制开发"与"突破发展"在理论上存在一定的悖论关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博弈关系."限制开发区"是国家推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特定空间区域范畴,是不同行政经济区和市场经济主体共同的聚集空间,它客观上承担着"限制开发区"的国家使命和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突破发展的自身需求与压力.只有通过限制开发区内资源调查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青年报》近日报道,国家环保总局原副局长汪纪戎日前表示,“十一五”规划纲要里划定的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加起来有20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国土面积的1/5。按照对这些区域的功能划分,这1/5的国土面积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不同区域要有不同发展模式的思路,把生态补偿问题推到了前台。  相似文献   

6.
白沙县地处海南省中部偏西地区,位于黎母山中段,大部分地区地处海南省生态保护的核心区,属于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同时,白沙县蕴藏着丰富的生态资源、水体资源、黎苗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等,但因为交通闭塞,藏在深山人未知。作为生态保护核心区,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是摆在白沙面前亟待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杨原 《公民导刊》2013,(11):35-35
<正>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决定,将开县等11个区县列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如何助推生态涵养区的发展,是这11个区县人大必须研究的新课题。生态涵养区是一个地区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是保证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区域和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基础,它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城市发展提供生态保障。开县集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是限制开发区、移民聚居区、生态脆弱区,产业发展空间相对较小。如何实现市委的发展意  相似文献   

8.
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同构成了联系紧密、内涵丰富且具有协调特征的复杂巨系统,二者协调发展水平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首先,基于综合评价模型对生态保护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时空分析,然后借助耦合协调模型探索生态保护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度的时空演变规律,最后提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质量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发展趋势,空间格局为下游地区优于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升明显,空间格局为下游地区高于中上游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度经历缓慢增长和快速上升两个发展阶段,空间格局为下游地区高于中上游地区。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抓紧编制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建立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委员会、强化生态经济和谐发展监督机制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政策瞭望》2012,(12):65-65
为进一步健全福建省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加大对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财政转移支付,最近,福建省委省政府下发了《福建省生态保护财力转移支付办法》,决定在已有支持生态保护的各类专项资金存量不变的基础上,从2012年起建立生态保护财力转移支付制度。据悉,今年福建省财政新增安排的生态保护财力转移支付资金为5.21亿元。增设的生态保护财力转移支付资金作为财力补助,由相关地区统筹安排使用。为增强县(市、区)保护生态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同时鼓励其采  相似文献   

10.
张芬 《重庆行政》2013,14(4):29-30
党的十八大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并明确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宏伟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是在发展中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旅游是一种倡导对生态环境负有责任的旅游,它应该包括三层含义:基于良好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开展的旅游活动;参与者——管理者、经营者、游客得到生态环境、低碳环保等相关理念教育;当地居民在参与生态旅游产业中增收致富,真正做到靠山吃山、爱山护山.生态旅游更强调的是一种理念和行为方式,其目的是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眼前经济利益.生态文明指引生态旅游发展的方向,生态旅游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之一.在《重庆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征求意见稿)中,将我市渝东北的城口、云阳、奉节、巫山、巫溪五个县,渝东南的武隆、石柱、秀山、酉阳、彭水五个县功能定位为限制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将成为全市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示范区.  相似文献   

11.
生态产品是生态文明的物质载体。建立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制度是在微观领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举措,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推手,是促进对外贸易转型,破解技术性贸易壁垒尤其是绿色贸易壁垒的迫切需要。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有助于加快企业出口通关速度、有助于进口国对配额及设限进口产品的快速识别、有助于产品销售等。当前加强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的重点是积极开展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的相关理论研究,将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纳入各省市战略规划,加快推进PEOP的国家品牌化。  相似文献   

12.
该文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破解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不可持续难题的根本出路。建议通过完善生态农业建设的政策措施、健全生态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加大生态农业科技扶持力度、深化生态农业发展工作机制、加大生态农业宣传力度等措施,推动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杨红 《桂海论丛》2008,24(2):51-54
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来考察,承接产业转移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都是发展与生态的问题。政府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导,如何定位自己的生态职责?如何作出科学的生态决策?如何找准发展与生态的结合点,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这的确是一个很耐思量和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自然、经济和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缺陷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森林资源锐减,水土流失加剧,石漠化扩大,影响了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生存发展安全,也对长江、珠江等河流的中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工程实施的补偿政策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应开征生态税,实行生态转移支付,以改善西南喀斯特地区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论生态美学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清 《思想战线》2003,29(2):54-57
生态美学的研究不仅要为美学视野中的生态环境创造必要的理论准备,而且还要直接为生态建设提供指导。生态美学可以为生态建设提供思路和方法,可以为人类利用自然提供合理的尺度,可以促进生态文明活动的开展,可以指导人们摆正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生态建设审美化的先决条件是把握生态美的基本特征,生态美具有偏重形式美、呈现多样性等特征。生态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真、善、美兼顾。生态建设要以真为基础,遵循生态规律;要以善为灵魂,力求美善合一;要以美为主旨,追求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16.
中国湿地保护的现状、问题与策略——湿地保护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基本屏障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该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湿地保护的现状,讨论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加强湿地保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11年,国务院首次提出划定生态红线的生态保护策略。划定生态红线并实行永久保护,体现了国家以强制性手段实施严格生态保护的政策导向。该文基于生态红线提出的历史背景,阐述了当前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实施生态红线战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新疆“十二五”规划的指导下,新疆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跨越式发展,全疆在资源开发、产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均有重大举措。毫无疑问,必将大大推动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但是新疆的开发,尤其是重点产业开发区域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和风险的压力是不容忽视的。该文以新疆“十二五”规划内容为依据分析了新疆在资源开发、产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后提出以“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和“建立生态特区”为核心的新疆生态风险防控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生态思维的概念、特征和西部地区自然人文生态环境的特殊性,提出生态思维应成为西部旅游开发的主体思维模式,并从效益权衡、开发评估、绿色GDP、绿色技术、生态管理、文化保护和生态教育等方面,对生态思维在西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关系到我国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成败的系统工程。从法律制度上解决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现实根据、核心内容和实现保障,是有效建立和实施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紧迫任务。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现实根据是实现民族地区在缓解贫困中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恢复;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根据是环境建设和保护正外部性的内部化原理。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成可以设计为静态框架结构和动态实现安排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