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计算机网络犯罪及其技术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网络犯罪作为一种高智能型犯罪,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呈现出新态势。文章对当前我国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现状特别是犯罪类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计算机网络犯罪类型中几类高发案件进行了技术防范措施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金融计算机犯罪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种高科技智能型犯罪。它具有内部专业人员作案多,且作案方式特殊,隐蔽性强,社会危害性大等特点,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因此,开展对此种刑事犯罪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仅对金融计算机犯罪的主要方式和原因加以探讨。 一、我国目前金融计算机犯罪的 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犯罪案件由于其极强的隐蔽性、犯罪的超时空性、犯罪低成本性、犯罪形式多样化、不易防范性等特征,加之我国现今对该项犯罪的监管力度和法律约束相对滞后等原因,该类案件往往发案概率高、涉及范围广、破坏性极强。因此,从新时期计算机犯罪的特点入手,剖析该类特殊犯罪的特点并浅议与之相应的侦查措施与相关技术,对于增强社会对计算机犯罪危害性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加强对计算机犯罪的安全防范和有效打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犯罪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新型犯罪,制止计算机犯罪已经成为新时期公安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给出了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并通过对计算机犯罪的类型、特点的分析和讨论,提出了计算机犯罪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许多国家越来越多地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各种信息的收集、存贮、处理和交换。计算机已成为信息、财富最集中的场所,因而它也必然会成为敌国情报机关和各国犯罪分子瞩目的破坏对象。在西方发达国家里,计算机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在我国,利用计算机技术手段进行犯罪的案件也与日俱增,如何侦破计算机犯罪案件,已成为公安机关急需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本文试就如何开展对计算机犯罪案件的侦查问题,谈点自己粗浅的认识。一、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和特点计算机犯罪是指以计算机为工具或以计算机本身及其资产…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在银行系统中应用的深入 ,银行金融系统的计算机犯罪已成为严峻的现实问题 ,威胁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乃至国家安全。防范和打击银行金融系统的计算机犯罪是公安机关的职责和义务 ,本文根据已破获的银行计算机犯罪的案例 ,分析了银行计算机犯罪的形式、特点和成因 ,提出了防范银行计算机犯罪的措施 ,以期对公安机关防范和打击银行计算机犯罪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迅速普及,计算机犯罪也在急剧增加,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并日益严重的一种新兴犯罪。它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对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等构成威胁。深圳市是一个现代化的大城市,计算机和信息产业相对较为发达,计算机的使用也较为普遍。随之而来,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犯罪在我市也屡有发生。因此,对计算机犯罪的防范和侦破已成为深圳公安部门在信息时代面临的重大课题。针对计算机犯罪的法制问题,我国已颁布了不少有关法例,《新刑法》首次规定了计算机犯罪和相…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目前我国计算机犯罪的现状 ,剖析了计算机犯罪的成因 ,预测了入世后我国计算机犯罪的发展趋势 ,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止和打击计算机犯罪蔓延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犯罪的定义与有关法律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文清  张勇 《前沿》2001,2(10):109-112
我国新刑法对计算机犯罪做出了一些必要的规定 ,为我国以刑罚手段惩治计算机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 ,但随着新技术、新问题的相继出现 ,计算机犯罪这一社会现象更趋复杂。本文结合刑法有关计算机犯罪的规定 ,对计算机犯罪的定义作一探讨 ,并提出完善计算机犯罪刑事立法的若干建议。一、计算机犯罪的定义计算机犯罪定义有广义说、狭义说、折衷说诸说。(一 )广义说。就是把和计算机相关的犯罪行为全部纳入到计算机犯罪的范畴之中。较典型的是中国政法大学信息技术立法课题组下的定义 :即“和计算机相关的危害社会并应当处以刑罚的行为”1 。日本…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犯罪这一术语的涵义,迄今为止尚无定论。国、内外学者提出的有关计算机犯罪的定义,从整体上可分为狭义说、广义说和折衷说三类。文章认为,计算机犯罪是指刑事责任主体以计算机为工具或以计算机资产为侵害对象的犯罪行为。计算机犯罪主要是运用计算机专业技术知识或其它技术进行的,因而有其固有的特点,所以设置预防和打击计算机犯罪的措施应当体现“未雨绸缪”。文章还评析了我国修改后的刑法对计算机犯罪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一、计算机犯罪的基本含义所谓计算机犯罪,就是指以计算机为手段或以计算机资源为目的实施的犯罪。计算机犯罪分为两类,一是妨碍计算机系统功能的犯罪,另一种是不正当使用计算机系统的犯罪。我国把计算机犯罪分为暴力和非暴力两种。暴力手段系指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物理性破坏,如人为破坏或盗窃计算机主机,外围设备、终端机、空调、电源、数据通信线路,以及存有信息的磁盘、磁带、光盘等。非暴力手段系指犯罪分子通过计算机本身或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线路用高级计算机技术(如指令程序)进行的犯罪活动,这类犯罪极为普遍,西方国家将这类…  相似文献   

12.
王志军 《公安研究》2002,(4):44-46,56
本文针对我国金融机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防范、管理技术措施等方面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目前金融机构计算机犯罪的特点和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安机关在防范和打击金融计算机犯罪,保护金融资产安全,保障金融改革和金融事业顺利发展方面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3.
试析当前计算机犯罪的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犯罪,是指以计算机为工具或以计算机资产为对象的犯罪活动。文章认为,在我国,计算机犯罪大约始于80年代中后期,目前呈上升趋势。文章分析了计算机犯罪的特点、常用的手段和类型,进而提出了四项对策。文章指出,公安机关担负着维护计算信息系统的安全,面对着高智商的罪犯、高科技的作案工具和作案手段,以及其特有的隐蔽性和复杂性,必须加强自身的力量。为此,建议建立研究计算机犯罪的专门机构;建立一支专门打击计算机犯罪的执法队伍。这支队伍应精通有关法律和计算机技术,并有较高的造诣。同时,还建议公安类大学应该设立计算机专业。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犯罪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犯罪在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自1986年在深圳发生第一起计算机犯罪大案以来,案件数量直线上升,性质日益严重,造成的社会危害不断增大。本文拟对我国汁算机犯罪类型、特点、趋势、社会危害及其对策发表一管之见,以期抛砖引玉。 一、什么是计算机犯罪  相似文献   

15.
网络犯罪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智能型犯罪已经成为预防犯罪国际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我国网络犯罪的出现及犯罪特点的分析,指出目前我国公安机关在侦破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时存在的法律法规上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计算机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令人担忧的是,计算机在给我们提供帮助的同时,也越来越多的被卷入到犯罪活动中去,或成为犯罪的工具,或成为受攻击的目标。计算机犯罪的出现并不是单纯  相似文献   

17.
中国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特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旧社会遗留下的黑社会组织被彻底摧毁,不复存在。几十年来,黑社会一词几乎被人们遗忘。我们现在所说的黑社会性质犯罪,已不是过去的上海滩上的那种黑社会,也不是台港澳地区现存的那种黑社会。它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在我国土生土长的犯罪组织,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在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有组织犯罪的初级形态,即一般团伙犯罪就迅速发展起来。从1983年开始“严打”,每年全国要摧毁各种犯罪团伙数万个。但团伙犯罪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原有的犯罪团伙被摧毁,新的犯罪团伙又滋生和发…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快速提高,计算机网络犯罪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备受关注.《网络犯罪公约》为各国打击网络犯罪提供了一个法律模式.我国有关计算机犯罪的刑事实体和程序方面的立法与上述公约的规定存在差异.为了打击计算机网络犯罪,我国应借鉴公约的规定完善相关立法,并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打击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合作.  相似文献   

19.
涉及计算机犯罪是当前我国日趋严重的社会犯罪现象之一。涉机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非法性和广泛性。目前,我国涉机犯罪的犯罪主体层次较高,犯罪的隐蔽性强,犯罪本身具有诱惑力,侦查困难,对社会和舆论欺骗性强。涉机犯罪主要有财产型、非法侵入型、破坏型、滥用型、跨国涉机型等类型。犯罪的主要手段有资料篡改法、制造病毒法、西西里香肠法、逻辑炸弹法。防范涉机犯罪,应立足全社会防范,坚持行政防范,加强行业专门防范,完善立法防范,并促进国际合作防范。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犯罪证据的收集和处理是侦办计算机犯罪案件的关键和难点。计算机犯罪证据与传统证据形式相比有许多不同特点,但仍可将其归入书证和物证的范畴。因此,计算机犯罪证据具有证据能力。计算机犯罪证据的证明力并不强,必须与其他证据相配合才能定案。计算机犯罪证据的收集和处理与其证据能力和证明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